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打造“三區二帶一網”精緻農業

三農 農產品 農業 農村 中國農業信息網 2017-06-10

精緻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實現形式。近日,省發改委等12個部門印發關於大力發展精緻農業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結合全省農業發展實際,通過實施農業標準化、規模化、設施化、組織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綠色化、園區化、景觀化等“十大提升工程”,差異化打造精緻農業發展板塊,著力形成“三區二帶一網”的精緻農業發展格局。

什麼是精緻農業

精緻農業可以概括為產業精深、產出精品、經營精準、技術精湛、服務精細、裝備精良、景觀精美、文化精粹的“八精”現代農業發展體系。

精緻農業的發展,要求優化各種農業生產要素配置,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升農業經營素質和效益。首先是全程標準化、綠色化:強調整建制(市或縣)推進無害化生產,逐步按照綠色、有機等要求實現全程標準化生產。

主體規模化、組織化:強調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注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以及多元化、多層次社會化服務組織培育,按照統分結合的要求,在分散經營的基礎上,注重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和集體經營。

管理工廠化、職業化:要求引入工廠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實現各環節經營與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培訓綜合素質較高的新型職業農民。

裝備精良化、智能化:強調發揮科技與物質裝備的作用最大化,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環節實行科技與物質裝備系統集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產出集約化、精品化:要求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品質量要高、附加值要高、商品率要高,以滿足多樣化市場要求。

載體園區化、集聚化:強調實現產業要素聚集,構建各類園區、基地、農場等載體,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拓展產業功能,實現資源利用最優化。

意見指出,通過大力發展精緻農業,全省精深化產業體系初步構建,精品化農業生產基本實現,農業產業佈局更加合理。到2020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比例達到80%以上,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比例達到80%以上,全省農產品加工總值與農業總產值比例提高到4.5:1,整建制打造聊城、德州兩個精緻農業示範市。

差異化打造特色發展板塊

根據意見,我省將突出特色、突出生態,全面優化區域、產業、產品“三個結構”,打造“三區兩帶一網”精緻農業發展板塊。

輻射“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圈打造精緻農業“三區”。魯西北平原精緻農業區,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濟帶,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食品、特色果蔬產品、健康肉食商品等,配套建設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基地,打造精緻農產品供給保障基地。魯中南平原精緻農業區,主要針對長三角大中城市市場需求,優先發展商品性強的地方名特優產品、大力發展適應南方市場的糧食加工產品。魯中低山精緻農業區,立足旅遊消費市場需求,依託泰沂山區良好生態環境,擴大優質農業生態規模,推進地方特色產品向精品、名品發展,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促進優質農產品上規模、上檔次。

立足要素集聚和開放需求打造精緻農業“二帶”。東部沿海精緻農業帶,依託海洋經濟基礎優勢,重點發展向外型農業、集種養加休一體的莊園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通過海上糧倉建設,打造優質高端水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濟青沿線精緻農業帶,在濟青公路、鐵路沿線區域,發揮交通便利、產業集聚、經濟發達等優勢,培育農產品深加工、冷鏈物流等要素集約化產業,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和開放農業。

“一網”即都市精緻農業網。以濟南、青島等中心城市為核心,大力發展都市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創意農業、體驗農業、高科技農業等,提高農產品品質檔次。

“十化工程”助力精緻農業

按照“拉長優勢、補齊短板”的原則,我省將統籌實施“十化”提升工程,進一步激發農業發展潛力和活力,加快打造全國精緻農業示範省步伐。

標準化提升工程。按照系列化、配套化要求,逐步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接軌,全面加快農業地方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制訂修訂步伐,配套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規範和技術規程,建成精緻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到2020年,制定農業地方標準、生產技術規範達到2600項。

規模化提升工程。創新土地流轉形式,實現規模化經營與農民共享收益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全省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50%以上。

設施化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省建成高標準農田5982萬畝,經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6%。

組織化提升工程。到2020年,新增農業上市企業10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超過1萬家。

科技化提升工程。建設以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為核心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和戰略聯盟,統籌協調優勢科技資源,瞄準制約我省精緻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生物育種、農業物聯網等領域,培育一批突破性較大的新品種,攻關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信息化提升工程。實施“互聯網+”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促進物聯網、遙感、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農業融合,推廣成熟可複製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發展“智慧農業”。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農業服務平臺,支持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實現覆蓋全鏈條、專業化的信息服務,提高農業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

同時,實施品牌化提升工程、綠色化提升工程、園區化提升工程、景觀化提升工程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