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白玉蘭被選為上海市花,沙船被定為上海市標。確實,沙船對於上海以港興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沙船畢竟是古老的木帆船,近代以後,用蒸汽機驅動的火輪船成為水上航運的主流,原始古老的沙船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大概到20世紀初後消失,也許,如今健在的人誰也沒有見到過真正的沙船,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這種船為什麼叫做沙船。

上海東瀕大海,長江、吳淞江在上海注入大海,受潮汐的影響,近海的河段有明顯的漲潮落潮現象,使河流的水速發生明顯的不規則變化,江水中夾帶的泥沙容易在出海口附近沉澱,年積月累,就在江口形成灘地,有的灘地逐漸露出水面而成島,江南一帶稱之“沙”或“沙島”,有記錄的“沙”數以百計,而目前仍存的“島”在歷史上均稱之“沙”,如崇明沙、橫沙、長興沙、團結沙、九段沙等,有的“沙”與陸地相連而成陸地,使上海的海岸線不斷向東推延,如歷史上的鴨窩沙、老鼠沙、川沙等。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朱清是崇明人,張瑄是嘉定新華鄉八都(今浦東新區高橋)人,南宋末年,政局動盪,他們組織沙民為海盜,掠人妻子,盜搶貨物,一旦遇上官兵,就乘舟逃入海中,向北逃到沙門島(在今蓬萊西北六十里海中)、高句麗(今朝鮮)水口,官兵奈何不了他們,不多久,他們又捲土重來,百姓吃足了苦頭。一種說法,這種船產於崇明沙,適宜於近海淺灘中航行,於是被叫作“沙船”。明末宋應星《天工開物》則以為這種船一般為五帆平底淺船,適宜於中國北洋近海航行,北洋水域多灘地,一旦退潮水淺,不致翻船,當下一次漲潮時可繼續航行,這種船“可穿越於沙洪之中”,於是被叫作“沙船”。 中國東瀕大海,海岸線很長,古代,一般以長江入海口為界,以北的海面稱“北洋”,以南的海面稱“南洋”,清代有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等。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北洋依託的陸地是華北平原,千萬年來,黃河,淮河(明朝的“黃河奪淮”後,淮河下游成了黃河的最下游)夾帶的泥沙進入大海後就沉澱下來,形成了一個綿延幾十裡,甚至百里的灘塗,漲潮時,灘塗被海水淹沒,退潮時,灘塗露出水面,只有平底淺船才能在灘塗的夾溝中航行,一旦偏航擱淺,還不致立即沉沒,在這裡航行的船隻主要有兩種,一種即南方的沙船,一種為山東的“衛船”。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據說,“衛”本是一種驢子的別稱,山東產驢,故古人稱山東為“衛”,所謂“衛船”就是山東船。南洋依託的陸地是浙江福建的丘陵和山地,沿海多島礁、懸崖,這裡水深浪急,只有浙江、福建、廣東產的深水海船才能在這裡航行。換言之,北方南運的貨物必須進上海港,改換南方深水船才能繼續南下,而南方北運的貨物,也必須進上海港,改換沙船或衛船才能繼續北上,上海位於南、北洋之中點,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近海航運的樞紐和貨物的集散地。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雖然,南洋和北洋都是海洋,但是,由於海域的深淺不一,不少地域海岸線隱藏著很長很長的淤沙帶,它又成了南、北洋航運難以逾越的鴻溝,只有熟悉這裡的地貌,長期在這裡航行的人才能利用灘塗的夾溝航運。

南宋,中國被分割為南北兩大塊,南北之間海上往來很少,海上航運也不發達。元滅宋後,事情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元朝建都大都,為了解決北方糧食供應不足的困難,元政府決定對江南的農業徵稅部分改徵實物稅,即直接徵收白米,然後北運,即今所謂“南糧北調”。古代運輸主要為水運,於是,大量的糧食運輸稱之“漕運”,所運的糧食稱之“漕糧”、“漕米”,因是皇家運輸,又稱之“皇糧”。

