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業國家隊”成立,聚力草業科技創新

三農 農業 畜牧業 種植業 經濟觀察網 2017-03-26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馥李伴隨兩千年的農耕文化,以糧為商的農業得到大發展。然而,當時代發展到今天,與海洋文明、工商業文明迎頭相撞,食物結構也發生變化的時候,傳統農業顯得捉襟見肘。時代要求現代農業從農耕農業向草地農業轉化,引草入田,藏糧於草,用大食物觀改變狹隘的糧食觀。草業專家們期望的農業變革,將隨著草產業國家隊的成立,進入嶄新的階段。

3月17日,由國內50家草產業骨幹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的國家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草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國內草產業將步入技術和制度聯合攻關的產業升級通道。而產業升級的直接結果,除了改變農業產業結構,還將解決農業供給側和社會需有側錯位的問題。

草業被賦予科技重任

縱觀近年來中國草業,雖然產業發展迅速,但作為畜牧業的上游產業,仍然處在“總量有缺口,質量有短板”的初級形態中,優質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長期依賴進口,國產苜蓿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無法滿足畜牧生產的需要,推動草業提質增量,是中國農業轉型升級不可忽視的產業政策。

中國的人口已經增加到12億,草原牧區家畜數量已經達到近億頭只,草原退化面積達到90%以上。和上世紀之初相比,人口增加了2-4倍,家畜數量增加了5-7倍,草原面積減少了1/4以上,每頭家畜佔有的草原面積下降了3倍以上。依靠不斷退化的草地和質量低下的秸稈支撐草業基礎已經難以為繼, 毋庸置疑,傳統粗放的草業已經走到盡頭。

中國最大的天然牧草企業蒙草生態早在2015年以PPP模式完成蒙古口岸的建設,成立牧草銀行,通過大批量進口天然草來解決飼草短缺問題。作為補充牧草缺口的一個途徑,在2016年的大旱之年,進口的天然草果然派上了大用場。但是,做為長久的草業發展計策,靠進口顯然不行,這就依賴草產業龍頭企業在種植技術上能帶頭革新,改變優質牧草依靠進口的格局。

新當選的草業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盧欣石認為,要維持生態平衡,只有兩個路徑:要麼減畜,要麼增草。目前中國草原上大概有2億噸到2.5億噸乾草,養了1.4億隻羊,2億人口,從人均擁有量來說,人均不到1只羊,這個指標並不大。我們不可能通過減少人口來保護生態,那就需要增草。也就是說,要在合理的載畜量下,發揮科技的力量,以需求來增草,提高草的生產效率。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積極引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統籌考慮種養加結合模式,發展農區畜牧業,分區域推進現代草業和草食畜牧業發展”的目標。

顯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草業發展已經步入政策推動的快車道,加快草牧業發展,加快糧轉飼,提高牧草專業化生產水平,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有一支能夠結合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術聯合攻關的團隊,來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草業聯盟的使命

草業聯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的召喚下,經過長達8個月的籌備,50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籌備成立的,由50家草產業骨幹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及生產經營者組成。

盧欣石說,草業聯盟是一個嶄新的平臺,它的目標就是以企業為主,科企協作,通過聯盟把企業的生產體系、科研機構的技術體系、政府部門的推廣體系凝聚在一個平臺上,針對草產業的全產業鏈,解決具有共性意義的關鍵瓶頸問題,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草業聯盟顧問團主席任繼周表示,草業聯盟的成立,標誌著草業邁上新臺階。產業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農業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就是農耕農業向草地農業的轉化,完成過渡要靠產業的推動,一切科技理論、技術都是由產業引起的改變。

任繼周指出,我國草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按照現代草業標準來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草產業產能和質量還有很大的距離,數量和質量還不足,草業理論和技術還需要很大的提升。草產業科技創新的原則,是針對草產業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前瞻性、關鍵性技術,以草業科技進步為目標,以契約關係為核心和紐帶,推進資源共享和創新要素優化組合,圍繞草產業關鍵問題進行系統創新。

盧欣石指出,此次發起成立的草業聯盟,將把技術創新目標凝聚在以下方面:即解決草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穩定生產的問題;解決良種繁育和草種現代化生產問題;解決適合中國山情、土情和水情的設備機械問題;解決耕地農業轉變為草地農業的配套技術模式問題。

草業聯盟的成立,對於中國草產業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伴隨著我國農業向草地農業的轉變,事關百姓的飲食結構的變化,優質、充足的牧草的供應,直接關係到百姓餐桌上優質蛋奶的供應。根據草業聯盟的實施方案,聯盟還將探索糧草輪作的耕作系統、草畜一體化循環有機生產模式以及牧草、飼用作物的高效利用與動物轉化等多種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