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隨著杜嘉班納的道歉,網上憤怒的聲浪逐漸平息,但這件事情帶給奢侈品的思考,卻不會停止......

甚至,它還是很多奢侈品牌在中國運作的一個警鐘。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DG涼了之後,vogue中國版主編張宇的一句話被反覆引用

“西方品牌在進軍和擴大中國市場時,需要注意中國文化情感,不要什麼事都總部決定,聽聽中國團隊的意見和看法會受益頗多。”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但這方面,Baker還真沒覺得有多少品牌做得很好!

根據貝恩公司的數據,中國消費者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最近出爐的《2018 年全球奢侈行業研究報告》 裡,中國更是報告的重點。被形容“一個獨立於全球市場運行邏輯的中國”,可以說中國是全球奢侈品牌不可忽略的超級大蛋糕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不過即使在中國開了無數的店鋪,即使奢侈品牌入華多年

但很多時候奢侈品牌對中國的認識依然是讓人難以置信地盲目。

也許奢侈品自己們覺得自己很重視中國市場,在中國辦秀,在中國批發中國區品牌大使,適應中國的電商環境等等等......一系列。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但這些,baker看到的是,更多地停留在營銷層面的運作。

一旦觸及中國人的文化感情,很多時候就容易犯錯。

“跨國企業需要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和民族感情”這種類似的話幾乎是國際貿易教材的開篇話語,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但是操作起來卻總是令人啼笑皆非。

最直觀的表現是每年的新年限量,雞年限量幾乎被網友嘲笑了一整年

vans的壽鞋幾乎和國內現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脫節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burberry的福字也很沒有道理了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這些品牌的做法,讓Baker想起了中國人學英語。How are you?永遠都是 fine,and you?只是生硬複製,卻遠遠談不上運用。

即使是香奈兒這種品牌,深耕亞洲市場這麼久,也有觸及文化爭議的時候

去年CHANEL的Interview雜誌歧不歧視另說,至少是不尊重民族感情的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曾經很多時候,我們都為大牌愛中國風而驕傲,從Dior到LV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baker不否認設計師本人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但奢侈品牌對中國風的理解,很多都停留在舊時的中國印象裡,對中國元素生搬硬套的堆砌,不過是大牌們對中國風的集體意淫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更何況,有些品牌用其他的文化符號表達自己的精神內核,這些中國風帶來的不是尊重,而是“文化挪用”般的歧視。

他們看不到中國的真實情況,他們只是呈現了自己想象中的中國的樣子,而他們想象的中國,太多的歷史上的偏見。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如果說gigi式眯眯眼是西方對中國人形象的固有構建,那麼這些,則是西方人對中國風的固有印象構建。

這樣的例子當然不是隻出現在中國,Gucci 2018秋冬大秀,模特抱人頭可能很多人記得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這場秀的爭議點是Gucci運用錫克教徒包頭巾,明明不是錫克教徒,做這一打扮,就是很兒戲很不尊重的意思了

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本土化做地稀爛的奢侈品牌!也許會成為下一個DG!

可以說,不僅僅是對中國,奢侈品在文化上的肆意借用,以及不考慮或者沒有反覆考慮文化感情的案例,真的是太多了!

杜嘉班納式傲慢或者說是輕慢,無處不在!而對奢侈品牌而言,傲慢原本就是一種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