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市民發燒想打針遭三家醫院拒絕,這真的不是醫生和你過不去

社會 金羊網 2017-06-07

金羊網訊 記者樑懌韜報道 近期廣州天氣高溫和暴雨夾雜,一些抵抗力稍弱的市民容易感冒發燒。不少市民希望好得快,希望醫生處方針水。近日,羊城晚報接到部分讀者報料,稱即使感冒發燒醫生也不如以前那樣容易處方針水。有市民覺得不處方針水,自己的康復進程被拖慢。對此,有醫護人員表示,治療一般的感冒發燒如今確實處方針水少了,排除針水處方的侷限性患者還是以傳統手段治療感冒發燒好。

體溫一路升,想打退燒針好多醫院都不開

6月3日,廣州市民韓小姐覺得頭和喉嚨都痛。一量體溫,發覺自己已經發燒至37.7度。

“藥店買了些藥,但還是退不了燒。”韓小姐熬了一天,覺得周身不舒服,第二天決定先去社區醫院看病。

“醫生也只是給我開了些退燒藥消炎藥。”到了醫院後,醫生診斷韓小姐因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發燒,但判斷韓小姐病情並不嚴重,於是沒有給韓小姐開出注射退燒藥的處方。

“吃了那些藥,還是燒。”熬到第二天,韓小姐一量體溫,發現已經升到38.8度了。不敢怠慢的韓小姐,再次求醫。由於社區醫院醫生沒有開出退燒針,對社區醫院水平表示懷疑的韓小姐,選擇了二沙島某大型醫院看急診。

“醫生還是不願意給我打針。”韓小姐說,醫生給韓小姐做了比社區醫院更細緻的驗血檢查。通過檢查後醫生維持了社區醫院“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在參考了社區醫院的藥方後該大型醫院的醫生建議韓小姐繼續服用社區醫院的處方,並且讓韓小姐在大型醫院內接受噴喉治療。

在二沙島某大型醫院就醫後,韓小姐一度感覺稍微舒適一些。可到了第三天早上,韓小姐發覺身體又變糟了,且一量體溫發現自己已經燒超過39度。

“再換一間醫院。”韓小姐在有人陪同下前往中山二路某大型醫院就醫。只是這回,接診的醫生同樣拒絕了韓小姐“打退燒針”的要求。

“為什麼不能給我打針,我已經難受3天了。”韓小姐央求醫生開注射處方,並表示她記得自己小時候發燒,很多醫院都會開退燒針處方。

“成年人,還是熬一熬吧。”醫生告訴韓小姐,成年人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發燒,目前一般都採用口服藥物而非注射藥物的方式治療,並叮囑韓小姐服藥之餘注意休息多飲水,大概一週之內可恢復。

服用了第三家醫院的退燒藥後,韓小姐6月6日的體溫降至38度以下,但還是沒有完全退燒。由於看病耽誤工作,韓小姐在單位群中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卻引來了其他同事的共鳴。

“不知道是不是和最近的天氣有關,好多人都生病。”韓小姐說,起碼有兩個人和她有同樣的病情和遭遇,即都是感冒發燒喉嚨痛。當他們想和過去那樣在醫院要求接受注射治療時,醫生一般拒絕,只能“堅強地熬過去”。

醫生支招:關鍵是要注意休息多飲水,而不是注射治療

對於韓小姐以及眾多“發燒想打退燒針醫生不開”的市民的疑惑,有著多年急診科室經驗,廣州一家大型醫院負責人表示,對於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症狀引起的發燒,注射只是治療的手段,而不是治療的全部。

“對於明確的由感冒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發熱,如今已不提倡處方針水,特別是吊針。”該負責人表示,少開或不開針水,已成為目前醫護人員根據多年診療經驗結合醫療主管部門改進診療手段的原則,特別是針對感冒發燒症狀。

“看起來似乎‘好得快’,其實並非如此。”該負責人介紹,感冒發燒有一個康復週期,成年人在適當醫療手段輔以妥善休養,一般一週內可康復。針水處方可能在緩解症狀上比口服稍微快一些,但康復週期與純口服一致,且針水缺點也不少,“降低病患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風險,就診人員醫療費用加重。”該負責人指出,他接觸過不少以前處方針水的患者,看到見效比口服快,症狀稍微減輕了便帶病堅持工作,反而病情加重後又再度回來求醫。

“遵醫囑服藥,多飲水,通過各種手段降溫,多休息。”該負責人指出,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醫學上提倡休息養病。缺乏適當的休息不僅會拖慢康復進程,還容易造成傳染風險。

是否所有的感冒發燒,以後都不會處方或儘量少處方針水?該負責人表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斷,“如果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如肺部也受到感染,則仍會處方針水。”對於未達到嚴重感染程度的感冒發燒,則醫生一般以不處方針水為原則。在希望市民理解的同時,該負責人亦再次叮囑感冒發燒的病患一定要注意休息靜養多喝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