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對貴州茅臺股價來說,“天空才是盡頭嗎?”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價紀錄,機構預測目標價從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與否、未來的趨勢走向無疑備受關注;而如此“洛陽紙貴”的景象不僅映襯著其不堪重負的身份,也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這個時代。

銷量與營收背離背後:這一屆年輕人還喝白酒嗎?

“現在還有很多人喝白酒嗎?”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對於近年白酒公司股價和業績雙雙起舞最困惑的一點。

其實,他們的疑問沒有錯。

白酒銷量在2011年達到1300萬噸的頂點後就開始顯著下滑。2017年,中國白酒銷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萬千升(折65度)。

瀘州老窖董事長林峰在股東大會上還稱,白酒銷量會從現在的800萬噸下降到600萬噸左右。

產量的拐點來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國白酒產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由2012年的1153萬千升增長到2016年1358萬千升;其後開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萬千升,同比下降27.28%。

產銷同跌,但白酒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5000多億;原因只有一個:單價提升了。

這倒也符合我們慣常的認知,這些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的確一直在漲價,為穩定行業銷售額功不可沒。

白酒數據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費者日漸式微。

“我們80、90後不喝白酒!”

“那是你們還沒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這一輩中老年的產品,還是每一輩中老年的產品?

《正經社》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對作家金庸的評價。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佈後,各種悼念大師的文字鋪天蓋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網小(網絡小說);可仔細想想,二十幾年前,對比當時的所謂嚴肅小說,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網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為“四大俗”之一,儘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嚴肅的文學界認為夠通俗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庸作品成為評判他人的標杆。

所以,結論該是——當年看金庸小說的那一輩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待這一輩中老年換屆之後,白酒會如何?酒類市場會更多轉移至其他酒類嗎?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對貴州茅臺股價來說,“天空才是盡頭嗎?”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價紀錄,機構預測目標價從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與否、未來的趨勢走向無疑備受關注;而如此“洛陽紙貴”的景象不僅映襯著其不堪重負的身份,也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這個時代。

銷量與營收背離背後:這一屆年輕人還喝白酒嗎?

“現在還有很多人喝白酒嗎?”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對於近年白酒公司股價和業績雙雙起舞最困惑的一點。

其實,他們的疑問沒有錯。

白酒銷量在2011年達到1300萬噸的頂點後就開始顯著下滑。2017年,中國白酒銷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萬千升(折65度)。

瀘州老窖董事長林峰在股東大會上還稱,白酒銷量會從現在的800萬噸下降到600萬噸左右。

產量的拐點來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國白酒產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由2012年的1153萬千升增長到2016年1358萬千升;其後開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萬千升,同比下降27.28%。

產銷同跌,但白酒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5000多億;原因只有一個:單價提升了。

這倒也符合我們慣常的認知,這些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的確一直在漲價,為穩定行業銷售額功不可沒。

白酒數據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費者日漸式微。

“我們80、90後不喝白酒!”

“那是你們還沒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這一輩中老年的產品,還是每一輩中老年的產品?

《正經社》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對作家金庸的評價。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佈後,各種悼念大師的文字鋪天蓋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網小(網絡小說);可仔細想想,二十幾年前,對比當時的所謂嚴肅小說,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網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為“四大俗”之一,儘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嚴肅的文學界認為夠通俗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庸作品成為評判他人的標杆。

所以,結論該是——當年看金庸小說的那一輩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待這一輩中老年換屆之後,白酒會如何?酒類市場會更多轉移至其他酒類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內地的葡萄酒消費量在全球前20大葡萄酒消費國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6.6%,為15億升;同年,中國葡萄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7.4%,進口葡萄酒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8.26%,為六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銷量在2013年達最大值後一直趨於下降;同年,中國啤酒產量亦達到5061.6萬千升的頂點,至2018年,這一數字跌至3812.2萬千升,同比下滑13.39%。

看上去,是這一屆年輕人不喝酒了嗎?

一口酒88元——擰巴的奢侈品

所有的行業數字似乎都在訴說白酒是個夕陽行業;但是,這一切尚與貴州茅臺無關,至少,在近些年裡是無關的。

因為,《正經社》認為,雖然出身於白酒業,如今貴州茅臺或更多地應該歸類到奢侈品行業。

1499元/500ml的出廠價、2200+元/500ml的實際售價,喝一口酒(20ml)就是88元,這還能用白酒定義嗎?

