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小米改用miniLED也擺脫不了三星的影響

中國臺灣的產業鏈發出消息指華為和小米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採用miniLED面板的手機,意圖擺脫當前所採用的OLED面板被三星主導的局面,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當下miniLED產業的發展就會發現依然無法擺脫三星的影響。


華為和小米改用miniLED也擺脫不了三星的影響


miniLED更適合電視等大尺寸產品

目前大規模量產的並已在智能手機市場普及的OLED面板存在燒屏的問題,而且主導者為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在OLED面板行業失利的情況下,轉而選擇研發技術更先進的microLED面板技術,試圖彎道超車,在面板市場取得立足之地。

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發展miniLED其實是一種無奈,miniLED面板其實是一種過渡產品,更先進的microLED面板才是行業的追求。microLED面板的LED晶粒僅有幾十微米,而miniLED的LED晶粒超過100微米,相比之下miniLED的技術難度要小很多,特別是目前巨量轉移等技術難題難以解決,為了加快該項技術的推進,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轉而追求其次發展難度較小的miniLED。

由於miniLED的LED晶粒較大,其顯示效果遠不如microLED細膩,此前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推廣miniLED主要針對電視市場,畢竟用戶使用電視的觀看距離較遠,用戶對畫面細膩方面不太敏感,而能充分展示miniLED高亮度、高色彩飽和度等優點,目前中國大陸的海信、康佳等都與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合作推出了miniLED電視。

在此時國產手機企業華為和小米為了擺脫在OLED面板市場的依賴而與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合作在智能手機上引入miniLED,這僅是權衡之計,其實際使用效果能否與OLED相比還得看真實的產品,而在miniLED或microLED技術未必能擺脫三星的影響。

三星已在microLED技術上取得突破

隨著蘋果收購一家microLED初創企業並與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合作研發microLED技術,嗅覺敏銳的三星當即發現microLED技術可望加快推進,於是迅速加大投入,在早幾年即在中國臺灣獵挖一些相應的人才。

在三星的努力之下,它已在microLED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去年展示了全球首款microLED電視The WALL,The售價昂貴,主要針對商用市場,今年又推出了針對家庭市場的75英寸電視,這無疑顯示出它已在microLED面板技術上已取得突破。

三星首先針對電視市場推廣microLED技術,柏穎科技認為這是因為它目前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佔據主導優勢,中小尺寸OLED面板業務是它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因此為了避免影響其中小尺寸OLED面板業務而首先在電視市場推廣microLED。一旦華為和小米在智能手機上引入miniLED面板,相信三星很快也會在智能手機市場推廣microLED面板。

很顯然,真正適用於智能手機的其實是microLED,畢竟智能手機對顯示的要求更高,而在microLED技術上已擁有優勢的三星很可能將延續它的強勢地位,而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由於在技術上落後於三星,很難在智能手機市場與三星競爭,這意味著一旦時機成熟,國產手機品牌在更先進的microLED面板上將依然受制於三星。

故柏穎科技認為華為和小米與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合作推廣miniLED未必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畢竟miniLED在顯示細膩方面存在弱點對於智能手機來說並不合適,真正適用於智能手機的應該是更先進的microLED,而在microLED技術上領先的是三星,在更microLED面板上將繼續受制於三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