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出荒漠綠

三農 農村改革 農民 農業 中國青年網 2017-06-08

5月22日,久旱的內蒙古奈曼旗迎來了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奈曼旗副旗長沈林福的心結一下子解開了:“可算解了鄉親們的急,真是春雨貴如油啊!”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一名掛職幹部。作為基金委的定點包聯地區,奈曼旗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土地沙化、風大、缺水,生態環境脆弱,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旗,也是通遼市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嚴重的地區。

如何幫扶奈曼當地的貧困人口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儘快實現脫貧致富,時時牽動著基金委眾多專家學者的心。

哈沙圖村,奈曼旗東北面的一個小村,275戶人家中就有10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漫漫黃沙的襯托下,一個個集中連片的設施農業小區顯得特別醒目。溫室裡滿目翠綠的黃瓜已經掛滿了藤蔓。菜農張樹輝談起自己的蔬菜大棚,讚不絕口:“這個能用20年,冬天最冷時也能過關。”他告訴記者,這一棚黃瓜年產量有5萬斤,與以前種玉米每畝500元純收入相比,現在大棚的年純收入可達到三四萬元,收入翻了幾番。他說,今年村裡計劃再建100個大棚,全村脫貧有了指望。

基金委副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韓宇曾先後5次來到奈曼實地考察,他說:“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奈曼旗的傳統作物是‘吃水大戶’玉米,這顯然已不利於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必須調整種植結構,而這裡正是設施農業和節水作物的用武之地。”

然而,農業中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北緯43度以外無冬棚。為了從技術上攻克難題,擁有豐富自然科學專家資源的基金委請來農業專家為本地設計新大棚,保證了採光率、保溫效果和拱架高度,同時在奈曼旗職業中專投資230萬元開展現代農技等培訓。而今,哈沙圖村已經成為奈曼地區有名的蔬菜基地。

而在附近的土城子鄉平頂山,由於早年過度採礦水土流失,有著大面積的荒山坡地,基金委經過專家組評審後,投入資金建設萬畝大扁杏基地,栽種扁杏樹20萬棵,林下套種金銀花等節水中藥材,如今,荒山之上已經鬱鬱蔥蔥,只待盛果期,全鄉人均增收有望達到5000元以上。

從2003年至今,基金委定點幫扶奈曼已有14年曆史,總投入3520萬元,先後在當地實施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修復、教育文化提升等近50個扶貧項目。

大沁他拉鎮副鎮長趙忠豪告訴記者,有了基金委的科技幫扶之後,老百姓的環保觀念也有了轉變,以前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做法少了,“有了新技術,植物本身健康了,就不用‘打針吃藥’了。”

截至2016年底,全旗已完成脫貧3.4萬人,但目前仍有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這成了基金委副主任何鳴鴻當下十分掛心的事兒。他說:“生態環境需要修復,奈曼農民再不能‘靠天吃飯’,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產業扶貧。基金委會常抓不懈,為農民脫貧貢獻科學界的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 楊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