就像數萬元的愛馬仕、LV包包還能歸類到箱包行業嗎?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對貴州茅臺股價來說,“天空才是盡頭嗎?”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價紀錄,機構預測目標價從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與否、未來的趨勢走向無疑備受關注;而如此“洛陽紙貴”的景象不僅映襯著其不堪重負的身份,也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這個時代。

銷量與營收背離背後:這一屆年輕人還喝白酒嗎?

“現在還有很多人喝白酒嗎?”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對於近年白酒公司股價和業績雙雙起舞最困惑的一點。

其實,他們的疑問沒有錯。

白酒銷量在2011年達到1300萬噸的頂點後就開始顯著下滑。2017年,中國白酒銷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萬千升(折65度)。

瀘州老窖董事長林峰在股東大會上還稱,白酒銷量會從現在的800萬噸下降到600萬噸左右。

產量的拐點來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國白酒產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由2012年的1153萬千升增長到2016年1358萬千升;其後開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萬千升,同比下降27.28%。

產銷同跌,但白酒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5000多億;原因只有一個:單價提升了。

這倒也符合我們慣常的認知,這些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的確一直在漲價,為穩定行業銷售額功不可沒。

白酒數據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費者日漸式微。

“我們80、90後不喝白酒!”

“那是你們還沒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這一輩中老年的產品,還是每一輩中老年的產品?

《正經社》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對作家金庸的評價。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佈後,各種悼念大師的文字鋪天蓋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網小(網絡小說);可仔細想想,二十幾年前,對比當時的所謂嚴肅小說,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網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為“四大俗”之一,儘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嚴肅的文學界認為夠通俗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庸作品成為評判他人的標杆。

所以,結論該是——當年看金庸小說的那一輩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待這一輩中老年換屆之後,白酒會如何?酒類市場會更多轉移至其他酒類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內地的葡萄酒消費量在全球前20大葡萄酒消費國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6.6%,為15億升;同年,中國葡萄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7.4%,進口葡萄酒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8.26%,為六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銷量在2013年達最大值後一直趨於下降;同年,中國啤酒產量亦達到5061.6萬千升的頂點,至2018年,這一數字跌至3812.2萬千升,同比下滑13.39%。

看上去,是這一屆年輕人不喝酒了嗎?

一口酒88元——擰巴的奢侈品

所有的行業數字似乎都在訴說白酒是個夕陽行業;但是,這一切尚與貴州茅臺無關,至少,在近些年裡是無關的。

因為,《正經社》認為,雖然出身於白酒業,如今貴州茅臺或更多地應該歸類到奢侈品行業。

1499元/500ml的出廠價、2200+元/500ml的實際售價,喝一口酒(20ml)就是88元,這還能用白酒定義嗎?

就像數萬元的愛馬仕、LV包包還能歸類到箱包行業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事實上,外界早已如此定義。

目前,貴州茅臺是彭博行業研究全球主要奢侈品同業指數的成分股,並且早在2018年初其市值曾在18支成分股中力壓LVMH集團(LV的母公司)位列第一;彼時,貴州茅臺的市值不到萬億,如今一年半過去,市值已攀至1.32萬億。

想想有些神奇:在中國的陶瓷、茶葉、絲綢這些傳統奢侈品的行業裡,並沒有誕生一個奢侈品品牌;上一個頻頻漲價想“價值迴歸”的東阿阿膠前不久則剛剛翻了車。

但是,古老的白酒行業代表——貴州茅臺在事實上成為了奢侈品。

多年來,貴州茅臺一直堅持打造其高端屬性,曾堅持不懈的申請“國酒茅臺”商標近18年時間,後在白酒企業群起反對後才終於在2019年6月放棄。

但矛盾的是,其更多時候又想讓自己看起來接地氣,常常強調要讓“老百姓喝得起”。

這是不是你見過的最擰巴的奢侈品?呃……“奢侈品“和“老百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太違和了。

事實上,它為了接地氣也的確不乏動作:一直控價,拖著不提價,時不時搞幾百噸,幾千噸投放出來。最新的消息是茅臺集團宣稱,將在中秋、國慶節前夕向市場集中投放7400噸茅臺酒。

