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三星 高峰 蔬菜 護膚 慢幾步深幾度 2017-05-31

日前,2017年中國冰箱行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2016年中國冰箱行業表現低迷,全行業都在探討關於冰箱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2017年,低趨勢仍在延續。奧維雲網副總裁郭梅德在高峰論壇上拿出一組數據稱,今年開年數據來看,1-4月份國內冰箱銷售量為910萬臺,同比是-2.6%。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雖說國內冰箱市場表現出的同質化競爭特徵明顯,市場也正在面臨退潮時刻,但消費升級給冰箱市場帶來了新的變量,也在推動家電巨頭努力打造產品的差異化,退潮之中恰恰能看出到底誰才練就了新功夫。

冰箱門背後的祕密

國內冰箱市場正遭遇冰凍期,眾廠商蓄勢突圍已是公認的事實。但是這個事實的背後有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根據GFK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冰箱零售量同比下降13.5%,零售額同比下降11.2%。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多門冰箱的零售量卻上漲了42%。分冰箱門類看,2016年單兩門、三門、六門冰箱市場零售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其中單兩門冰箱從16.1%下降到了13.8%;三門冰箱從29.9%下降到了25.9%。而十字四門冰箱和四門冰箱則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十字四門表現尤為搶眼,從原來的9.9%增加到了16.1%。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冰箱門的背後隱藏著冰箱行業變革的祕密。表面上看,雖然只是門多門少的問題,但冰箱行業也有一個表象化的認知,門越多,冰箱容量一般越大,產品也越高端。

門如此之多,不僅僅只是為了放更多食材,而是為了作出區隔——不同的門所對應的區間可以採用不同的溫度和溼度,也能放置不同的食材,防止串味,保持食材的新鮮、營養。

比如說,蔬菜水果對溫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對溼度的要求高,所以一般放在冷藏室,但蘋果、桃子、梨這類水果在成熟過程中會釋放乙烯氣體,會加速其他蔬菜水果成熟或腐敗,所以最好單獨存放;每逢年節必預備的凍肉,溫度越低,可保存的時間越長,一般會放在冷凍室;而像牛菲力、肉蓉等高端食材不僅對溫度、溼度有高要求,同時間室內的溫度波動也反應敏感,便需要保存在更精緻設計的空間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吃的講究越來越多,這些“講究”也對冰箱的儲存空間、儲存質量的需求在不斷上升。正是如此中國冰箱行業正在朝著大容量、多溫區方向發展,這也是目前家電行業消費升級趨勢的一個重要體現。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

很多人以為門變多隻是冰箱容量單純變大了,或者說只要多加個幾個門就行,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變大還是多門,其實對冰箱行業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變革。而且在冰箱變大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技術正在吃緊,無法跟上需求。

1、冰箱容量變大,但每升容量價格卻在下降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蘇州三星電子家電研究所所長黃聖祥在中國冰箱行業高峰論壇給出了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與2015年相比,2016年冰箱的零售均價從3163元增長到3245元,平均容積從311L上升到335L。但將冰箱的平均單價除以平均容量,得出冰箱每升容量的價格卻是下降的,2016年冰箱單位容積的均價卻從2015年的10.2元下降到9.7元。

單位容量價格的下降反映了目前中國冰箱行業存在的問題:維持產品利潤過度依賴容量的增加,而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技術。或者說,目前廠商想得更多的是怎麼把冰箱做大,對於在做大的同時把冰箱做好這一問題上顯得辦法不多。

這種情況的直接結果就是以冰箱單位容積的利潤下降。對於很多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而言,在行業銷量下滑的情況下還遭遇利潤下降,顯然會是一場災難。

