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

近些年,在家鄉發現了諸多之最,其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這三處現存經典的城堡式高樓——“避兵樓”。分別是:南泉莊高樓、琚寨高樓、南宋高樓。它們既不同於普通民居,更不同於寺廟,是一種特殊歷史狀態下的特殊產物。看見它們,讓我想到了沁河邊的皇城相府,如果沒有那個兀然崛起的藏兵樓,皇城相府會大打折扣,缺少了許多銳氣。同樣正是因為上黨區發現的這些避兵樓而讓家鄉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多樣。

南泉莊高樓

位於八義鎮南泉莊村正中。遺存的是單體建築。創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清乾隆十九年(1754)、民國20年(1931)曾經修茸。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硬山頂。建於高0.55米的石砌臺基之上,一層為三孔磚砌窯洞,內有水井。一層開有小門,水板上穿滿鐵釘,俗稱“鐵裹門”。窯上是三層閣樓,每層用木架結構棚起,地面用小方磚鋪設,樓內有木製樓梯。閣樓各層寬五間,設三個窗戶,站在頂層瞭望,十餘里外風光盡收眼底。頂層後牆嵌民國20年(1930)《重修高樓碑記》碣一方。據村民說,由本村裴姓人家建造,目的是避兵禍。

"

近些年,在家鄉發現了諸多之最,其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這三處現存經典的城堡式高樓——“避兵樓”。分別是:南泉莊高樓、琚寨高樓、南宋高樓。它們既不同於普通民居,更不同於寺廟,是一種特殊歷史狀態下的特殊產物。看見它們,讓我想到了沁河邊的皇城相府,如果沒有那個兀然崛起的藏兵樓,皇城相府會大打折扣,缺少了許多銳氣。同樣正是因為上黨區發現的這些避兵樓而讓家鄉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多樣。

南泉莊高樓

位於八義鎮南泉莊村正中。遺存的是單體建築。創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清乾隆十九年(1754)、民國20年(1931)曾經修茸。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硬山頂。建於高0.55米的石砌臺基之上,一層為三孔磚砌窯洞,內有水井。一層開有小門,水板上穿滿鐵釘,俗稱“鐵裹門”。窯上是三層閣樓,每層用木架結構棚起,地面用小方磚鋪設,樓內有木製樓梯。閣樓各層寬五間,設三個窗戶,站在頂層瞭望,十餘里外風光盡收眼底。頂層後牆嵌民國20年(1930)《重修高樓碑記》碣一方。據村民說,由本村裴姓人家建造,目的是避兵禍。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琚寨賈家高樓

位於蔭城鎮琚寨村北的賈家院內,第三個院的主樓就是這座“避兵樓”。現存為明代遺構,體量比南泉莊高樓略寬大一點,為三間、四層樓式建築,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懸山頂,圓拱券門窗,樓門出硬山式抱廈,底層仍是鐵裹門扇,樓頂青瓦蓋覆。第四層的開間均為開放式,可以用以瞭望敵情、風光,十里外的情況一覽無餘。

"

近些年,在家鄉發現了諸多之最,其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這三處現存經典的城堡式高樓——“避兵樓”。分別是:南泉莊高樓、琚寨高樓、南宋高樓。它們既不同於普通民居,更不同於寺廟,是一種特殊歷史狀態下的特殊產物。看見它們,讓我想到了沁河邊的皇城相府,如果沒有那個兀然崛起的藏兵樓,皇城相府會大打折扣,缺少了許多銳氣。同樣正是因為上黨區發現的這些避兵樓而讓家鄉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多樣。

南泉莊高樓

位於八義鎮南泉莊村正中。遺存的是單體建築。創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清乾隆十九年(1754)、民國20年(1931)曾經修茸。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硬山頂。建於高0.55米的石砌臺基之上,一層為三孔磚砌窯洞,內有水井。一層開有小門,水板上穿滿鐵釘,俗稱“鐵裹門”。窯上是三層閣樓,每層用木架結構棚起,地面用小方磚鋪設,樓內有木製樓梯。閣樓各層寬五間,設三個窗戶,站在頂層瞭望,十餘里外風光盡收眼底。頂層後牆嵌民國20年(1930)《重修高樓碑記》碣一方。據村民說,由本村裴姓人家建造,目的是避兵禍。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琚寨賈家高樓

