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大學子深入農村調研探尋新型農業機遇與挑戰

三農 農村 農民 種植業 中國江蘇網 2017-08-01

中國江蘇網7月17日揚州訊 近日,揚州大學商學院“築夢三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聚焦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三農問題”,深入揚州農村地區開展以“探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廣探農業基地,問卷調查顯機遇

這支由8名大學生組成的“築夢三農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揚州市的農產品種植基地、生態觀光園、綜合果園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了系列問卷調查,調查新型農村主體的收入情況、發展境況等,並深入瞭解農村主體的經濟發展需求。

一週的時間內,他們冒著酷暑,親自走訪了揚州周邊的鄉鎮,與農民們深入交談,在調查研究的同時,還對農民們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設性意見。在“新1161”菜籃子工程槐泗基地,隊員們發現槐泗鎮的土壤條件基本上適合種植各種蔬菜,且大棚內普遍通有“供暖”管道,配有溫度計測量棚內溫度,可根據棚內溫度自動調節,發展前景較好。

另外,揚州市政府新一輪的“菜籃子”工程,也鼓勵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創新,包括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與培育、設施蔬菜土壤連作障礙防控技術體系、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蔬菜精準化栽培技術體系、服務模式創新等。

團隊還對楊氏獼猴桃科學研究所進行了問卷調研,調查結果顯示,“楊氏獼猴桃”憑藉創新種植技術及其開發的優良品種,受到國內、國際同行的矚目及讚賞。值得一提的是,其負責人楊先生還應新西蘭、日本、意大利等國的邀請,出席國際獼猴桃科學研討會,並在知名大學講學。通過一系列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楊氏獼猴桃逐漸走出本土,走向世界。通過一系列的走訪調查,可見當代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許多可喜的機遇。

細詢農業專業戶,深入訪談知挑戰

新型農村主體在擁有許多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珠玉村的一位農產品種植專業戶在採訪中說道:“農村內部交通條件相對落後,且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易導致農產品的積壓,給我們這些種植專業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使得我們的發展受阻啊。”

在採訪過程中,蔣王都市農業觀光園的執行董事祁貴仁得知團隊來自自己的母校,向隊員們熱情地介紹道:“我本人也是揚大畢業的,攻讀碩士之後,我開始了自主創業,創立了‘貴人果園品牌’,通過技術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的引進,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非常稀缺。”

一位蔬菜種植大戶也向隊員們反映道:“現在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許多大戶過度施肥,導致土壤培育能力下降,以後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大問題啊。”

發現機遇與挑戰,提出建議促發展

結束了為期一週的實地走訪調研,實踐團隊的隊員們也結合調查結果作出了總結。同時,團隊各個成員整理了問卷及訪談記錄,並與指導老師進行了交流,提出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問題的一些建議,並且做出了心得總結:“這些農村基地本身擁有良好的種植條件、創新技術的應用,並且優良品種的開發對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他們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例如交通條件落後、銷售渠道不穩定、專業知識人才稀少、生態保護意識薄弱等,因此我們還需要仔細探討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築夢三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此次調研的目的是,通過廣探農業基地,細詢農業專業戶,仔細分析調查問卷及訪談記錄等方式,為新型農村主體的發展“出謀劃策”。團隊在調研中,獲得了大量新型農村發展的數據和經驗總結。同時,隊員們也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為此,團隊負責人李敏表示,“我們將積極諮詢指導老師,結合專業知識,提出較為詳細的緩解三農問題的方案,為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提出有力建議。”

韓蒙 於海婷 伏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