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探路,再搶回來,奢侈品卸磨殺驢

奢侈品 美國 市場營銷 路易·威登 盧曦採訪手記 2017-07-15

輕奢是怎麼在全球走紅的?

最早是在美國形成規模的,一個典型的代表是做手袋皮具的品牌Coach,他們1941年創立,比歐洲那些LV晚了很多年。

美國人比較務實,Coach早期的口號就是affordable luxury,觸手可及的奢侈品。

代理商探路,再搶回來,奢侈品卸磨殺驢

他們把價格定在奢侈品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同樣把產品做得精緻好看,店鋪也設計得明亮考究,服務員戴著白手套。

在購物中心裡面,他們和LV,Gucci開在差不多的樓層,相距不遠的位置。

Coach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消費者覺得花了很少的一些錢就買到了奢侈品,那種心理上感受到的效用是非常大的。

特別是那些剛剛進入職場,手裡沒有多少錢的小女孩們,都喜歡買。

上面講的是Coach的價格策略,這個品牌的成功還有很多因素,比如他們在生產環節也非常聰明,

他們在全世界成本最優的地方生產,特別是在中國的廣州,有大量的中國代工廠。

這些工廠的做工其實都是不錯的,但價格不高。大批量的代工為品牌控制住了成本。

Coach也被稱為“輕奢鼻祖”,後來又有一些品牌加入這個行列,比如Michael Kors。

代理商探路,再搶回來,奢侈品卸磨殺驢

Michael Kors比Coach更浮誇一點,他們有個理念叫做“Jet Set”,倡導一種都市摩登的生活方式,你可以穿著Michael Kors輕鬆地乘飛機,早上在倫敦喂鴿子,晚上在巴黎看秀。

Michael Kors這個人,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滿“抓馬”的。美國有一個時裝真人秀界面Project Runway,叫做天橋雲裳。

讓一群服裝設計師關在一起一輪一輪比賽,拿作品出來被評委挑剔,Michael Kors就是評委之一。他這個人戲很足,也帶動了他的品牌總是有曝光。

代理商探路,再搶回來,奢侈品卸磨殺驢

其實Michael Kors背後有個厲害的投資人叫曹其峰,他祖上是曹光彪,他是上個世紀的紡織大王,曹光彪小學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這個曹其峰特別善於在一個品牌處境不好的時候投資,然後用長達將近十年的時間提升這個品牌,再退出。

Michael Kors就是在他手裡起死回生的,他去年才從Michael Kors退出,大賺離場。

美國其實有很多類似的輕奢品牌,比如Kate Spade,Tory Burch,還有BCBG,Donna Karen等等。

美國這個國家,是商業化高度發達的,一個輕奢品牌的誕生就像流水線一樣。

通常都是有一位設計師,很有才華,創立他的同名品牌,找投資,然後把生產環節外包到亞洲國家。

再做營銷、講故事,一個品牌就成了。然後他們通常都會選擇上市,但一旦上市,品牌就會非常敏感,在意每個季度的業績,不敢做太冒風險的決定。

大概從世紀之交開始,一直到2012年中國政府換屆,反腐開始,不論是硬奢品還是輕奢,在中國都發展得特別快,很多品牌剛進入中國那幾年,因為市場好,也因為基數本來就不大,每年都是100%以上的增長。

市場可以說是熱得發燙的。像Coach,Burberry這樣的品牌,大概在2005年之後,做了同一件事,是什麼呢?回收代理權。

一開始他們都是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的,很多代理商是香港貿易公司,比如連卡佛、俊思集團等等。

他們很早就在香港做這些牌子,幫他們開店,進入內地呢,也是他們在做。

代理商探路,再搶回來,奢侈品卸磨殺驢

但到了2005,2006年,品牌方感覺到這個市場太好了,就想拿回來自己做了。

一開始他們擔心風險,讓代理商做,但是代理商就不太肯花很多錢做廣告、做營銷,這些長效的投資,他們代理合約就那麼幾年嘛。

品牌感覺中國這個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就說我要開直營店,保持品牌影響,投資做一些大秀啊,什麼的。

於是那一段時間,是品牌集中回收中國代理權的階段。代理商其實是不太開心的。

所以輕奢在新千年的中國發展得是很不錯的,因為那時候中國消費者還是在奢侈品啟蒙階段,收入也沒有現在這麼多。

大家不會一開始就買LV,愛馬仕,但買個Coach是沒什麼壓力的,所以Coach一度成為街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