位於蔭城鎮琚寨村北的賈家院內,第三個院的主樓就是這座“避兵樓”。現存為明代遺構,體量比南泉莊高樓略寬大一點,為三間、四層樓式建築,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懸山頂,圓拱券門窗,樓門出硬山式抱廈,底層仍是鐵裹門扇,樓頂青瓦蓋覆。第四層的開間均為開放式,可以用以瞭望敵情、風光,十里外的情況一覽無餘。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南宋孟家高樓

位於南宋鄉南宋村,此處建築是三大高樓中最為雄壯高大,稱之為“南界擎天柱”最為貼切。高約25米,分5層,長15米,面闊5間,寬達8米,進深四椽,樓梯內置。樓體有鐵釘巴牆,“裡牆不露釘,外牆像鉚釘”,起著固樓作用。最高處有瞭望臺,頂層有垛口,為兵丁看家護院守護之所。加上下面圍欄底座,坐落於村北大路上,遠遠觀之,似木梯形狀,下寬上窄,氣勢驚人,堪稱完美之構建。樓西方向有城牆一道,直達西面山坡。孟家高樓的獨特設計既便於生活居住又能在亂時自衛避難。

"

近些年,在家鄉發現了諸多之最,其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這三處現存經典的城堡式高樓——“避兵樓”。分別是:南泉莊高樓、琚寨高樓、南宋高樓。它們既不同於普通民居,更不同於寺廟,是一種特殊歷史狀態下的特殊產物。看見它們,讓我想到了沁河邊的皇城相府,如果沒有那個兀然崛起的藏兵樓,皇城相府會大打折扣,缺少了許多銳氣。同樣正是因為上黨區發現的這些避兵樓而讓家鄉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多樣。

南泉莊高樓

位於八義鎮南泉莊村正中。遺存的是單體建築。創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清乾隆十九年(1754)、民國20年(1931)曾經修茸。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硬山頂。建於高0.55米的石砌臺基之上,一層為三孔磚砌窯洞,內有水井。一層開有小門,水板上穿滿鐵釘,俗稱“鐵裹門”。窯上是三層閣樓,每層用木架結構棚起,地面用小方磚鋪設,樓內有木製樓梯。閣樓各層寬五間,設三個窗戶,站在頂層瞭望,十餘里外風光盡收眼底。頂層後牆嵌民國20年(1930)《重修高樓碑記》碣一方。據村民說,由本村裴姓人家建造,目的是避兵禍。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琚寨賈家高樓

位於蔭城鎮琚寨村北的賈家院內,第三個院的主樓就是這座“避兵樓”。現存為明代遺構,體量比南泉莊高樓略寬大一點,為三間、四層樓式建築,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懸山頂,圓拱券門窗,樓門出硬山式抱廈,底層仍是鐵裹門扇,樓頂青瓦蓋覆。第四層的開間均為開放式,可以用以瞭望敵情、風光,十里外的情況一覽無餘。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南宋孟家高樓

位於南宋鄉南宋村,此處建築是三大高樓中最為雄壯高大,稱之為“南界擎天柱”最為貼切。高約25米,分5層,長15米,面闊5間,寬達8米,進深四椽,樓梯內置。樓體有鐵釘巴牆,“裡牆不露釘,外牆像鉚釘”,起著固樓作用。最高處有瞭望臺,頂層有垛口,為兵丁看家護院守護之所。加上下面圍欄底座,坐落於村北大路上,遠遠觀之,似木梯形狀,下寬上窄,氣勢驚人,堪稱完美之構建。樓西方向有城牆一道,直達西面山坡。孟家高樓的獨特設計既便於生活居住又能在亂時自衛避難。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避兵樓顯然是為避兵匪之災而建。明未清初,社會激烈動盪,天災人禍接連不斷,許多富戶為避兵匪劫掠,紛紛修建起具有防禦價值的城堡高樓。這三個高樓,僅是碩果僅存。它們呈品字形點綴於縣境南部,它們又似擎天柱,鎮護著這塊土地。如果說,都城隍帶給故鄉的是福氣,那麼這些建築帶來的則是安全感。