2、每一個門的背後都是保鮮、保溼技術的沉澱

如果做10個門,結果每一個門的溫度和溼度都一樣,無法做到區分,或者沒有能夠提供高保鮮效果的空間,那麼多門對於消費者來說意義不大。單純把門做多、空間做大顯然不是用戶真正的需求,冰箱做大之後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控制好大容量下的溫度和溼度,提升保鮮效果,以此來滿足消費升級下消費者的更高需求。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這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辦到的,這考驗著每個企業的技術水準。以三星為例,三星一直以來是大冰箱領域的領頭羊,在大容量保鮮方面也起到了引領作用。此處必須提到的是三星的精緻保鮮技術,三星精緻保鮮技術通過實現大容量下的精準控溫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保鮮體驗。三星精緻保鮮技術的引領地位與其專利優勢密不可分。首先,精緻保鮮技術搭載無霜保溼三循環制冷系統,將冷藏室、冷凍室和寬帶變溫室變為三個獨立的循環,讓冰箱各間室獨立運轉,不串味、高保溼,這就為控溫提供了一個良性的基礎環境。此外,通過金屬勻冷、QR勻冷兩項勻冷技術和高效保溫材料的採用,精緻保鮮冰箱能均衡冷流,讓冰箱間室在受暖空氣侵襲後快速回溫。而且,由智能變頻壓縮機和高精度傳感器構成的精確控溫系統能夠精密感知冰箱內溫度的變化並及時作出調整,做到智能恆溫,鞏固控溫效果。

以三星最新新品品道家宴為例,此款冰箱不僅擁有三星高端大容量冰箱一脈相承的不串味、高保溼等優勢,而且將精緻保鮮功能擴展至冷藏、冷凍全空間,達到了600L以上。這為用戶提供了大容量保鮮需求下的最佳解決方案。也因此三星品牌和三星品道家宴產品在冰箱行業高峰論壇上分別獲得了“2016-2017年度冰箱行業智能保鮮領軍品牌”,“2016-2017年度冰箱行業線上智能保鮮之星”實質名歸的稱號。此外,同樣搭載精緻保鮮技術的品道私廚冰箱也在會上獲得“2016-2017年度冰箱行業精緻保鮮冰箱”榮譽稱號。

冰箱行業迎來拐點,誰在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

3、保鮮標準呼之欲出

雖然目前的冰箱行業仍然缺乏一個統一的保鮮標準,許多消費者對於冰箱的保鮮效果並沒有明確的認知,但是行業標準也正在到來,冰箱市場正在越來越透明。

去年中國家電研究院公佈了保鮮、保溼、靜音檢測認證標準。保鮮認證評價選擇了七個維度的測試項目,包括:蔬菜感官、蔬菜失重率、凝露量、維C含量、肉類感官、解凍損失率和揮發性鹽基氮,來科學的評價產品的保鮮效果。並且選還規定了溼度標準,擇保溼間室最低溼度、保溼間室積分平均溼度、凝露等級、失水率等四項指標對冰箱保溼性能進行評價,並分為三級,1級最高、3級最低。

雖然說國家標準還沒有正式出臺,用戶對於保鮮的效果也缺乏深刻理解,但是行業標準的到來已經能讓人看到孰優孰劣,像三星這類獲得中國家電研究院制定的家用電冰箱保鮮、保溼、靜音認證的企業,對消費者來說,會是最優選擇。在市場正在變的越來越透明的情況下,一些技術不過關的企業會被淘汰。

技術才是差異化的基礎

雖然說冰箱行業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但越是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下,越能看到不同企業對於技術的鑽研深度。

要知道,從1910年第一臺冰箱誕生到今天,冰箱作為消費電子至今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歷史。百餘年的歷史中,冰箱變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好用。並且慢慢的從奢侈品轉變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這百年間,冰箱的技術也是不斷在發生變化的,各個歷史階段也都有過顯赫一時的品牌。

改革開放初期誕生的眾多國產品牌停產、日系品牌的集體刷落,恰恰都和技術變革期的遲鈍有很大的關係。最早普通的製冷,後來變頻控制製冷,到今天的無霜還有智能化,三星、西門子、海爾這類企業一直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恰恰正是因為能夠適應技術變革,不斷根據技術變革做出調整。

對於冰箱市場來說,技術才是差異化的基礎。隨著未來智能化、網絡化以及保鮮、製冷技術的進一步更新,冰箱市場又一次迎來退潮時刻。三星這類的以技術推動產業變革的廠商恰恰退潮之後顯示出真功夫的企業。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