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縣:庫區脫貧攻堅“吹糠見米”

三農 時政 岳陽網 2017-04-18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甘治國 黃 怡 陳勇平)“去年經管局幹部在村裡聯點,要我到菁華果業上班,現在呢,收入也穩定,日子比以前過得好多了,黨的政策好呢!”近日,筆者在岳陽縣筻口鎮和平村看到村民方君山早早地趕到菁華果業基地剪枝、培土,他滿臉幸福的對我們說。這是該縣採取“掛圖作戰”方式,多途徑多措施指導貧困戶脫貧取得的明顯成效。

該縣縣委、政府把扶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大事來抓,縣委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全部挑擔壓責。縣委書記田文靜指出,鐵山庫區是全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要把庫區扶貧與“兩保”工作結合起來,與在核心保護區範圍內堅決實行“禁、關、拆、補”結合起來,科學統籌、協調發展。縣長曾平原親力親為,抓好脫貧攻堅的協調與調度。縣委副書記每月對扶貧工作講評,做到“一月一督查、兩月一調度、一季一講評、半年一總結”。對全縣46個貧困村(含11個市級幫扶村),調整制定15名縣委常委聯鄉鎮,35名縣級領導幹部對應35個貧困村的幫扶清單,明確每名縣級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聯繫幫扶1個貧困村,並結合實際,細化列出2017年度的計劃脫貧名單,確保每戶貧困家庭有一名幫扶幹部。全縣共安排駐村幫扶單位100個和52家企業,駐村第一支部書記47人,結對幫扶幹部1100多人,4558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四個一”(一戶一卡、一戶一干部、一戶一政策、一戶一公示牌)幫扶工作要求。幹部到基層貧困戶最需要的地方,深入農戶家庭走訪,面對面交流,幹群結對冷暖互知。同時推行“掛圖作戰”,按照縣、鄉、村三級,把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措施、職責、進度排名等層層細化分解,製成掛圖,傳導壓力。各駐村聯點黨員結合“一進二訪”、“兩學一做”等活動,與村組幹部、村民代表、貧困戶一起,就致貧原因、幫扶措施、脫貧時限等展開會診,制訂措施“拔窮根”。避免貧困戶散兵遊勇,在致富路上單行船、獨划槳。針對全縣建檔立卡的46個貧困村、43738名貧困人口,駐村聯點幹部按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政策兜底”等“七個一批”要求,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協調和督促所駐貧困村實施各種產業發展計劃和開發項目。

截至目前,岳陽縣已啟動特色產業項目、易地搬遷、金融貸款、電網改造、生態補償、扶貧助學等民生實事幫扶貧困戶項目7654個,到位幫扶資金1.95億元,1萬多人摘掉了貧困帽。在含金量最大的地方上項目,民生實事項目上一個、活一個。毛田鎮八寶村位於鐵山水庫上游,那裡“有山不長樹,有港不藏砂,有石不成料,果樹不開花”。過去貧困戶紅薯用來養豬,農產品滯銷,駐村幫扶的砂管局、殘聯,因貧施策建立紅薯加工廠。村民種植紅薯可賣5毛錢一斤,每斤還補貼3毛,進廠打工每天還賺200元工資。2016年,僅投產4個月,就為村裡帶來3萬元收益。5個貧困戶當年脫貧。這種在脫貧成果最近地方下功夫的辦法,吹糠見米,讓百姓能現實體會到好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