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用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

在經歷了《天註定》國內遭禁之後,賈樟柯終於認識到,一味的展示社會陰暗面不僅歐洲觀眾厭倦了,連國內觀眾都會把他拋棄,於是,痛定思痛,賈科長閉關兩年,帶來了迴歸作品《山河故人》。

電影還是熟悉的味道,導演用他細膩的手法,通過大量的細節刻畫底層人物的心酸,反應時代的變遷,不同的是這次換了調料,他不再是冷靜犀利的旁觀者,而是用心去觀察芸芸眾生,以情出發,以情動人,描繪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時,大量商業元素的應用,一些搞笑臺詞的加入,也讓這部電影接了地氣,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而變成了每個觀眾都能看懂,都能讀懂的通俗小說。誠然,電影主體還是濃重的文藝範,但是,賈樟柯的電影變得好看了,這終究是件好事。

《山河故人》:用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

電影用三段的敘事方法,橫跨26年的歲月滄桑,展現在社會不斷的變革下,牽扯不斷的親情,故事少了年少時的尖銳,代替的,是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現今生活的思考,還有未來自由的嚮往,全片處處透著溫情,用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

影片的三段敘事,分別發生在1999年世紀交替時,2014年社會變革時,2025年崇尚自由時。1999年,山西汾陽,年輕的沈濤在煤礦老闆張晉生和礦工樑建軍二人中無法取捨,最後在1999年的最後一個春天選擇了嫁給晉生,並生下了兒子張到樂,傷心的樑建軍遠走他鄉;2014年,身患絕症的張建軍回到自己長大的故鄉,準備接受上天安排的結局,十幾年過去,物是人非,晉生和沈濤已經離婚,並改行在上海做風投,重新組織了家庭,沈濤一人和父親相依為命。不久,父親去世,到樂回老家拜祭姥爺,之後移民到墨爾本,沈濤送行;2025年墨爾本,到樂認識了年長三十歲的老師米婭,展開一段忘年之交,晉生移民澳洲,與到樂缺乏溝通,到樂決定離家出走,米婭勸他回趟中國看望母親,可是他們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前路漫漫,能否再續親情?

《山河故人》:用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

第一段故事還是標準的賈樟柯敘事,黃河邊上三人三角站位,面和心異,憧憬著將來;最喜歡第二段故事,沈濤對兒子深深的眷戀,為了兒子更好的學習環境,放棄了對兒子的撫養權,兒子移民墨爾本,回上海的路上,寧願選擇做最慢的綠皮火車,只為了能夠多陪兒子一段;第三段故事充滿著實驗性,風格和前兩段迥異,未來的世界科技更發達了,人卻更寂寞了。

一曲葉倩文的《珍重》貫穿始終,第一次響起時,沈濤三人正值青春年少,還在為了糾纏不斷的三角戀彷徨無措,第二次響起時已到分別時,沈濤送兒子在回上海的火車上,雖然諸多不捨,卻也只能放手,第三次響起時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到樂和米婭初識,不久墜入情網,三段劇情都和歌曲緊密相連,勾起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嚮往。

《山河故人》:用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唱盡世間愛恨情仇

影片的轉場採取實物抽象化處理,讓人印象深刻,臺詞質樸簡練,卻又充滿哲理,沈濤對到樂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米婭對到樂說:“牽掛是愛最痛苦的部分,我們只有感受到痛,才能感覺到愛”,都值得細細品味,劇中忘不掉的是那割捨不斷的情感,無論是上海山西,還是遠隔千山萬水,總有一種東西讓你牽絆,就算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就算你已經忘記故人的容顏,但是,不是所有東西都會被時間摧毀,情感,是人性最光輝的地方。

影片的節奏舒緩細膩,結局時,遠在大洋彼岸的到樂呼喚著母親的名字,而留在山西的沈濤彷彿聽到了兒子的呼喚,她穿戴好衣服,獨自一人來到曾經讓她留下許多回憶的黃河邊上,跳起了90年代的迪斯科,那一刻,淚水奪眶而出,不管外界滄海桑田,家才是你最大的眷戀,不管你離家有多遠,母親才是你最大的牽絆,而現在,親人都已經離她遠去,留下的只有她一人孤獨的背影,靜靜的回憶原來的似水流年,等待著”約故人相見,看山河不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