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朱熹說《皇極經世》是“推步之書”,又說“自《易》以後,無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齊包括得盡。”。但是這本奇書讀起來卻晦澀難懂,這是因為邵雍的先天學之緣故。先天學講究以心得意,而不是以言求跡,裡面的道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故而不立文字,把祕密全部都藏入《先天圖》裡。

一翻開《皇極經世》的第一卷,我們就確信自己讀到了天書,因為裡面全是天干地支,而沒有任何敘述性文字。可是就是這麼一卷裡,居然隱藏了關於宇宙生滅的奧祕,我們並不確信能探究出邵雍的原意,姑且作為一種解讀方式,讓大家找到讀懂這本書的鑰匙。

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皇極經世》純文本

什麼是“元、會、運、世”?

邵雍認為日、月、星、辰能夠盡天之體,日對應元,月對應會,星對應運,辰對應世。

一、“元”就是“始”,日隨天轉,周而復始,其數為一;

二、“會”就是“交”,月隨日行,地球在中間來回遮擋、交錯,自朔至晦,其數十二;

三、“運”就是“行”,星隨月見,運者時之行,其數為三百六十;

四、“世”就是“代”,為變之終,其數四千三百二十。

它們的關係是這樣:1元=12會,1會=30運,1運=12世。邵雍在《三十年吟》中說:“三十年間更一世”,又曾說:“古者謂三十年為一世”,可見1世又=30年

元之元為1,元之會為12,元之運為360,元之世為4320,元之年則為129600,因此一元等於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這便叫“一元之數”。

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元、會、運、世的關係

《先天圖》是《皇極經世》的祕密之所在

邵雍認為“時有消長,事有因革。”宇宙在“一元”裡的發展就像我們在一年中所經過的變化一樣。《皇極經世》的第一部分便是“以元經會”,把一元分成十二會,從每一會的發展情況來考察宇宙的變化規律,就像從十二個月來觀察一年的卦氣的生、長、收、藏規律一樣。

我們知道,圖書派的《卦氣圖》精準的描繪了一年裡卦氣的消長情況,如果把一年視為一元,情況也是一樣的。邵雍的《卦氣圖》結合了《先天圖》在裡面,他說:

“圖雖無文,吾終日言,而未嘗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

下面的內容一定要對照《卦氣圖》來讀,否則便茫然不知作者所云了。

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圖書派的《卦氣圖》

宇宙“一元”的發展階段

邵雍詩云:“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天根為一陽所生之處,時在十一月;月窟為一陰所生之處,時在五月。在《卦氣圖》裡,十一月是“子”,五月是“午”。所以《皇極經世》的第一會便是“子會”,中間一會則是“午會”。

我們讀《卦氣圖》,要從正下方的“子十一月”往旋,一卦一卦的看。根據《卦氣圖》的內容,我們將宇宙十二會的情況推斷如下:

第一會-子會:此時一元之氣(太極)從以陰氣為主的混沌狀態中分判出陽氣來。在《卦氣圖》裡,子會位於《剝》、《復》之間,往左邊是逐漸生成,往右邊則是上一元的狀態,也就是邵雍說的“無極之前,陰含陽也。”子會始於《復》,往左終於《震》,《復》就是周而復始,上一元結束後,又打回一片混沌。一元重新開始,陽氣又逐漸萌發出來。對應的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邵雍《冬至吟》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指宇宙初生之時溫度非常之低,處於冷卻狀態,一陽之氣已動,但萬物尚未生出。所以,古人說“天開於子”。

第二會-醜會:始於《噬嗑》終於《賁》,《噬嗑》的卦象就如牙齒咬合住事物一樣。一元之氣從混沌狀態分判為兩儀,輕清者上浮為,重濁者化為宇宙塵埃、凝結成星體,是為。天地就像兩片嘴脣,將事物咬合在其間。彼時,宇宙空間一片黑暗,故有《明夷》之卦。雖然黑暗,但天地已經形成,大地上有紋路、有裂痕、有斑點,因此這一會終於《賁》。節氣為大寒立春,大寒之時,溫度極低,元氣才能凝固成大地;而凝固又必然會放熱,導致宇宙溫度轉向升溫,因此進入立春。據此,古人便說:“地闢於醜”。

