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看母愛托起希望: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

今晚,隨著白劇《數西調》在上海長寧虹橋藝術中心亮相,《戈壁母親》《太行孃親》等一批胸懷大愛的母親形象將逐一登上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的舞臺。她們奉獻自己的生命去護衛他人的生命,她們承受生活的苦難去完成母親的使命,她們放下心中的芥蒂用愛撫平創傷,她們是傳統美德的化身。

英雄母親 民族脊樑



十二藝節|看母愛托起希望: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


圖說: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孃親》 官方圖

“縱有霹靂當頭炸,炸不盡,天下百姓護犢的娘!”猶記半年前,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上,陳素琴飾演的趙氏用肺腑之言唱出一個孃親最質樸也最直白的心聲。作為十二藝節參評劇目,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孃親》將於5月29日亮相上海長寧虹橋藝術中心。

《太行孃親》由山西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創排。和傳統舞臺上的“英雄孃親”不同,劇中的趙氏有一個成長、轉變、發展的過程。最初,她不過是最平凡的孃親,沒有多高的思想覺悟。但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走出過大山的農村婦女,她身體力行地實踐了——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

劇中塑造的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深處一個山村母親的形象,是千千萬萬太行孃親的縮影,就如編劇李莉對於“孃親”一詞的詮釋:“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孃親們以其堅韌不屈、博大包容、默默犧牲的代代傳承,頂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戈壁母親 無私奉獻



十二藝節|看母愛托起希望: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


圖說:豫劇《戈壁母親》 官方圖

“紅柳啊紅柳,你不寂寞嗎?天蒼蒼地茫茫孤獨守天涯。紅柳啊紅柳,你會流淚嗎?”伴隨著一段行腔酣暢、韻味醇厚的豫劇唱詞,將觀眾帶去遼闊的戈壁荒原上。

大型現代豫劇《戈壁母親》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創排,根據韓天航小說《母親和我們》改編而成,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位母親帶著一個兒子和一個撿來的女兒到新疆尋找丈夫,從此紮根兵團、屯墾戍邊的故事。

劇中女主角柳月季遭遇丈夫拋棄,當自己的人生面臨重大變故時,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惹事生非,而是默默地付出,展示了一位平凡母親不平凡的人生經歷。該劇主要通過女性的視角,用舞臺藝術展現出新疆的建設、戈壁灘的建設離不開女性細膩的愛。

白族母親 大愛無言



十二藝節|看母愛托起希望: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


圖說:白劇《數西調》 官方圖

作為十二藝節參評劇目中唯一少數民族劇種,大理白族白劇《數西調》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上世紀初的滇西大理喜洲。悍匪“花巖雕”與以尹家賢為首的喜洲商幫勢不兩立。而陰差陽錯之間,雙方延續了兩代人的恩怨情仇,卻譜寫了一曲蘊含人間大愛的“數西調”。

《數西調》的地方特色濃郁,民族特徵鮮明。劇本唱詞使用白族特有的“山花體”格式,唱腔設計和舞美服裝均保持原汁原味的白族風格,人物“感恩包容”的心理和性格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導演手法獨具個性,在保持白劇戲曲藝術本體特徵的同時,強化了白族民俗風情與歌舞的體現。

劇情設置觸及人性和社會道德,在愛恨糾纏的矛盾中閃現人性光芒,並在苦痛掙扎後完成善與惡的選擇。它讓人們看到:大愛,能消弭隔閡,化解仇恨,也能喚起人們心底的善意和良知。(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