"

近些年,在家鄉發現了諸多之最,其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這三處現存經典的城堡式高樓——“避兵樓”。分別是:南泉莊高樓、琚寨高樓、南宋高樓。它們既不同於普通民居,更不同於寺廟,是一種特殊歷史狀態下的特殊產物。看見它們,讓我想到了沁河邊的皇城相府,如果沒有那個兀然崛起的藏兵樓,皇城相府會大打折扣,缺少了許多銳氣。同樣正是因為上黨區發現的這些避兵樓而讓家鄉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多樣。

南泉莊高樓

位於八義鎮南泉莊村正中。遺存的是單體建築。創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清乾隆十九年(1754)、民國20年(1931)曾經修茸。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硬山頂。建於高0.55米的石砌臺基之上,一層為三孔磚砌窯洞,內有水井。一層開有小門,水板上穿滿鐵釘,俗稱“鐵裹門”。窯上是三層閣樓,每層用木架結構棚起,地面用小方磚鋪設,樓內有木製樓梯。閣樓各層寬五間,設三個窗戶,站在頂層瞭望,十餘里外風光盡收眼底。頂層後牆嵌民國20年(1930)《重修高樓碑記》碣一方。據村民說,由本村裴姓人家建造,目的是避兵禍。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琚寨賈家高樓

位於蔭城鎮琚寨村北的賈家院內,第三個院的主樓就是這座“避兵樓”。現存為明代遺構,體量比南泉莊高樓略寬大一點,為三間、四層樓式建築,樓高約20餘米,長15米,寬7米,單簷懸山頂,圓拱券門窗,樓門出硬山式抱廈,底層仍是鐵裹門扇,樓頂青瓦蓋覆。第四層的開間均為開放式,可以用以瞭望敵情、風光,十里外的情況一覽無餘。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南宋孟家高樓

位於南宋鄉南宋村,此處建築是三大高樓中最為雄壯高大,稱之為“南界擎天柱”最為貼切。高約25米,分5層,長15米,面闊5間,寬達8米,進深四椽,樓梯內置。樓體有鐵釘巴牆,“裡牆不露釘,外牆像鉚釘”,起著固樓作用。最高處有瞭望臺,頂層有垛口,為兵丁看家護院守護之所。加上下面圍欄底座,坐落於村北大路上,遠遠觀之,似木梯形狀,下寬上窄,氣勢驚人,堪稱完美之構建。樓西方向有城牆一道,直達西面山坡。孟家高樓的獨特設計既便於生活居住又能在亂時自衛避難。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避兵樓顯然是為避兵匪之災而建。明未清初,社會激烈動盪,天災人禍接連不斷,許多富戶為避兵匪劫掠,紛紛修建起具有防禦價值的城堡高樓。這三個高樓,僅是碩果僅存。它們呈品字形點綴於縣境南部,它們又似擎天柱,鎮護著這塊土地。如果說,都城隍帶給故鄉的是福氣,那麼這些建築帶來的則是安全感。

山西長治居然還有三座古建築高樓,都是長治的珍寶

眾所周知,這些文物古建築作為先輩遺留下來的寶貴物質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無不凝聚著先人的智慧,見證著這裡悠久古老的文明,它不僅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和源泉,更是我區打造全域旅遊的資源和財富。保護好、利用好文物,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誠心希望全區人民支持並積極參與到古舊建築保護工作,通過以歷史文化遺產為主題著重發展文物古蹟旅遊進一步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攜手並肩、勠力同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上黨文化遺產世代傳承,煥發新的光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