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構築白褲瑤同胞的“香格里拉”

三農 裡湖 民俗 農業 當代廣西 2017-06-24

2017年6月16日,我們一早就出發,在泥濘的鄉村公路上兜兜轉轉,到了裡湖瑤族鄉的王尚屯,那裡是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的一個點。

「蹲點日記」構築白褲瑤同胞的“香格里拉”

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懂甲村村民目前居住環境。 記者 邱烜 攝

南丹縣的裡湖、八圩等瑤族鄉是白褲瑤同胞聚居的地方,這些村屯山多地少,自然條件差。為了讓群眾脫貧,2016年,南丹縣委縣政府創新工作模式,實施了異地扶貧搬遷工程,決定通過 “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投資約13.7億元,在八圩瑤寨、八圩社區、裡湖王尚等三個集中安置片區建設新的瑤寨,將分散在各地居住的貧困村民集中在一起安置。

剛開始進行資格審查的時候,很多人都申請了。但後來,又有很多人因為不願遠離故土而放棄了搬遷資格。南丹縣委縣政府經過反覆研究,認為要貧困戶搬出來,關鍵還是要解決他們後續的就業問題。

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毗鄰貴州的小七孔風景區,白褲瑤有紡紗、織布、打陀螺、吹牛角、打銅鼓等獨特的民風習俗。為了確保易地搬遷的白褲瑤群眾搬得出、住得下、能發展,南丹縣委縣政府決定將“千家瑤寨·萬戶瑤鄉”建成一個集旅遊、生態移民、休閒觀光農業、養生產業、文化產業、手工業、商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產業、電商產業等多產業融合協調發展的項目。

「蹲點日記」構築白褲瑤同胞的“香格里拉”

正在建設中的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裡湖片區現狀。 記者 邱烜 攝

為了趕工期,從2017年初開始,南丹縣組織了近200人的工作隊進村入戶,一邊做徵地拆遷工作,一邊動員貧困群眾申請搬遷。為了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5月30日,縣委縣政府還特地組織了王尚屯的20個貧困群眾代表到貴州省的千戶苗寨景區進行考察,努力了3個月後,終於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如今,徵地工作已經結束,建設施工工作即將開始。

中共南丹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裡湖片區工作隊隊長盧文華告訴記者:“旅遊扶貧是南丹縣扶貧的主要項目,‘千家瑤寨·萬戶瑤鄉’目的是創建以民俗文化旅遊為主題的5A級景區。貴州的旅遊側重山水文化,我們南丹打造的是民俗文化。現在,縣裡已經成立了廣西夢之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到時將南丹歌婭思谷景區和‘千家瑤寨·萬戶瑤鄉’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再修一條從裡湖到小七孔風景區的12公里的二級路,把小七孔的遊客吸引過來,吃一餐不用空調的晚餐,住一晚不用空調的賓館,看一眼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表演。這樣,旅遊經濟就帶動起來了。”

「蹲點日記」構築白褲瑤同胞的“香格里拉”

中共南丹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裡湖片區工作隊隊長盧文華介紹項目進展情況。 記者 邱烜 攝

“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可謂南丹白褲瑤將來安居樂業的“香格里拉”。而為了構築這個“香格里拉”,南丹全縣上下眾志成城。6月16日,記者在南丹縣裡湖瑤族鄉黨委政府的辦公樓一樓,看到一塊“脫貧攻堅倒計時”牌,上面寫著一行字:“距離2017年10月31日僅有139天。”

10月31日,是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交鑰匙的日子。

“其實,自治區給南丹縣的移民搬遷指標只有4598人,但是裡湖和八圩等白褲瑤同胞聚居區,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為了能讓更多的白褲瑤同胞從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搬出來,我們又追加了1350人。”中共南丹縣委書記韋永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南丹的財政也很困難,但是為了今年能夠全縣脫貧,我們勒緊褲腰,鉚足幹勁,背水一戰,一定要打贏脫貧攻堅戰。”(記者 邱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