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擺脫三星等控制,中國搶人搶技術建立DRAM廠,但試產失敗了?

三星 投資 SK海力士 臺灣 互聯網亂侃秀 互聯網亂侃秀 2017-10-12

大家知道目前半導體領域每年的市場規模達到4000多億美元,半導體其實是一個統稱,具體分為集成電路佔比81%,其餘光電子、分立器件、傳感器等分別佔據10%、6%和3%的份額。

而集成電路又分為邏輯電路、存儲器、微處理器和模擬電路等分別佔27%、23%、18%和13%。大家熟悉的處理器其實在半導體領域中只佔了18%,不如存儲器的23%。

為擺脫三星等控制,中國搶人搶技術建立DRAM廠,但試產失敗了?

國內目前在處理器領域還是有一定的突破了,比如華為麒麟970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處理器,而在數碼科技領域的屏幕,京東方也奮起直追,目前離三星的差距也不算太遠。

但是在存儲器領域卻沒有什麼突破,一直被國外企業控制的死死的,以DRAM為例,全被外國企業壟斷著,尤其韓國三星、SK海力士兩家獨大。去年和今年三星業績大漲,就是因為內存漲價了。

為擺脫三星等控制,中國搶人搶技術建立DRAM廠,但試產失敗了?

那麼中國肯定不能被外國卡著脖子啊,搶人搶技術,像處理器一樣,像屏幕一樣,爭取把存儲器技術也攻克了,於今年我們看到清華紫光/長江存儲斥資240億在武漢、南京等地建廠,福建晉華投資集團在福建晉江投資370億元建設存儲工廠,日前合肥市投資494億元的DRAM工廠也開始運轉了。

為擺脫三星等控制,中國搶人搶技術建立DRAM廠,但試產失敗了?

但是前幾天,臺灣「自由時報」報道中國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DRAM廠,近期試產皆告慘敗。並以此嘲笑中國內地投資這麼多還是生產不出來,搶人搶技術再加上鉅額投資也沒用。

其實國內投資這麼多廠對臺灣DRAM廠南亞影響最大,畢竟規格比較小,只有2.8%,排名第4,一旦內地成功,最先完蛋的就可能是南亞,所以臺灣媒體這才這樣說。

為擺脫三星等控制,中國搶人搶技術建立DRAM廠,但試產失敗了?

但是做為國家戰略,存儲廠必須建,再說中國起步晚了20多年,國際上又對中國有封鎖,前期試產失敗也沒什麼,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嘛,更何況這消息還不一定準確呢,再說十多年前,京東方說要產屏幕,失敗時也被人嘲笑,而現在呢?

期望什麼時候,在半導體領域能真正崛起,到時候國產手機用上自己的處理器,存儲器,屏幕等,那才叫牛,打趴三星、蘋果指日可待,你覺得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