據記載,在元至元初、南宋末,元兵攻佔南京後,就急於把擄掠的皇家檔案、財產、器物運到北方,但怎麼把這麼多的東西運到北方,於是,“延議:兵方興,請事招懷。奏可。(朱)清、(張)瑄即日來,以吏部侍郎左遷七資最下一等授之。令部其徒屬,為防海民義,隸提刑,節制水軍。江南既內附,二人者,從宰相入見,授金符千戶。”朱清和張瑄被招降後,得到了一個“金符千戶”的職官,他們的部下也改編為水軍,負責把從南宋政府擄掠的檔案和金銀財寶,通過沙船,沿近海運到北方。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當元政府決定實施“南糧北調”時,中國傳統的南北水運唯一的航道淤塞嚴重,正如陶宗儀所說:“時方挽漕東南供京師,運河隘淺,不容大舟,不能百里、五十里,輒為堰瀦水,又絕江淮,溯泗水,呂梁彭城,古稱險處;會通河未鑿,東阿茌平道中,東運三百里,轉輸艱而糜費重。”由於南北的戰爭,南北的交往中斷多年,大運河的航運作用不大而淤塞嚴重,大船過不去,小船行若干裡又得通過駁運再北上,運河漕運十分艱難,成本又很高,於是,朱清和張瑄“二人者,建言海漕事。試之,良便。至元十九年也。上方注意,響之。初,年不過百萬石,後乃至三百萬石。二人者,父子致位宰相,弟侄甥婿皆大官,田園宅館遍天下,庫藏倉庾相望,巨艘大舶,帆交番夷中,輿騎塞隘門巷,左右僕從皆佩於菟金符,為萬戶千戶。”至元十九年(1282年),朱清、張瑄建議漕運改為沙船海運,試下來效果不錯,每年“南糧北調”量達三百萬石(如以每石160斤計算,約合二十四萬噸),他倆也以運漕有功,官位相當宰相,併成為最富裕的人。

海上漕運的基本方法是,在長江沿岸建立多處糧倉,徵收的漕糧通過小船運輸集中到大倉,再裝上沙船,沿長江而下,入海後北上。其中又以江蘇太倉的糧倉為最大。《太倉州志》中講:“至至元十九年,宣尉朱清、張瑄等建議海漕,置海運倉於此。是時,海外諸番,交通市易,謂之‘六國馬頭’。”漕運是國家最大宗的海上運輸,年運量為三百萬石,如以當時沙船載重一百噸(當時的木船一般達不到一百噸),一年內南北往返二至三次,估計就有兩千條沙船在中國近海和長江下游穿梭往返。海上風急浪高,一般講,空船浮在水面較高,容易翻船,漕運是“南糧北調”,於是近代後有人猜測,當沙船在北方的碼頭卸貨後,因為沒有貨物帶回,就在船上裝沙子壓艙南運,人們見到船下卸下來的全是沙子,於是把這種船叫作“沙船”,這當然屬於望文生義的胡思亂想。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與其問這艘船憑什麼得以成為上海市標 不如說上海因次船而建

實際上,中國的東北盛產大豆,大豆是豆製品的主要原料,消耗量很大,大豆可以壓榨豆油,也是中國食用油的大宗,壓榨豆油後的豆渣一般壓成餅狀,稱之“豆餅”,是上好的精飼料,也是棉花的上佳肥料,所以,沙船北上卸貨,再裝大豆、豆油、豆餅等南運,這些南運的大豆部分在上海港卸貨,再分銷到全國各地,今天,上海大東門外與黃浦江之間有一條叫“豆市街”的小路,這裡在歷史上就是中國最主要的豆類集貿市場。上海就是“以港興市”的城市,在上海港興起不久,就決定設置上海縣,唐時措是參加上海建縣的人員之一。

毫無疑問,沙船對上海港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對上海城市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不過,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搶在其他的農民軍之先登基做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由於利益分配不均而引起其他農民軍的不滿,於是,朱元璋又調集精兵強將鎮壓反對他做皇帝的農民軍,被擊潰的農民軍只得轉移到邊境和沿海島嶼,成了海盜。

朱元璋建都南京,不必繼續實行“南糧北調”,於是他下達了極為嚴厲的“海禁”令,即禁止在中國近海開展航運和貿易,凡大船一律收編海師,小船就地銷燬,“海禁”的目的是切斷海盜與大陸的聯繫,圍困和鎮壓海盜,而其造成的後果是,中國從宋元興起的海上航運業衰落,已經形成的,包括上海在內的沿海港口城市衰敗,“海禁”令幾乎貫穿了明朝和清初的三百餘年,雖時禁時弛,但以禁為主,一直到清康熙頒佈“弛海禁”令才告結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