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魯迅的老師俞明震是怎樣一個人?
1898年4月,17歲的魯迅走出紹興到南京求學,考入了“江南水師學堂”,這所學堂是“洋務運動”的產物,創建於1890年,設有駕駛班、魚雷班、管輪班等。由於...
魯迅最崇拜的四位恩師,你知道是誰嗎?
從魯迅的書信、日記、談話及其他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與他的老師交往痕跡。在這些老師中,有四位堪稱是魯迅最崇敬的恩師,他們是壽鏡吾、俞明震、藤野嚴九郎、章太...
都說楊超越是錦鯉,那你認識民國的錦鯉大師嗎?處亂世而無災無難
前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了中國的錦鯉皇帝乾隆,有親問,除了皇帝,有沒有普通的錦鯉人物呢?也有的啊,今天腦洞就給大家介紹民國的錦鯉文人:章士釗。章先生是湖南人,家...
'陸小曼嫉妒的女子,不是林徽因,而是讓徐志摩親捧痰盂的望族名媛'
"同為民國才女的林徽因和陸小曼,因為與徐志摩的感情糾葛,讓本該沒有交集的人生硬生生地捆綁在了一起。林徽因是徐志摩歐洲留學時的女朋友,陸小曼是徐志摩在林徽因這裡碰壁後找到的妻子,陸小曼一直稱林徽因是“萬惡的前女友”。與其說陸小曼是嫉妒林徽因,倒不如說她是痛恨林徽因,而她真正嫉...
'挑戰底線納妾,妻子遠走,晚年相見,他握手道歉:我犯了致命錯誤'
"他當過段祺瑞政府的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做過蔣先生的參政員;他和魯迅打過官司罵過戰,當過杜月笙的律師;陳獨秀受審,他出庭辯護,李大釗被逮捕,他四處奔走營救,其“辯論狀”文氣逼人,邏輯清晰,筆鋒犀利,震動法庭 ,引中外媒體競相報道。一生跨越19、20世紀,涉足政、學兩界,此人...
史上魯迅一生罵人無數為何不罵陳寅恪哪!他們兩個之間存在什麼?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
'風光 | 老城南,藏著南京本地人都沒去過的名人故居'
"老城南——南京明清歷史的象徵,傳統文化的標誌,也是南京人眼中最南京的代表。第一次來到南京的人,看到夫子廟、中華門、老門東之後,就覺得自己徹徹底底地和南京城南來了一個“親密接觸”,然而邊上的南京大蘿蔔們只能不屑地笑笑,然後拎著一碗糖芋苗跟幾塊酥燒餅,走進那細窄蜿蜒的小巷。在...
欲採蘋花不自由:陳寅恪詩歌中的家事與國事
國學大師陳寅恪,崇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自由,毋寧死,一本書讀懂陳寅恪劉宜慶 義寧陳氏家族,從陳寶箴至陳寅恪,見證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艱難轉型,是中國近...
不自由,毋寧死,一本書讀懂陳寅恪
國學大師陳寅恪,崇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自由,毋寧死,一本書讀懂陳寅恪劉宜慶 義寧陳氏家族,從陳寶箴至陳寅恪,見證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艱難轉型,是中國近...
章介眉與秋瑾什麼仇什麼怨?王金髮又為何放過為秋瑾報仇的機會?
章介眉雖像姚榮澤那樣死裡逃生,但吃的苦頭也不少。在候審的日子裡,章介眉被戴上紙糊的高帽,遊街示眾,王金髮讓他跪在秋瑾烈士就義處的古軒亭口,頭頂套上一隻火油...
最美禪詩50首:讓心迅速寧靜
陳與義與智老天經夜坐殘年不復徙他幫,長與兩禪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天窗。何振貸鐵塔雲痕變滅一興亡,鈴語沉沉碣草荒。立馬城陰高處望,塔尖留得古斜...
「薦讀」魯迅:無可告別的故鄉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
這100首經典禪詩,可書可畫!!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神秀示法詩)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
中國現代美術第一人
總有人抱怨老天不公。老天公與不公,還真不好簡單判斷,或者說根本就是一本糊塗賬,說不清楚。他可以說是“官二代”,同時還是“文二代”。且不說他年輕時即與魯迅、...
歷代禪師禪詩100首
歷代禪師禪詩100首。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臺,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神秀示法詩)2.菩提本無樹,明境變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開悟詩)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100首小禪詩,小禪詩,大境界,讀之大徹大悟,淨化心靈!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示法詩) 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 3.處處逢歸路,頭...
立冬讀禪詩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神秀示法詩)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開悟詩)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文偃詩)5.幾年個...
最美的禪詩,太美了!(珍藏版)
亭亭菊一枝,高標矗晚節。云何殷紅色,殉道應流血。(弘一詠菊)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白雲端禪師詩)歲月人間促,煙...
禪詩100首,讓心迅速靜下來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美文/散文/隨筆/詩歌/經典短篇/哲理故事/語錄常讀,涵養心性,變化氣質。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神秀示法...
“大師中的大師”,可不是吹出來的
今年是史學大師陳寅恪逝世49週年,1969年10月7日,享譽中外的史學巨擘陳寅恪先生與世長辭,這是中國學術界乃至世界學術界的一大損失。作為景仰先生的後學,...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