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農民 吳忠發佈 2017-06-14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隊員們日常相處非常融洽。

吳忠日報(記者 馬宏萍

一年從春到冬,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裡總是生機勃勃。不光是因為這裡有幾十棚現代設施農業,更是因為這裡有一支青年專家突擊隊,隊員是10名平均年齡30歲的青年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日日穿梭於基地的各個設施溫棚,年輕而充滿活力的身影,成了園區最鮮亮的色彩。今年5月,他們榮獲吳忠市“五四青年”稱號。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技術員黃靈丹給園區領導和其他同事講解溫棚苦瓜的技術要領。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採用LED補光燈技術,延長溫棚蔬菜生長期,提高產量。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溫棚採用橫向輕簡式栽培,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成本。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自發研製的軌道移動工作臺在鋪了地布的溫棚裡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以科技興園、產業強園、生態立園、開放活園為宗旨,以發展區域現代農業為目標,以科技創新與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示範帶動為重點,先後同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寧夏大學、寧夏農科院等1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與以色列、荷蘭、澳大利亞、法國等外國專家學者開展技術交流。近兩年,有20多個省區市350批7000多人次到園區基地進行觀摩學習,青年專家突擊隊的8名女技術員、2名男技術員就是園區基地的“新聞發言人”,從技術演示到成果介紹,他們個個如數家珍,很好地向外界展示了園區現代農業發展成就。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隊員們經常一起欣賞研究成果。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負責蔬菜栽培的田興武(右一)再給新來的同事講椰糠栽培技術要領。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青年突擊隊隊員在聽樂世倫師傅講火龍果管理技術。

年專家突擊隊裡碩士研究生7人,共產黨員8人。隊員們憑藉著對現代農業科技的熱愛,在堅持做好新技術試驗的同時,還要堅持做給農民看、指導農民幹、激發農民賺。他們按照“專家大院加基地帶農戶”的產業模式,和農民一起勞作,手把手指導農民掌握新技術,使一大批設施農業新成果應用於田間地頭。他們的努力和汗水,換來了豐收回報。設施農業基地集成研發的新型大跨度無焊接組裝式無立柱日光溫室,被稱為世界上最節能的日光溫室;研發建造的組裝式大拱棚,提高了機械作業能力,實現了週年生產;新型溫室和大拱棚先後在甘肅,內蒙古等9個省區和區內平羅、永寧、青銅峽、彭陽等12個縣(市、區)得到推廣應用;生態二氧化碳增施追肥畝增產20-30%;東西橫向輕簡栽培減輕勞動強度30%;管道立體無土栽培使種植面積擴大3-4倍、節水50%,畝產值10-20萬元;長季節栽培番茄實現週年生產,每平方米產量30公斤以上,畝產值達到12萬元;塑料大拱棚三茬連作的菠菜、西瓜、辣椒實現畝均萬元淨收入;示範種植的彩色甜椒、多彩小番茄、乳瓜等優良品種在寧夏部分縣(市、區)大面積推廣。

“因為吃住都在一起,我覺得我們是同事更是一家人。”隊員馬麗說。年輕的專家們,在一起的多數時間都是比業務、比特長、比服務、比貢獻,“比學趕幫超”在基地的專家大院蔚然成風。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無土立體栽培多種葉菜成果喜人。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椰糠盆栽西紅柿,一個棚的產量可達6萬斤,實現收入20萬元。

用火熱青春建設綠色孫家灘――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施農業基地“青年專家突擊隊”

園區種植的嫁接長茄子。據介紹,一個1.5畝的大棚,長茄子收穫兩茬可達6萬多斤,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農業試驗工作是辛苦而煩瑣的,卻又是不容許有半點差錯的。10位年輕人在平凡而繁重的工作中任勞任怨,他們中有的有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為了工作,一次次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時光。有的隊員為了不影響試驗工作,結婚都只請一天假。有的女隊員產假未滿就投入到辛勞的工作當中。而幾乎每個人都多次放棄過各種節假日休息,只因為放心不下那一株株幼苗,一棚棚果蔬。他們說:“看到一項又項新技術試驗成功,一個又一個農業新品種豐收,心裡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表述的,即使放棄再多,都覺得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