然而,市場似乎並不領情。多次唱多茅臺的中金公司邢庭志團隊發佈的一份研報稱,預計到2028年,每瓶茅臺酒出廠價將漲至4000元,高端白酒奢侈品化。

貴州省的槓把子——納稅佔全省近20%

一切事出有因——貴州茅臺是一家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打造奢侈品?似乎不太符合想象。

貴州茅臺的大股東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後者是貴州省100%控股的公司。

茅臺集團現任董事長李保芳即由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調任而來,同時也兼任貴州茅臺董事長。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對貴州茅臺股價來說,“天空才是盡頭嗎?”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價紀錄,機構預測目標價從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與否、未來的趨勢走向無疑備受關注;而如此“洛陽紙貴”的景象不僅映襯著其不堪重負的身份,也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這個時代。

銷量與營收背離背後:這一屆年輕人還喝白酒嗎?

“現在還有很多人喝白酒嗎?”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對於近年白酒公司股價和業績雙雙起舞最困惑的一點。

其實,他們的疑問沒有錯。

白酒銷量在2011年達到1300萬噸的頂點後就開始顯著下滑。2017年,中國白酒銷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萬千升(折65度)。

瀘州老窖董事長林峰在股東大會上還稱,白酒銷量會從現在的800萬噸下降到600萬噸左右。

產量的拐點來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國白酒產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由2012年的1153萬千升增長到2016年1358萬千升;其後開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萬千升,同比下降27.28%。

產銷同跌,但白酒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5000多億;原因只有一個:單價提升了。

這倒也符合我們慣常的認知,這些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的確一直在漲價,為穩定行業銷售額功不可沒。

白酒數據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費者日漸式微。

“我們80、90後不喝白酒!”

“那是你們還沒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這一輩中老年的產品,還是每一輩中老年的產品?

《正經社》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對作家金庸的評價。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佈後,各種悼念大師的文字鋪天蓋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網小(網絡小說);可仔細想想,二十幾年前,對比當時的所謂嚴肅小說,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網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為“四大俗”之一,儘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嚴肅的文學界認為夠通俗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庸作品成為評判他人的標杆。

所以,結論該是——當年看金庸小說的那一輩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待這一輩中老年換屆之後,白酒會如何?酒類市場會更多轉移至其他酒類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內地的葡萄酒消費量在全球前20大葡萄酒消費國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6.6%,為15億升;同年,中國葡萄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7.4%,進口葡萄酒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8.26%,為六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銷量在2013年達最大值後一直趨於下降;同年,中國啤酒產量亦達到5061.6萬千升的頂點,至2018年,這一數字跌至3812.2萬千升,同比下滑13.39%。

看上去,是這一屆年輕人不喝酒了嗎?

一口酒88元——擰巴的奢侈品

所有的行業數字似乎都在訴說白酒是個夕陽行業;但是,這一切尚與貴州茅臺無關,至少,在近些年裡是無關的。

因為,《正經社》認為,雖然出身於白酒業,如今貴州茅臺或更多地應該歸類到奢侈品行業。

1499元/500ml的出廠價、2200+元/500ml的實際售價,喝一口酒(20ml)就是88元,這還能用白酒定義嗎?

就像數萬元的愛馬仕、LV包包還能歸類到箱包行業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事實上,外界早已如此定義。

目前,貴州茅臺是彭博行業研究全球主要奢侈品同業指數的成分股,並且早在2018年初其市值曾在18支成分股中力壓LVMH集團(LV的母公司)位列第一;彼時,貴州茅臺的市值不到萬億,如今一年半過去,市值已攀至1.32萬億。

想想有些神奇:在中國的陶瓷、茶葉、絲綢這些傳統奢侈品的行業裡,並沒有誕生一個奢侈品品牌;上一個頻頻漲價想“價值迴歸”的東阿阿膠前不久則剛剛翻了車。

但是,古老的白酒行業代表——貴州茅臺在事實上成為了奢侈品。

多年來,貴州茅臺一直堅持打造其高端屬性,曾堅持不懈的申請“國酒茅臺”商標近18年時間,後在白酒企業群起反對後才終於在2019年6月放棄。

但矛盾的是,其更多時候又想讓自己看起來接地氣,常常強調要讓“老百姓喝得起”。

這是不是你見過的最擰巴的奢侈品?呃……“奢侈品“和“老百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太違和了。