第三會-寅會:始於《既濟》終於《同人》,邵雍的理論中,坎離二卦僅次於乾坤。既然天地乾坤已分,便輪到坎離水火相濟了。立春之後,冰融為水,溫度升高,水火既濟,物類逐漸生長出來,變得繁多,故有《豐》。在眾多的萬物裡,唯人最靈,人是天底下最極致的物,因此終於《同人》。節氣為雨水驚蟄,有雨水才能滋養萬物,使其受濟而生根;有驚蟄才能震驚萬物,使其甦醒發芽。故曰:“開物於寅”。

第四會-卯會:始於《臨》終於《歸妹》,人作為最靈者,凌逼於萬物。而在人之中又有人之至者,凌駕於萬民。人或者在群居中擁立王者,或者被強者所凌逼。王者支配萬民,損上益下民乃悅,節制淫奢,物產乃奉。因此,卯會裡有《損》和《節》。為了把人從群婚狀態中擺脫出來,需要明確婚配,建立氏族,故而以《歸妹》為終。節氣為春分清明,春分意味著萬物之“生”的頂峰,自此而後便逐漸向“長”過渡。群婚者,生也,生而不能長,則為夭。為了避免夭折,就要避免近親群婚,嫁娶以節,使人類之生育得到清潔而明淨,此為“矇昧脫於卯”。

第五會-辰會:始於《睽》終於《大畜》,人群建立氏族,互相分居,不再群居一起,因而志趣乖異,風俗有別,出現了農漁、遊牧之分。然而大家也各得其所,各有所樂,因此會中有《兌》。氏族內部,因長幼男女有別,也逐漸出現了等級秩序,生產水平得到提升,故會中又有《履》和《泰》。氏族裡,能者多勞多得,智者治人而不為人所治,尚賢之風漸行,因此以《大畜》為終。節氣為穀雨立夏,穀雨到來,天氣轉暖,萬物由“生”轉入“長”,進入立夏。此為“物產豐於辰”。

第六會-巳會:始於《需》終於《夬》,既然萬物已經生成,必然要待時而長,故為《需》。此時,人們日中為市,以貝為幣,各求所需。母系氏族裡,以一陰畜五陽,豈可久乎?故為《小畜》。等到男性於生產上佔據主導,社會關係也就變成了父系氏族,伏羲代女蝸而為人文始祖,陽爻居於九五之尊,三皇相繼,因此巳會裡有《大壯》和《大有》。之後,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以陽決陰,五陽去一陰,父系完全取代母系,故終於《夬》。節氣有小滿芒種,伏羲女蝸之時,父系未完全取代母系,尚未成熟,故為小滿;至黃帝后,文明肇始於此,已是麥粒金黃矣。此為“文明始於巳”。

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邵雍《皇極經世》裡隱含著他的宇宙論

宇宙“一元”的衰亡階段

第七會-午會:始於《姤》終於《巽》,邵雍詩云“五帝之時似日中,聲明文物正融融。古今世盛無如此,過此其來便不同。”午會在一元裡,就如同一天的中午一樣,是鼎盛時期,《乾》在外圈,為純陽之時,但也是衰落的起點。當陽氣生長到午會之後,陰氣就逐漸萌發出來了,因此這一會始於《姤》,《姤》的卦象正是一個陰爻萌發在五個陽爻的下面,陰氣由暗轉明,宇宙便由盛轉衰。午會裡,陽氣達到極盛,逐漸萌發出的陰氣尚無法平衡它,文明走向了鼎盛,所以跟著《姤》的後面是《大過》和《鼎》。過了《鼎》以後,就不能再往上繼續長,只能堅守貞固、順巽謙退,不然就會過亢。因此,在由盛轉衰的初期,存在固守順應的兩個階段,所以《鼎》的後面是《恆》和《巽》。節氣為夏至小暑,夏至意味著萬物生長的開始向“收”的階段過渡,陽氣極盛,陰氣初生,宇宙轉衰,高溫低溼,萬物的既濟狀態也逐漸喪失。此為“一元極盛於午”或“宇宙中衰於午”。

