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農科院智慧農機架起現代農業“鐵”脊樑

三農 農村 種植業 農民 咸寧新聞網 2017-04-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古以來,工具的重要性被廣泛認知。在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農業工具成為農民勞作時不可缺少的“夥伴”。毛澤東曾強調“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已經進入機械化時代。高科技的農業機械大大解放了農民的雙手,改變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也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解放了農業生產力。

在茶葉之鄉、苧麻之鄉的咸寧,市農業科學院立足當地特色,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在省市州農科院中首開先河設立農機研究所,為促進全市農業發展戰略和農機發展目標的實現,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市農科院農機研究所科研基地的加工車間內,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農機設備,這些都是農機專家們近些年的科研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以自動高效脫麻機為代表的苧麻機械化設備。

“在市場經濟和家庭承包經營的大背景下,機械技術代替手工勞動,是實現現代農業資源優化配置,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市農科院農機所所長蔡克桐說,咸寧是“苧麻之鄉”,這裡的苧麻產量曾佔據全國市場50%以上。可是千百年來,苧麻加工全部依賴手工操作,不僅效率低、成本高,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為更好的服務百姓、服務產業,從2003年起,農機所就把苧麻收穫加工機械化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與華中農業大學、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等科研單位、企業合作,產學研推結合,為苧麻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2005年,成功研製出寧牌6TM20型兩用脫麻機,是當時全國唯一被列入國家支持推廣目錄的麻機產品。

十多年來,市農科院農機研究所按照“從簡易脫麻機到自動高效脫麻機到苧麻聯合收穫”三步走的思路,從分析現有機械化技術和苧麻莖稈機械物理特性入手,在麻類收穫加工機械的研究方面取得專利授權8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16篇,設計圖紙8套。研製出反拉式、直喂式和橫喂式多種實體樣機,開發出2個產品並大量推廣應用,成果豐富,其中三項成果已獲市科技進步獎,創建了完整的收穫加工機械化技術體系,解決了制約苧麻產業發展的機械化收穫加工技術難題。如今,面對苧麻市場萎縮的現狀,該所轉變發展思路,把苧麻脫麻機的思路應用於劍麻上,經過2至3年規劃設計、實施、試驗改進等,完成對6JM20型劍麻纖維提取機的成果鑑定及登記工作,發表相關論文4篇。

曾幾何時,咸寧的田間地頭鮮少見到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的“身影”。一方面是因為咸寧是丘陵地區,在北方常用的大型農用機械在這裡有些“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也與農民對於農機的認識度不高,不懂如何購置、選擇、保養、維護有關。這為我市的農機研究、引進和推廣設立了一道道門檻,也對我市的農機工作者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購機補貼政策方面享有哪些優惠?水稻收割機械應當如何進行選型使用……”抱著這樣的疑問,來自崇陽縣路口鎮的種糧大戶王崇琅找到蔡克桐。類似這樣的來訪或來電,蔡克桐時常都會接到,在給予耐心解答的同時,他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在做好科研的同時,還應自覺開展農機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等服務三農和地方經濟的社會化服務,正確處理社會化服務和農機科技創新的關係。”蔡克桐說。為此,市農科院農機所一手抓研究,一手抓推廣。如今,稻田地頭“鐵牛”奔騰,茶園林間農機歡歌。2015年,市農科院組織召開了農機發展研討會,與院校、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聘請所外專業技術人員加入農機團隊,擴充中堅力量,並深入工廠、農村實地學習,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為湖北金福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殺蟲燈、增氧器進行農機推廣鑑定提供了電話諮詢、當面培訓、範例參考、中介等系列服務;為湖北華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組建研發團隊申報項目提供諮詢;幫助種糧大戶饒旺珍改進服務,管理機耕機收500多畝……僅2015年,農機為合作社(農戶)排憂解難30餘項,既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也促進了農機在我市的推廣運用。

作為咸寧當地農業科研單位,市農科院農機研究所緊緊圍繞咸寧市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資源開發利用等相關重大科技問題,緊跟時代步伐,為我市農業重大工程、重大專項、農業產業化等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去年,農機研究所僅專利申報就達14項之多。

隨著咸寧茶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市茶園面積逐年擴張,茶園管理成本亦隨之增長,引進適宜當地種植的茶園管理機械,顯得尤為迫切。為此,蔡克桐率領團隊啟動了茶園生產全程機械化研究工作,並選定了茶葉機械作為農機所下一階段工作中心,著重開展了茶園多功能管理機研究與示範項目,同時申報磚茶切茶器專利和實物製作、試驗、改進工作,為咸寧百億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填補急需裝備空白。

今後,農機所還將立足本地特色,以“四鄉六業”區域特色農業的生產加工機械化為主攻方向,開展糧(稻)、林(竹)、茶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研究試驗、示範推廣。重點提升茶園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同時加強農機創新團隊建設,朝著創建“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的地市級農機所這一發展戰略目標努力,實現從農業機械向智慧農機的跨越。(香城都市報記者 陳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