事實上,它為了接地氣也的確不乏動作:一直控價,拖著不提價,時不時搞幾百噸,幾千噸投放出來。最新的消息是茅臺集團宣稱,將在中秋、國慶節前夕向市場集中投放7400噸茅臺酒。

然而,市場似乎並不領情。多次唱多茅臺的中金公司邢庭志團隊發佈的一份研報稱,預計到2028年,每瓶茅臺酒出廠價將漲至4000元,高端白酒奢侈品化。

貴州省的槓把子——納稅佔全省近20%

一切事出有因——貴州茅臺是一家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打造奢侈品?似乎不太符合想象。

貴州茅臺的大股東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後者是貴州省100%控股的公司。

茅臺集團現任董事長李保芳即由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調任而來,同時也兼任貴州茅臺董事長。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貴州茅臺目前的市值1.32萬億,幾乎比肩貴州省2018年全年1.48萬億的GDP;當然,二者不太算是一個維度上的數據,畢竟市值尚算紙上財富。

我們來看看實際的。

在2018年貴州百強企業榜單中,茅臺集團以662.5億的營收排名第一,其後是貴州電網和中國菸草貴州分公司。

2018年,貴州省全省財政總收入2975.66億元,稅收收入1265.97億元;其中,茅臺集團以249.80億元居納稅大戶首位,佔了稅收收入的近20%。

如此的扛把子,貴州茅臺的一舉一動都在省裡的高度關注之下。針對最近產品價格上漲的問題,貴州茅臺宣稱,7月底至今,貴州省委省政府針對茅臺酒市場價格的問題連續召開了多次會議,省委主要領導作出指示,要求嚴格防止茅臺酒過度炒作。

不是大米,不是豬肉,也不是房價,與老百姓最相關的衣食住行裡,僅僅佐餐的白酒的價格,需要省委領導作出批示,是不是感覺有些魔幻?

投資需求不是無限的——從囤貨茅臺到推升股價

但是,控價放量、省委批示,對於已成為投資品的貴州茅臺還有效嗎?

事實上,對於貴州茅臺的價格助推,品牌的高端奢侈品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可能是其投資品化。

對這一點,李保芳也不諱言,其在上述工作會上稱,茅臺酒價快速上漲首先是供需矛盾突出,其次,是收藏投資所致。

而這兩方面互相助推:供不應求帶來上漲預期→引發收藏投資→加劇供不應求,如此循環。的確,赤水河的水,赤水河兩岸的紅高粱,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產條件如何滿足無限的投資需求?

可是,等等,投資需求能是無限的嗎?

目前,市場都知道很大一部分貴州茅臺被各種渠道作為投資品儲藏。但數量有多少,誰也不知道,最好的結果是維持上漲預期,同時消化渠道庫存。

但是,誰能控制市場?從遙遠的鬱金香泡沫到曾經的普洱茶瘋狂,“欲使其滅亡 必先使其瘋狂”,貴州茅臺會重蹈覆轍嗎?

奢侈品、投資品、受省委關注的頭號企業,種種身份加持之下,資本市場當然更不會錯過貴州茅臺。

截止 2019年二季度末,共 1529 家基金持股貴州茅臺,佔流通A股 5.70 %,與2019一季度末相比增倉401家,新進646家,減倉317家, 退出116家。

看上去,機構熱情仍然相當高。不過,其中也不乏“打醬油”似的投資,部分基金僅僅持股100股。

《正經社》仔細分析發現,貴州茅臺的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達75.89%,其中的基金持股每季度都變化頗大,機構“接力”持股現象顯著。另一方面,貴州茅臺股價與股東數的逆向關係也挺明顯。


"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夕陽行業裡,貴州茅臺成了擰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資品、貴州省的槓把子、投資機構的博弈品;揹負萬億市值,貴州茅臺的故事會經久不衰嗎?