第八會-未會:始於《井》終於《困》,《井》者,穴地出水也。水火不再既濟,火氣過盛而缺水,只能穴地以求之,萬物“長”的趨勢被遏制。壞事雖然已經來,但還有挽救之機會,宇宙雖然已經轉衰,但還是可以力爭進取,因為完全衰亡的時候還未到,因此後面為《蠱》和《升》。但是,因為滋養萬物的養分已經不如之前,生長已向收藏過度。因此,物必不均,萬物渴望繼續上升,必然要侵奪它物的生存資源,進而發生爭訟,故繼之以《訟》。最後這一會的結果就是《困》,掙扎而不走向滅亡乃是無謂之舉,終於還是陷入困境裡。節氣為大暑立秋,大暑一來,求水更難,時至立秋,生長已息,殺氣漸起。故曰“萬物困於未”。

第九會-申會:始於《未濟》終於《師》,未會之時,已經呈現了火旺而水缺的困境,導致水火從既濟狀態轉向未濟。申會時,火向上燒,水向下潛,火與水不相濟,則萬物解體、分散,故繼之以《解》、《渙》。人乃群居之動物,社會性是人的本質,人心、人群一旦渙散,又會回到原始的矇昧狀態,故而有《蒙》。文明喪滅,干戈又起,弱肉強食,故終於《師》。節氣為處暑白露,處暑過後,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氣候炎熱,水火未濟。白露始降,肅殺已至。故曰“萬物漸亡於申”。

第十會-酉會:始於《遁》終於《漸》,《遁》的卦象為二陰漸長,陽當退避,故為遁。兩陰爻不斷地往上侵噬陽爻,萬物從“收”轉向了最後的“藏”。陰陽二氣感應,陽避陰而遁,羈旅於九五之外,陰已經小盛於陽了,因此酉會裡依次有《鹹》、《旅》和《小過》三卦。到最後,陰爻居於上四,逼近九五之尊,陽即將退離,所以終於《漸》。節氣為秋分寒露,秋分已到,陰氣逼陽,天氣轉冷,宇宙又將走向冷卻,由“收”變“藏”,因此寒露下降,陽氣消退。故曰“陽氣退遁於酉。”

第十一會-戌會:始於《蹇》終於《否》,《蹇》上坎下艮,山水阻路,寸步難行,宇宙陷入衰亡,無法擺脫,險難、阻止就在當前,故繼之以《艮》;山本在地上,現在反而在地下,是地已經翻了,故為上坤下艮之《謙》;地翻了之後就不斷向下沉,而天也不斷向上升,天地漸行漸遠,不再咬合萬物,萬物也就滅亡了,故繼之以上乾下坤的《否》;天地相離,則萬物重新化成元氣,變成一體,聚集起來,故終於《萃》。節氣為霜降立冬,霜降之時,水氣凝固成霜,萬物化為元氣藏於低溫的宇宙中,因此,立冬來臨。故曰“元氣復生於戌”。

第十二會-亥會:始於《晉》終於《剝》,《晉》者,陰爻晉升於五位也。一卦六爻裡,五位最尊,代表此時宇宙已經被陰氣主宰,陽氣暗而不見。之後,上六的陽爻也被陰爻佔領,《晉》變成《豫》;不料,一陽復生,想要抵抗最後的衰亡,但受到下面四陰的抗擊,勞而無功,只能觀而不能行,故為《觀》;之後,陰氣全部比和在一起,陰柔大暢於宇宙,混沌再次出現,一元接近尾聲,故為《比》;最終,群陰聚首,剝盡僅剩的一陽,宇宙的一元週期也就到此結束,轉入下一元中。

邵雍的宇宙循環理論

自此,我們從最宏觀的角度來“觀物”了一番,邵雍所講的一元其實並不代表他真的認為宇宙每12萬就輪迴一次,他在《皇極經世一元吟》裡說:

“上下之歲年,其數難窺測。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識。”

所謂的一元之數只是假借來論述他的“理”罷了,而這個“理”就是宇宙生、長、收、藏的循環規律。邵雍的道學思想包含著宇宙不生不滅,循環往復的觀念,他把宇宙的發展看做像一年的生長收藏,或一天的晝夜交替一樣,其論述方式,實為精妙。

下篇,我們將從微觀的角度來“觀物”,也就是跳過“以會經運”,直接“以運經世”,看看《皇極經世》裡的中國歷史治亂興廢的規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