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老村新區》畢節大劇院上演

三農 農業 娛樂 畢節試驗區網 畢節試驗區網 2017-08-03
話劇《老村新區》畢節大劇院上演

演出現場

7月31日晚,由金海湖新區打造的話劇《老村新區》在畢節大劇院進行首演,一個老村裡,上演了一場老意識和新觀念的“戰爭”。

該劇以金海湖新區裡的一個老村作為故事發生地,講訴了金海湖新區建設初期,為脫貧致富開始招商引資,事業有成的楊桂香受此吸引,帶著兒子回到了闊別20餘年的家鄉百果村,並與20年前的情人、現為村主任的羅滿倉相遇。

在建廠投資的過程中,楊桂香的兒子與羅滿倉的女兒相愛,楊桂香與羅滿倉也開始了另一段“糾纏”。但由於傳統的生產模式與現代企業管理存在著差距、老愛情觀與新愛情觀的碰撞、當地的老百姓與企業產生矛盾衝突,楊桂香與羅滿倉之間的愛情也一波三折。

劇情的結尾,楊桂香建設的工廠成功落地,與羅滿倉的愛情也得到了孩子們的祝福。

據悉,該劇把黔西北農村建設中脫貧致富作為主題,透過當地農民對物質利益和精神追求,展現新的人際關係,新的生產方式,新土地觀念的改變,凸顯了當地農民的真實內心矛盾。

舞臺上那個鬱鬱蔥蔥的銀杏樹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編劇冬雨說,古樹不光是背景,在下鄉採風的過程中,他一直在尋找老村與新區的“矛盾”,也一直沒有明白兩者的矛盾究竟在何處,看到有著1700餘年的銀杏古樹時,才恍然大悟。

老樹滄桑古老,是老村歷史的見證者,是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代表,而古樹下面老百姓正悄然改變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新區的縮影,兩者之間形成的“矛盾”正是他所尋找的。

而新老觀念的碰撞在主演譚紫薇身上也有所體現。

今年19歲的譚紫薇飾演劇中46歲的楊桂香,不同時代、不同觀念的“兩人”,因劇成了“一人”。

談起這個角色,譚紫薇表示,當初懷著一份挑戰的心態參加演出,但是由於年齡、自身閱歷和心態問題,無法演出人物身上時間帶來的歲月感和穩重感。開始排練的時候,總是被導演提出不足之處,加上自己遇到瓶頸期,總感覺演不下去了。

“每次排練都是進入角色的一個過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楊桂香個人經歷的過程,多次演出,讓我從楊桂香的身上學到了一份責任和堅持。”

譚紫薇說,加上導演的幫助,讓她認識到楊桂香是一個內心脆弱外表很要強的人物,自己也終於從前期停留於表面的表演過渡到後期自己變成了她,更多的從內心來展示這個人物。(烏蒙新報記者 蘇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