醫聯體:建設實現醫療資源實現均衡發展

社會 太平洋電腦網 2017-05-14

“省婦幼保健協會今年將在現有40個兒科醫聯體的基礎上,努力建成100個左右的兒科醫聯體,為緩解兒科醫生短缺探尋新路。”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就像“打仗”似的。大醫院排隊太長,社區醫院不放心。優質醫療資源短缺,醫生流失嚴重等問題,為患兒就診帶來許多影響。

如何破解兒科發展的困局?建立兒科醫聯體,或許是眼下最理想的辦法,醫聯體直指兒科“看病難”,宗旨就是為更多患兒提供“高水平、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減少檢查次數,降低看病費用。

專業化管理、分級診療、集團化運行是國內外兒科發展的趨勢,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都已形成成熟模式和經驗,但我國尚處起步階段。

兒科醫聯體的建設,在為患兒診療提供便利的同時,為兒科培養優秀人才也是另一項重要任務。兒科醫聯體統一制定各成員單位兒科醫務人員培訓計劃及考核制度等,正是為成員單位提供了規範化的兒科培養平臺。

醫聯體:建設實現醫療資源實現均衡發展

在兒科醫生緊缺的現實情況下,兒科醫聯體確實能有效促使醫聯體各成員單位醫務人員的“雙向流動”,而醫聯體的繼續增多,也將讓優質資源在更大範圍輻射,推動醫療資源實現均衡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