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餘秋雨《文化苦旅》對一個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寫作技巧的剖析

餘秋雨這本《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集,因此我就不一概而論的進行全書概括性的解讀,而只能是對一些比價有代表性的文章,做一個針對性的解讀和分析,我的分析除了在文化視角上進行,還要在文本的視角上,做文學的分析和導讀,以此作為讀書和寫作愛好者對作家作品進行的必要的深入的閱讀,完成一種有效的文本細讀橋樑搭建。


作為《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的首篇,《道士塔》顯然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說這篇是我們打開整本散文集的閱讀鑰匙。整篇散文透露著作者及其濃厚的情感,這種情感源自於一位作家對文化災難的一種反思,但是這種反思其實是有一種很淺薄的反思,並沒與做一個必要的深入,原因我會在後文做一個簡單的提示,因為這不是本文的主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這篇文章值得我們參考的文學方面的內容和價值,進行品讀、學習和汲取。

讀餘秋雨《文化苦旅》對一個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寫作技巧的剖析

這篇文章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部分內容,首先是文章的題目:作者用“道士塔”做整篇文章的題目,其用意是把“道士塔”作為一個恥辱的象徵,因為這是王道士的圓寂塔,是王道士把莫高窟裡大量的經書以近乎“垃圾”的價格賣給了西方人,以它為首,對應正文大量運用的正反互說、褒詞貶用等諷刺修辭技巧,這也是一種對其正文的意義呼應;同時塔也是一個文明衰落的象徵性標誌,因為道士的圓寂塔,本是作為一個生命消逝的記憶,作者放在了題目裡,以此來賦予了其除了衰落之外的另一重內涵。

對於這篇散文的閱讀,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運用了類似小說、戲劇的寫作手法,添加了自己對其當時歷史人物的生動化聯想,因此他的散文在文學的審美部分,有著更多的美學元素,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點,也是我們值得學習和參考的一些個性化技巧。

現在我們看正文的第一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對王道士的來歷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並且把莫高窟的經書從他手中流失造成的文化災難,表示了沉痛的惋惜和痛恨,在這部分作者引用了幾句詩,其中有這樣一句“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引用詩句是餘秋雨運用比較多的寫作手法,在這裡通過詩句更加渲染了自己的這種情感,不過如果用的不當就會有一種情感外溢的缺陷,本文因為情感來自於對古老文化的情感,背靠這樣的大格局的情感源泉,自然外溢就不會很明顯。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就是質問這種悲劇的原因,作者指向的是為什麼讓一個道士來看管這樣一處文化瑰寶?這樣我們回過頭看第一部分有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錯步上前的小丑。我們通過這句與文章之後內容的關係,可以把這裡看成是這篇文章的“文眼”,這句是涵蓋內容主旨的關鍵性的詞句。同時這個位置也是比較明顯地流露出小說化、戲劇化的寫作痕跡。

讀餘秋雨《文化苦旅》對一個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寫作技巧的剖析

如內容中不斷的跳出這樣一些字句:王道士每天起的很早,喜歡到洞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穴裡的壁畫有點不滿……他達觀的放下了刷把……像頑童堆造雪人….道士吐了一口氣……

裡面這種具體的動詞和形容詞,源自一種小說和戲劇的人物形象化寫作手法,他把這種手法用在抒情散文中,這樣就建構了一個虛構的場景,這是一種對歷史場景的還原,讓我們很容易的移情其中,緊接著作者把自己也放入了這個場景之中。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的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臉困惑不解……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這就是利用戲劇的寫作手法,將自己與王道士的時空進行了一個交錯重疊,展示在同一時間維度的膠片中,這種寫作方式一直往後延續,在第三部分裡依然存在,因此我們看這樣的散文,同時還讀到了作者的一種聯想的虛構的場景,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就此展開。

這些聯想顯然是來自於作者對一些文獻閱讀,如碑刻和後人的記載等內容,文獻的記載往往都是抽象的,簡單的,刻在石碑上,作者通過這些有限的史料,加以自己的聯想,使這些內容具有一種故事化的情節感,讀起來就有一種代入感。大家可以再看看這第三部分還有這樣的一些個人化的聯想內容:五月二十六日清晨,王道早起辛辛苦苦的清除著一個洞窟的積沙……王道士急忙把洞穴打開,,……他正銜著旱菸管……

