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啊,遇事沉得住氣,捨得彎腰,適當的抬頭,方可為大事者

三國 司馬遷 東晉 韓信 司馬懿 謝安 諸葛亮 荀子 張自忠 一日一文品味見高下 2019-06-10

沉得住氣

這人啊,遇事沉得住氣,捨得彎腰,適當的抬頭,方可為大事者

荀子說過:“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在這個充滿利益誘惑的現實生活中,要做到沉得住氣,談何容易。

沉得住氣,是需要歲月的沉澱,吃過虧之後的歷練。

東晉淝水之戰的名將謝安,當他正與朋友下棋時,得知侄兒謝玄力克敵人,獲得勝利,但他不形於色,依然冷靜下棋。

沉得住氣,是一種忍辱的智慧。

英烈千秋的張自忠,受命與敵人周旋,卻被誤認為賣國賊,但他沉得住氣,最後終能完成使命,留芳千古。

三國時代,諸葛亮以空城計騙得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也都是沉得住氣。有智謀的人,越是緊急危難的時候,越是冷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事半功倍。

沉得住氣是睿智的表現,是理智的沉澱,是成熟的標誌。

這人啊,遇事沉得住氣,捨得彎腰,適當的抬頭,方可為大事者

彎得下腰

彎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調謙卑,海納百川,能屈能伸。

“小不忍則亂大謀”,在逆境的時候彎一下腰並不代表我們的妥協,韜光養晦,忍一時是為了日後更有能力去還擊。

韓信曾忍胯下之屈,成就了大漢四百年基業;司馬遷選擇彎腰,書寫出流傳青史的絕唱……

翠竹因彎腰而堅忍不拔,稻穗因彎腰而豐稔厚重。彎的下腰是一種姿態,是一種內心的自信,更是一種有長遠見識的謀略。

抬得起頭

抬得起頭是說人物論處在好的或者不好的境地時,都應該昂頭挺胸,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少年壯志不言愁,是青春的自信;縱死猶聞俠骨香,是壯士的自信,然而,抬得起頭,不是盛氣凌人,也不是傲視一切,而是謙遜待人,平等處事。

抬得起頭,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而是正視自我,見賢思齊;不是因己之拙,嫉人之能,而是自知之明,後發趕超。抬得起頭,就是要正大為先,誠懇為貴,通達為懷。

人生三品,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遇事沉著會讓你冷靜的思考從中獲取最有效的解決途徑;在遭受一時之辱時不暴怒,稍微放低一下姿態,是為了厚積薄發,日後贏得更偉大;不管順境逆境,始終要抬頭挺胸,它時刻提醒你,要自信,要牢牢戴著頭頂的王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