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服務村民——記臨縣雷家磧鄉喬家坪村第一書記李彥斌

三農 農民 農村 農業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4-11

□□ 記者馮凱治

喬家坪村地處臨縣雷家磧鄉南部,距縣城40公里,下轄槐樹塔、喬家坪、木家裡、呂家裡四個自然村。全村現有350戶1055人,其中黨員26人,村兩委班子成員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311人,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元,該村坡多地陡,產業結構單一,屬於典型的純農業村,多少年來一直靠天吃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部分群眾至今仍在貧困線上掙扎。2015年8月,市會計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李彥斌被組織派駐到該村任第一書記,任職以來,在喬家坪村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抓黨建、打基礎、興產業、惠民生,得到了群眾和組織的認可。2016年、2017年先後被市委、臨縣縣委評為優秀農村第一書記。

深入調查研究 找準發展思路

為了儘快進入工作角色,他堅持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發放《第一書記聯繫卡》,對村情、民情展開調研,廣泛聽取當地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探索本村發展的脫貧大計,初步掌握了該村的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多次與支部一班人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對該村脫貧攻堅進行了“頂層設計”,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抓產業、三年見成效、五年摘貧帽,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的奮鬥目標,並結合村情實際,提出了“實施精準脫貧措施,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工作思路,為喬家坪村的發展描繪出新藍圖。

發展特色產業 促進富民增收

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始終把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放在心中,經過多方的考察論證,結合當地無汙染、無公害的自然條件,積極推動發展綠色種植。2016年初,為該村爭取到縣農委無償提供的優種晉谷21號,播種面積達1000餘畝,年底喜獲豐收,每畝穀子淨收入700元,自己又設計包裝,通過微信平臺、親朋好友、單位團購等方式為貧困戶銷售小米3000餘斤,由於代銷的小米口感好,至今仍有人向他預訂購買。同時,他及時總結經驗,積極與電商平臺、加工企業商談,試點“龍頭企業+合作社 +貧 困戶”的發展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條精準扶貧新路子。

解決難點問題 贏得理解信任

喬家坪村距鄉政府9公里,是雷曲線縣級公路的必經之地,路窄彎多,路邊就是河道,到了晚上更不安全,多年來,沒有路燈是該村群眾的一塊“心病”,他看在心裡,急在心上。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狀,他多次召開會議商討方案,同村幹部外出考察,在派出單位和鄉政府的支持下,籌集資金12.5萬元,安裝鋰電太陽能路燈38盞,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每當夜晚村裡亮堂起來,看著村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心裡感到由衷的欣慰。去年汛期來臨之際,他堅守在防汛一線,同鄉村幹部逐戶排查安全隱患,車不能開就騎摩托,摩托不能走就步行,踏著泥濘的山路,及時幫助8戶貧困戶搬離危房。雨季過後,他又動員幹部群眾籌資籌勞整修田間道路11條17公里,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也拉近他和群眾的距離,每次下鄉駐村,老百姓見了都親切地說“李書記,回來啦!”。

掛職農村第一書記以來,不僅豐富了他的工作經歷和人生閱歷,開闊了視野,磨鍊了意志,更讓他深刻地體會到農村基層工作的精彩和不易。今後,他將在農村這片廣闊的“舞臺”上繼續努力,為喬家坪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揮灑青春和汗水。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