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

《山海經》探(35):崑崙虛為天地之門天帝在人間都界之所在

帝都

(一)昊天上帝“帝之下都”

這裡的“帝”是指哪一位?

崑崙之丘“實惟帝之下都”,則這裡的“帝”絕非下界人間的三皇五帝,而是上古華夏的昊天上帝——《山海經》的頂層大神“帝俊”了。

上古華夏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分別有各種說法:“三皇”有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的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尚書大傳》的燧人、伏羲、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的伏羲、女媧、神農;出自《三字經》的伏羲、神農、黃帝等等。“五帝”說法也各異,一般認為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另外還有東方天帝太昊伏羲,屬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農,屬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屬神蓐收;北方天帝顓頊高陽,屬神玄冥;中央天帝黃帝軒轅,屬神后土等版本。

“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崑崙山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由天神陸吾主管。這位天神還兼管天上九域之部界,以及天帝苑囿之時節。“下都”、“司天之九部”等都非常明確地說明:崑崙之丘這個下界的“都”邑,只能是天帝帝俊之所屬。

“帝之下都”是一個怎樣的規模?

《山海經》探(35):崑崙虛為天地之門天帝在人間都界之所在

聖境

《山海經·海內西經》有其原型:“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淮南子·地形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裡間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是其疏圃。”

山旁有四百四十道門,每門相距四里,每門寬九純,一純是一丈五尺。旁邊還有九個用玉做成欄杆的深井,環圍在山的西北角——這樣的瓊樓玉宇,凡本紀文明人文初祖以後的人間的“三皇五帝”,由於時代的侷限是絕然沒有條件建造和經營這個美輪美奐、規模宏大的天帝之都邑的。

(二)崑崙虛之所在

崑崙山自古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也是華夏遠古文化的神祕之源。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即崑崙山為天帝示現在人間的都府所在。第二是“崑崙之丘,有神……名曰西王母”,即崑崙山也是西王母的居所所在。西王母乃“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創世女神之首。第三是“有山名日月山,天樞也……日月所入”,“天樞”就是天之門、是天地間相交通的樞紐,這個地方“處於西極”邊陲,有“十巫,從此升降”。

《山海經》探(35):崑崙虛為天地之門天帝在人間都界之所在

崑崙山

崑崙虛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範圍廣大:“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八百里、萬仞非為實數,都是形容非常之廣大和高聳,“非夷羿莫能上岡之巖”。夷羿就是射九日的大羿,是帝俊“賜以彤共素矰,以扶下國”的大神,是西王母的常客、是嫦娥的丈夫。只有夷羿這樣位列仙班的大神才能到達的天帝的都邑所在,下界凡夫是無法攀登上這個高山崗(到達“帝之下都”)的。

二是地處海內“西北”:“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這裡的“赤水”、“黑水”皆非實名,是指水的方位,崑崙虛之南的出水為“赤水”、之北的出水為“黑水”,則崑崙虛是四面出水。

三是文明搖籃“河所出焉”:“河”為華夏母親河之一——黃河特稱,考察完全一致的“南流東注”的黃河上游特徵,八百里崑崙山的“帝之下都”乃黃河源的巴顏喀拉山主峰——各爾木崑崙山的玉虛峰、玉珠峰之所在了(參見《山海探幽(9):巍巍崑崙是華夏遠古文明的天地之門神祕之源》)。

崑崙山系列位於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上。

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崑崙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髮生斷裂。距今8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這種高原崛起的喜馬拉雅構造運動至今仍然在進行中。也只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才堪稱產生天地之樞、龍脈之祖的人類神祕之源。

(三)崑崙山的神祕現象

帝之下都“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又為西王母居所所在,已然神祕莫測了。《山海經》的記載中,崑崙山有三位山神,分別是《西次三經》中的陸吾,《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和《大荒西經》中的人面虎身神。這三位山神雖名不同,形則同一:他們神職相同,都是崑崙山神;且他們的形象都為人面虎,與西王母的原型相類。這三位英名顯赫的山神,其形象大量出現在後世的器具上或畫像中。

“帝之下都”為神明所在“非夷羿莫能上岡之巖”,下界凡塵當然無從窺測天機。但是崑崙山的不斷出現的非一般事件大約能夠反映其神祕之一斑。

作為萬山之祖、“龍脈”之源,崑崙山乃是天下中央之極,連接天地之天柱,仙人上下天地之間,必經此“天地之門”。相傳西王母居於崑崙山,掌管天地間最大的仙池瑤池,“瑤池”在很多古書中都有記載,或說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這裡鳥禽成群,諸多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頗有仙境之氣象,而在崑崙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巖畫,而距黑海不遠處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崑崙河北岸的崑崙泉,是崑崙山中最大的不凍泉。

【鏈接】崑崙山地獄之門

《山海經》探(35):崑崙虛為天地之門天帝在人間都界之所在

崑崙山之謎

(四)崑崙虛的結“界”

如前所述,“帝之下都”乃黃河源的巴顏喀拉山主峰——各爾木崑崙山的玉虛峰、玉珠峰之所在了,那麼將來的考古是否能夠發掘其“遺蹟”所在嗎?不能。因為這是昊天上帝之“下都”,是神祕所在。

神明究竟是什麼?神明就是宇宙中以前的智慧體“人類”、已經修為有成或者已經進入修行次第的“人類”;而現在的人類也會陸續進入修行次第、成為將來的“神明”。神明與人的區別,就是其“本性”處於開悟狀態還是仍然處於迷惑狀態,前者成神而後者為人,前者能量巨大而後者能力很小。兩者所處的宇宙層面(維度)不同,高層面可以掌管低層面,而低層面卻無法企及高層面,就像人類可以俯視動物界,而動物界卻無可奈何於人類。

宇宙中存在的“神明”包括很多層級:有大徹大悟的萬能的最高層宇宙意識(如來、佛陀)、有發展段次較高的平行宇宙意識(宇宙中他世界的善念)、有已經發展到高智能階段的意識流(外星人)、有先期修行得道的聖者(仙人、真人)、有正在修行進入次第的普通神靈等等,多層級組合而成。

《山海經》探(35):崑崙虛為天地之門天帝在人間都界之所在

聖境

多層次神靈的存在形式有多種方式:高層清輕、身形為“意”,中層清朗、身形為“氣”,如機緣需要都可幻化成“形”——與粗、重的人類質體相似、肉眼所能看到的形態。不同層面的神明的存續時間也不同,高維度神明存續的時間也非常久遠、無上正等正覺則可永生不滅(參見《山海探幽(6):<山海經>是本太陽紀人類文明傳承的宇宙密碼》)。

崑崙山天地之樞的“帝之下都”存在形式不是人類所理解的粗重的物理“質”態,而是宇宙之“炁”、一種氣場、一定的能量場,稱之為“結界”。這種高能的“界”必須如“夷羿”之仙界人物方能登攀之巖岡,或者如周穆王這樣的“人主”方可有緣一見、或者有如人間修真得道的世外高人神通到達(參見《山海探幽(8):同步架構立體思維模式方可釋讀<山海經>》)。即使有緣所“見”也只是真實存在的“太虛幻境”,其微妙的狀態“不可說”(無法用言語表達)。

崑崙山的“帝之下都”並非人類文明“遺址”那樣的短暫存續,其過去、現在、將來一直存在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所謂“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不同維次智慧的存在形式和存續時間不可等量而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