文 | 《正經社》 林雨秀

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了。

繼8月12日再次破千後,貴州茅臺股價一週以來持續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終收至1054.6元/股。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對貴州茅臺股價來說,“天空才是盡頭嗎?”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價紀錄,機構預測目標價從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與否、未來的趨勢走向無疑備受關注;而如此“洛陽紙貴”的景象不僅映襯著其不堪重負的身份,也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這個時代。

銷量與營收背離背後:這一屆年輕人還喝白酒嗎?

“現在還有很多人喝白酒嗎?”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對於近年白酒公司股價和業績雙雙起舞最困惑的一點。

其實,他們的疑問沒有錯。

白酒銷量在2011年達到1300萬噸的頂點後就開始顯著下滑。2017年,中國白酒銷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萬千升(折65度)。

瀘州老窖董事長林峰在股東大會上還稱,白酒銷量會從現在的800萬噸下降到600萬噸左右。

產量的拐點來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國白酒產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由2012年的1153萬千升增長到2016年1358萬千升;其後開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萬千升,同比下降27.28%。

產銷同跌,但白酒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5000多億;原因只有一個:單價提升了。

這倒也符合我們慣常的認知,這些年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的確一直在漲價,為穩定行業銷售額功不可沒。

白酒數據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費者日漸式微。

“我們80、90後不喝白酒!”

“那是你們還沒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這一輩中老年的產品,還是每一輩中老年的產品?

《正經社》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對作家金庸的評價。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佈後,各種悼念大師的文字鋪天蓋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網小(網絡小說);可仔細想想,二十幾年前,對比當時的所謂嚴肅小說,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網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為“四大俗”之一,儘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嚴肅的文學界認為夠通俗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金庸作品成為評判他人的標杆。

所以,結論該是——當年看金庸小說的那一輩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所以,待這一輩中老年換屆之後,白酒會如何?酒類市場會更多轉移至其他酒類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內地的葡萄酒消費量在全球前20大葡萄酒消費國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6.6%,為15億升;同年,中國葡萄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7.4%,進口葡萄酒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8.26%,為六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銷量在2013年達最大值後一直趨於下降;同年,中國啤酒產量亦達到5061.6萬千升的頂點,至2018年,這一數字跌至3812.2萬千升,同比下滑13.39%。

看上去,是這一屆年輕人不喝酒了嗎?

一口酒88元——擰巴的奢侈品

所有的行業數字似乎都在訴說白酒是個夕陽行業;但是,這一切尚與貴州茅臺無關,至少,在近些年裡是無關的。

因為,《正經社》認為,雖然出身於白酒業,如今貴州茅臺或更多地應該歸類到奢侈品行業。

1499元/500ml的出廠價、2200+元/500ml的實際售價,喝一口酒(20ml)就是88元,這還能用白酒定義嗎?

就像數萬元的愛馬仕、LV包包還能歸類到箱包行業嗎?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事實上,外界早已如此定義。

目前,貴州茅臺是彭博行業研究全球主要奢侈品同業指數的成分股,並且早在2018年初其市值曾在18支成分股中力壓LVMH集團(LV的母公司)位列第一;彼時,貴州茅臺的市值不到萬億,如今一年半過去,市值已攀至1.32萬億。

想想有些神奇:在中國的陶瓷、茶葉、絲綢這些傳統奢侈品的行業裡,並沒有誕生一個奢侈品品牌;上一個頻頻漲價想“價值迴歸”的東阿阿膠前不久則剛剛翻了車。

但是,古老的白酒行業代表——貴州茅臺在事實上成為了奢侈品。

多年來,貴州茅臺一直堅持打造其高端屬性,曾堅持不懈的申請“國酒茅臺”商標近18年時間,後在白酒企業群起反對後才終於在2019年6月放棄。

但矛盾的是,其更多時候又想讓自己看起來接地氣,常常強調要讓“老百姓喝得起”。

這是不是你見過的最擰巴的奢侈品?呃……“奢侈品“和“老百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太違和了。

事實上,它為了接地氣也的確不乏動作:一直控價,拖著不提價,時不時搞幾百噸,幾千噸投放出來。最新的消息是茅臺集團宣稱,將在中秋、國慶節前夕向市場集中投放7400噸茅臺酒。

