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段璀璨的歷史這話沒錯,風流人物也在三國之中頻現,但在正史當中有兩個人尤為值得關注。這兩位就是在《三國志》中單獨列傳的諸葛亮和陸遜,諸葛亮被單獨列傳相信都毫疑問,但為什麼陸遜也被單獨列傳了呢?那是因為陸遜實在是太出色了。而陸遜的一生充滿了亮點,但在亮點的背後,其實隱藏的卻是屬於東吳的悲哀。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三國東吳神將陸遜

東吳原本就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國家,三國之中只有東吳名不正言不順,這也是為什麼歷史對孫權頗有偏見的原因。然而這並不能否認陸遜的存在,陸遜生前的兩次戰役使得他足以冠上“神將”的稱號。公元221年,孫權下令襲取荊州,並且處死了關羽。這種不顧盟約的行為自然受到了蜀漢方面的譴責,隨著蜀漢率傾國之兵攻打荊州。就在存亡危急只刻東吳又傳來了呂蒙逝世的消息,這一下群龍無首,那麼由誰來迎戰呢?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三國東吳神將陸遜

呂蒙生前曾舉薦過兩位繼承人,一個是陸遜,另一個則是朱然;那麼先來看看呂蒙對兩位的評價。

陸遜:“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朱然: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蒙卒,權假然節,鎮江陵。

可見一個是才堪負重,一個是膽守有餘,自然在呂蒙心中陸遜有著更傑出的能力。而在正史記載之中,陸遜的功績也遠在朱然之上。但為什麼在最後時刻呂蒙卻只是提了朱然接任卻沒有說陸遜呢?實際上這和呂蒙的心理有關。原本呂蒙的地位就不高,出任都督也是因為得到了魯肅的舉薦。而且呂蒙生前的執念就是奪取荊州,如今荊州已得,所以呂蒙考慮的是如何守衛江東。陸遜的能力在於攻城略地,朱然則是守護有餘,自然朱然成為了呂蒙心中的不二人選。

但孫權是個富有野心的君主,他放眼的也是整個天下而不是僅僅江東。因此呂蒙只是賜予朱然假節,並沒有啟用朱然。孫權重視陸遜有著兩方面的原因: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朱然雕像

第一是因為朱然和孫權其實是老同學,《三國志》中記載:“然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事,以然為餘姚長,時年十九。”,正是因為孫權對朱然的瞭解,他自然明白朱然的不足之處。況且此次關羽的死正是朱然和潘璋所為,三國志中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所以此次如果派朱然為主將,必然會遭遇瘋狂報復,這是助長敵人威風之舉。

第二是因為孫權有意提拔陸遜,陸家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素來與孫家有怨。根據《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提到:“袁術與康有隙,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康就是陸遜的祖父陸康,陸康正是因為孫策的進攻而身亡的。所以兩家的仇恨一直都在,為了能夠緩解和本土士族的矛盾,孫權便決定重用陸遜。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火燒連營的場景

陸遜登場之後並沒有讓孫權失望,先後送了東吳兩場勝利,並且分別教了魏蜀兩家做人。夷陵之戰中陸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送給了劉備稱王以來的首場打敗,也是亡命之戰。此次傷亡可謂是慘烈,在《傅書》中記載:“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陸遜石亭之戰大敗曹休

夷陵之戰六年後,曹魏發動了石亭之戰,這次陸遜再次立功。《資治通鑑》記載:“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並進,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連續的兩場大勝,無疑是奠定了陸遜東吳基石的地位,如此神將怎麼會不令人歎服。原本這應該是一個孫權伯樂相中陸遜千里馬的故事,然而事情卻因為陸遜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晚年時期的孫權

正如前文說到,雖然陸遜屢有功勞,但卻並沒有消除孫權心中的疙瘩。孫權自從出任江東之主以來,就有著一個極大的疑難雜症等著他處理——那就是和本土世家大族的關係。在我們印象之中,孫權似乎是一個守成之主,毫無進取心。其實並非如此,孫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孫權雖為江東主人,但江東士族卻不希望孫權奪取天下,這一點從赤壁大戰就能看出來。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

《三國志》中說到,當時曹操南下,東吳諸臣都是建議孫權和議稱臣。這便是孫權之難,如不是周瑜等人主戰,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東吳了。所以孫權對世家大族是又愛又恨,想要剪除但又不不依靠世家大族。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陸遜屢遭猜忌的原因了,原本孫權就忌憚士族崛起,而且陸遜還偏偏是個儒將,滿口儒學之道。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晚年時期的孫權

陸遜的主張一直都是偏向儒治的,他曾上書說到:“施德緩刑,寬賦息條。”這其實就是在批判孫權用人重才卻不重德,對此孫權也直接回復:“夫法令之設,欲以遏惡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罰以威小人乎?”。意思是說我嚴刑峻法威懾犯罪有錯嗎?而且孫權對此還是極其不滿,曾對諸葛瑾說:“伯言長於計較,恐此一事小短也。”可見孫權用陸遜是無奈之舉,實際上兩人早就有著相反的觀點。

至於說東吳之後的立儲之爭不過是一場權力的遊戲,在太子孫登死後,孫權故意偏愛向自己的孫霸也是有意為之。看似是想要廢孫和,實際上也有著孫權想要分化朝臣的目的。然而他玩的實在過火,導致東吳元氣大傷。而在這一次爭鬥中的犧牲品自然就是陸遜了,矛盾的爆發正是點燃了孫權和陸遜之間的導火索。

三國神將隕落的悲哀,未死於疆場卻死於東吳權力的遊戲

神將隕落,君臣之誼成為了笑話

在立儲之爭上,陸遜曾上書直言孫權:“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除此之外,陸遜還屢次提出想要面聖。這徹底的激發了孫權心中的怒火,在孫權眼裡這是對皇權的挑釁,更是一種威脅的手段。對此孫權屢次遣人責罵陸遜,陸遜不堪其辱,最終憂憤而死。沒想到一代神將功高蓋世,沒能死在戰場馬革裹屍,卻死在了東吳的權力遊戲之下。

其實這背後不難看出東吳的隱疾,自從江東納入孫家口袋以來,先後因為士族導致的矛盾不少。孫策也是因為暴力對待士族而導致身死,所以孫權面對這樣的隱疾十分謹慎。然而孫權並沒有堅持到最後,或許是他也感覺到了疲憊。孫權稱帝之後和士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浮現,不滿情緒也日漸增升。所以陸遜的死只是這一場政治遊戲下的縮影而已,實際上東吳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孫家的強行佔取和孫家的地位門第低下。回頭看不知是孫權的悲哀,還是東吳的悲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