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民居

其他傳統建築有華美“黃門第”(國舅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六年,存有明嘉靖年間的“兄弟給諫聯”。八角樓,以柳宿星座為指向,樓分八角,屋面採用琉璃瓦,以葫蘆封頂,既有周易之運用又是力學的體現。仙境園,南宋晚期吳桂山所築,園中有奇石“石眠床”上鑿“仙掌”“仙腳桶”,古蹟今存。華美六通禪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內有清康熙年間潮陽知縣彭象升碑石。六通庵井,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光華齋,始建於清中期。貴嶼山頂碉樓,始建於1916年。華美軍寮炮樓,始建於1921年。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民居

其他傳統建築有華美“黃門第”(國舅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六年,存有明嘉靖年間的“兄弟給諫聯”。八角樓,以柳宿星座為指向,樓分八角,屋面採用琉璃瓦,以葫蘆封頂,既有周易之運用又是力學的體現。仙境園,南宋晚期吳桂山所築,園中有奇石“石眠床”上鑿“仙掌”“仙腳桶”,古蹟今存。華美六通禪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內有清康熙年間潮陽知縣彭象升碑石。六通庵井,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光華齋,始建於清中期。貴嶼山頂碉樓,始建於1916年。華美軍寮炮樓,始建於1921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彭象升碑石

特色農產品有貴嶼薰鴨脯,選鴨考究、醃滷得法、晒薰嚴格。特色傳統食品有陳高合朥餅、薛源合朥餅,特色工藝品有陳植坤父子紗燈屏。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民居

其他傳統建築有華美“黃門第”(國舅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六年,存有明嘉靖年間的“兄弟給諫聯”。八角樓,以柳宿星座為指向,樓分八角,屋面採用琉璃瓦,以葫蘆封頂,既有周易之運用又是力學的體現。仙境園,南宋晚期吳桂山所築,園中有奇石“石眠床”上鑿“仙掌”“仙腳桶”,古蹟今存。華美六通禪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內有清康熙年間潮陽知縣彭象升碑石。六通庵井,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光華齋,始建於清中期。貴嶼山頂碉樓,始建於1916年。華美軍寮炮樓,始建於1921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彭象升碑石

特色農產品有貴嶼薰鴨脯,選鴨考究、醃滷得法、晒薰嚴格。特色傳統食品有陳高合朥餅、薛源合朥餅,特色工藝品有陳植坤父子紗燈屏。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燈屏製作

特色民俗有貴嶼雙忠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宋年間為祭拜唐朝名將張巡、許遠,於每年農曆二月舉行“雙忠”祭典及遊神賽會。明嘉靖十二年,陳江、陳洸始創貴嶼“街路棚”習俗,並與“雙忠”融為一體,舉辦“街路棚”藝術展覽。華美女英歌舞,打破只有男人跳英歌舞的傳統。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民居

其他傳統建築有華美“黃門第”(國舅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六年,存有明嘉靖年間的“兄弟給諫聯”。八角樓,以柳宿星座為指向,樓分八角,屋面採用琉璃瓦,以葫蘆封頂,既有周易之運用又是力學的體現。仙境園,南宋晚期吳桂山所築,園中有奇石“石眠床”上鑿“仙掌”“仙腳桶”,古蹟今存。華美六通禪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內有清康熙年間潮陽知縣彭象升碑石。六通庵井,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光華齋,始建於清中期。貴嶼山頂碉樓,始建於1916年。華美軍寮炮樓,始建於1921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彭象升碑石

特色農產品有貴嶼薰鴨脯,選鴨考究、醃滷得法、晒薰嚴格。特色傳統食品有陳高合朥餅、薛源合朥餅,特色工藝品有陳植坤父子紗燈屏。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燈屏製作

特色民俗有貴嶼雙忠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宋年間為祭拜唐朝名將張巡、許遠,於每年農曆二月舉行“雙忠”祭典及遊神賽會。明嘉靖十二年,陳江、陳洸始創貴嶼“街路棚”習俗,並與“雙忠”融為一體,舉辦“街路棚”藝術展覽。華美女英歌舞,打破只有男人跳英歌舞的傳統。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貴嶼雙忠信俗

該村2016年被評為“汕頭市文明示範村居”;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

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地處練江支流之東,主要山嶺有桂嶼山。創村於南宋嘉定三年,其祖先陳氏從福建莆田遷此定居,因地處貴嶼山麓,練江河畔,地勢低窪,取名下尾村,後雅稱華美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村全景

華美村為古驛道沿線自然村,驛道遺址眾多。現存古道貴嶼大街,總長約2200米。貴山驛站,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古橋貴嶼大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跨華美與南安交界的練江支流。華美亭橋,亭已拆,橋仍沿用。華美白田橋驛亭,該橋於1962年後改為石板橋。

古橋貴嶼大橋

現存傳統民居約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都建於明末清初。現存宗祠35座。華美陳氏祖祠時思堂(老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佔地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祠堂中廳南北牆兩側有6條護柱,系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兩種規格,此6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洸,歷經1年餘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民居

其他傳統建築有華美“黃門第”(國舅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六年,存有明嘉靖年間的“兄弟給諫聯”。八角樓,以柳宿星座為指向,樓分八角,屋面採用琉璃瓦,以葫蘆封頂,既有周易之運用又是力學的體現。仙境園,南宋晚期吳桂山所築,園中有奇石“石眠床”上鑿“仙掌”“仙腳桶”,古蹟今存。華美六通禪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內有清康熙年間潮陽知縣彭象升碑石。六通庵井,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光華齋,始建於清中期。貴嶼山頂碉樓,始建於1916年。華美軍寮炮樓,始建於1921年。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彭象升碑石

特色農產品有貴嶼薰鴨脯,選鴨考究、醃滷得法、晒薰嚴格。特色傳統食品有陳高合朥餅、薛源合朥餅,特色工藝品有陳植坤父子紗燈屏。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燈屏製作

特色民俗有貴嶼雙忠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宋年間為祭拜唐朝名將張巡、許遠,於每年農曆二月舉行“雙忠”祭典及遊神賽會。明嘉靖十二年,陳江、陳洸始創貴嶼“街路棚”習俗,並與“雙忠”融為一體,舉辦“街路棚”藝術展覽。華美女英歌舞,打破只有男人跳英歌舞的傳統。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貴嶼雙忠信俗

該村2016年被評為“汕頭市文明示範村居”;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潮陽區貴嶼鎮華美村

華美女英歌

圖文資料來源《海絲文化 驛道風情》一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