然而,市場似乎並不領情。多次唱多茅臺的中金公司邢庭志團隊發佈的一份研報稱,預計到2028年,每瓶茅臺酒出廠價將漲至4000元,高端白酒奢侈品化。

貴州省的槓把子——納稅佔全省近20%

一切事出有因——貴州茅臺是一家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打造奢侈品?似乎不太符合想象。

貴州茅臺的大股東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後者是貴州省100%控股的公司。

茅臺集團現任董事長李保芳即由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調任而來,同時也兼任貴州茅臺董事長。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貴州茅臺目前的市值1.32萬億,幾乎比肩貴州省2018年全年1.48萬億的GDP;當然,二者不太算是一個維度上的數據,畢竟市值尚算紙上財富。

我們來看看實際的。

在2018年貴州百強企業榜單中,茅臺集團以662.5億的營收排名第一,其後是貴州電網和中國菸草貴州分公司。

2018年,貴州省全省財政總收入2975.66億元,稅收收入1265.97億元;其中,茅臺集團以249.80億元居納稅大戶首位,佔了稅收收入的近20%。

如此的扛把子,貴州茅臺的一舉一動都在省裡的高度關注之下。針對最近產品價格上漲的問題,貴州茅臺宣稱,7月底至今,貴州省委省政府針對茅臺酒市場價格的問題連續召開了多次會議,省委主要領導作出指示,要求嚴格防止茅臺酒過度炒作。

不是大米,不是豬肉,也不是房價,與老百姓最相關的衣食住行裡,僅僅佐餐的白酒的價格,需要省委領導作出批示,是不是感覺有些魔幻?

投資需求不是無限的——從囤貨茅臺到推升股價

但是,控價放量、省委批示,對於已成為投資品的貴州茅臺還有效嗎?

事實上,對於貴州茅臺的價格助推,品牌的高端奢侈品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可能是其投資品化。

對這一點,李保芳也不諱言,其在上述工作會上稱,茅臺酒價快速上漲首先是供需矛盾突出,其次,是收藏投資所致。

而這兩方面互相助推:供不應求帶來上漲預期→引發收藏投資→加劇供不應求,如此循環。的確,赤水河的水,赤水河兩岸的紅高粱,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產條件如何滿足無限的投資需求?

可是,等等,投資需求能是無限的嗎?

目前,市場都知道很大一部分貴州茅臺被各種渠道作為投資品儲藏。但數量有多少,誰也不知道,最好的結果是維持上漲預期,同時消化渠道庫存。

但是,誰能控制市場?從遙遠的鬱金香泡沫到曾經的普洱茶瘋狂,“欲使其滅亡 必先使其瘋狂”,貴州茅臺會重蹈覆轍嗎?

奢侈品、投資品、受省委關注的頭號企業,種種身份加持之下,資本市場當然更不會錯過貴州茅臺。

截止 2019年二季度末,共 1529 家基金持股貴州茅臺,佔流通A股 5.70 %,與2019一季度末相比增倉401家,新進646家,減倉317家, 退出116家。

看上去,機構熱情仍然相當高。不過,其中也不乏“打醬油”似的投資,部分基金僅僅持股100股。

《正經社》仔細分析發現,貴州茅臺的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達75.89%,其中的基金持股每季度都變化頗大,機構“接力”持股現象顯著。另一方面,貴州茅臺股價與股東數的逆向關係也挺明顯。


擰巴的奢侈品貴州茅臺,會成為又一株鬱金香嗎?

截止8月18日,貴州茅臺市值1.32萬億,位列A股第四,前三位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平安。在科技越發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當下,一個釀酒企業卻驚人登上萬億市值寶座,讓不少人心中鬱結。

可這大概不是貴州茅臺的問題。細究A股市值龍頭,五糧液也以近5000億的市值位列A股的第11位。

A股市值前20位中,除卻關係國家命脈的金融、能源行業,除去貴州茅臺,實業領域只有中國北車、美的集團兩名。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機構博弈型的股票一方面價格比較穩定,只要故事邏輯在,不發生變化,就會比較穩定。

但是反過來,機構博弈另一個缺點是,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就會多殺多,誰先跑得快誰就是贏家。

所以重點是,貴州茅臺的故事邏輯還在嗎?白酒的故事、奢侈品的故事、投資品的故事,會長久不衰嗎?【《正經社》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