這第三部分作者還用到了多個諷刺化的對比,一面是當時官員對王道士提供的這些經書情況不屑一顧,說什麼沒有足夠的經費把這些經書運回並妥善的保管,因此就不了了之,接著作者又寫了另一面,官員的豪華生活排,以此反問,難道就這樣連運費都籌不到?並且對其經書的進一步踐踏怒目而視,緊接著又拿出一段寫西方人,不辭勞苦,冒著生命的危險,長途跋涉、窮家蕩產的把這些經書換回去,這些與前者形成一個正反諷刺對比,表現出了一種對愚昧無知的無奈和痛斥。

讀餘秋雨《文化苦旅》對一個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寫作技巧的剖析

這一段是全文的最精彩部分,在這裡作者運用了貶詞褒用,正反對比的方式,完成了一種力度深刻的諷刺,比如有王道士給西方人經書,還要給他們鞠躬這樣的描寫,甚至還假設西方人說自己是洋唐僧來取經,這樣的調侃,來進一步的諷刺這種愚昧無知的行徑,諷刺加無奈,摻雜著滴血痛疼,直到這部分的最後一句:我好恨!


說完了一些文學修辭上的文字藝術內容,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文化討論,因為這是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最後一部分的主題,作者的這部分結尾是這樣寫的,他通過我們當今對於敦煌文化藝術的研究貢獻,通過日本學者對其研究價值的肯定,最後把這種文化災難做了一個“阿Q”式的收尾,作者寫一個日本學者看到我們的研究成果之後,以沉重的語調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個“沉重”語調顯然的帶有一定的肯定意義,我們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如果以小說和戲劇的方式看這個結尾,這就像我們常常看到的“大團圓結局”一個味道,這種大團圓的結局最大的敗筆在於反思的戛然而止!我們很多具有紅色基調的作品都以這種態度做結尾,然而我們回顧很多的偉大文學藝術作品,都是以悲劇結局,只要主題是一種批判的悲劇視角,最終大多數都會以悲劇收場,比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包括我們的紅樓夢悲劇,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悲劇作品,都不約而同的以悲劇收場。

讀餘秋雨《文化苦旅》對一個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寫作技巧的剖析

悲劇其實是一種反思的延續。因為整篇《道士塔》,作者並沒有抓住王道士為什麼會毀滅莫高窟的一些壁畫和經書這條線索,有一點其實是最關鍵的,文章中寫了他在裡面建立了一些道教的塑像,這一點其實很重要,這其實是王道士以一種以自己的主觀信仰,而產生的排他性的理想主義,並最終造成的惡果。

因為王道士的這種理想主義,這種對自己信奉的理想,而排他性的損毀其他派別的文化,在王道士之後,依然存在,而且有過之而不及,而時代還是發生在當代,作者並沒有對其做一個關聯性的對比性深度反思,雖然王道士並不是有意的破壞,但他的出發點卻是以自己信奉的理想為利益的最優先化,他毀壞了原址,建了一些自己信仰的雕像,這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特徵,我們在當代曾有一個整整十年的特殊時期,那個時期把整個古代文化遺蹟和典籍都幾乎損毀殆盡,當時的初衷恰恰也是建立在理想主義的前提之下


因此這種悲劇的重複,它並不是個人的,也不是官員的,甚至不是國家的,而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悲劇。因此對於《道士塔》的結尾,以這種大團圓作為結局,這是在文化反思上的一個最大敗筆,一個歷史性的悲劇,從來不是個人的、偶然性的,把責任一味的強加到個人,甚至是當時的腐敗官員和家國層面,都是片面的、狹隘的。

文化散文,是一個很難拿捏的散文類別,需要有一個較高的文化視野,才能做到在文化觀念上的價值掘取和發現,否則很容易引起一些文化學者的異議,當然我們在文學藝術上的審視,這篇文章是具有一定的美學意義,大家也應該各取所需不能以偏概全,一味的否定或者肯定,這也是避免“死讀書、讀死書”的最基本原則!

文:餅子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