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數人沒讀懂

儒家 孔子 易中天 國學 老子 廣漠長風 2018-12-06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就是從春秋晚期到秦漢之前這三百年間我們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由於他們後來被分為儒、墨、道、法、名、雜、農、陰陽、縱橫、小說十家,因此又叫九流十家,也叫諸子百家。

諸家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墨、道、法。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則是孔子、墨子、老子、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他們的名字在全球華人地區家喻戶曉。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數人沒讀懂

而古老的諸子百家智慧,對現代中國人有何啟示?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哪些幫助?今天,看中庸與自強的做人智慧:

孔子說:“中庸”

儒家講德。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那麼,什麼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第一句話好理解。 孔子有句名言,叫“過猶不及”。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過頭了,等於沒做到,弄不好還會更糟糕。怎樣才對?不缺位,不越位,不過頭,不掉隊。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

高明的做人是“執兩用中”

就說做人。做人很難。一個人,質樸是好的,真誠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點修養都沒有,就會粗鄙、粗俗、粗魯。這在孔子那裡,就叫“質勝文則野”。相反,如果太講修飾,過於文雅,便難免裝腔作勢,顯得虛偽。這在孔子那裡,就叫“文勝質則史”。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數人沒讀懂

那又如何是好?文質彬彬。彬彬,就是文質兼備,一家一半,配合適宜。這條原則不但適用於文雅與質樸,也適用於文與武、剛與柔,以及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因此孔子說——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這就是“中”。

“以德報怨”是句訛傳

再說“庸”。有一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子反問:何以報德?也就是說,你拿恩德回報了仇怨,請問,又拿什麼去回報恩德?當然,你也可以“以德報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報,公平嗎?不公平。

當然,以德報怨和以德報德,未必矛盾。因為一個人的恩德,並不見得都回報了仇怨。問題在於,這樣一種道德高標卻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調了。唱高調的結果,是隻能造就偽君子。 但,以德報怨做不到,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因為以怨報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惡性循環,沒完沒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孔子說了八個字——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麼回報,也能夠怎麼回報,那就怎麼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以德報怨,也可能是以怨報怨,還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乾脆不報。至於是哪一種,全看應不應該,能不能夠。 這就大家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庸,就是不唱高調。於是我們要問,以德報怨,是誰的主張?

老子唱反調

老子。那麼,老子是唱高調嗎?不,反調。的確,老子也是不唱高調的。他的主張,是水往低處流,人也往低處躲。這又豈能是高調?卻又恰恰是反調。

這種反調,《老子》一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都說弱肉強食,他說弱者生存;都說應該陽剛,他說不如陰柔;都說男尊女卑,他說女人更有優勢;都說與時俱進,他說最好退回原始。總之,無論什麼話,都是反著的。

正話反著說,在老子那裡就叫“正言若反”。因為反話看似有悖常理,卻其實順乎天道,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

因此,上德不德,大義無義,多情無情。這些都是反調。

但,唱反調是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講以怨報怨(這是正調),也不能講以怨報德(不是正道),只能講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報的是怨,得的是德。

這就是天道。可惜天道遠,人道近,因此孔子要講以直報怨。可見孔子說中庸,是因為講人道;老子唱反調,是因為講天道。那麼,有沒有天道和人道都講的呢?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數人沒讀懂

天道與人性

荀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第三位大師。作為戰國晚期的思想家,他很希望做一次總結性發言。荀子要回答什麼問題?天道與人性。這恰恰是孔子不講的。子貢就說,從沒聽老師提過這兩個話題。其實準確地說,孔子是講天命不講天道,懂人心不講人性。為什麼不講?值得琢磨。

先看什麼是天命。

天命,包括天和命。命,有兩種。一是性命,二是命運。前者表現為生與死,後者表現為貧與富、貴與賤、窮與達。貧富,指有錢沒錢;貴賤,指地位高低;窮達,指有路沒路。大道康莊就叫達,走投無路就叫窮。 那麼,命由誰定? 生死、貧富、貴賤、窮達,都看天意,這就叫“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既然如此,那就聽天由命。因此,孔子雖然講天命,卻只關心命,不關心天。 不關心天,當然也不講天道。

問題是你不講,人家講。老子講,莊子也講,還講得頭頭是道。這就讓儒家在爭鳴中落了下風。

事實上,只講是什麼,不講為什麼,並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到戰國晚期,荀子就代表儒家來講天道。

君子有恆定的價值觀

荀子講天道,跟道家一樣嗎?有異有同。相同之處,在於都是“以天道說人道”;不同之處,則在於對天道的理解。道家的理解,是“天道無為”;荀子的理解,則是“天道自為”。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裡面的意思非常清楚: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並不以社會的集體意志或某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荀子說,天,不會因為人們害怕寒冷,就沒有冬季;地,也不會因為人們害怕遙遠,就不再廣闊。那麼,一個君子,難道會因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動了嗎?當然也不會。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數人沒讀懂

由此,荀子得出結論——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

道,就是規律;數,就是法則;體,就是標準。也就是說,天有恆定的規律,地有恆定的法則,君子有恆定的價值觀,也有恆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天、地、人,都自為。對!是自為,不是無為。這就既接過了道家的思想武器,又與道家劃清了界線。那麼,君子的常體又是什麼?自強。

荀子說,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就在於君子“敬其在己者”,小人“慕其在天者”。

也就是說,君子最看重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他尊重自己的不懈努力,從來就不憑空指望自然界的恩賜,這才能天天向上。整天盼著天上掉餡餅,那是小人的想法。也許,這就是荀子的生存之道: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奮發圖強;與其聽天由命,不如自力更生。這當然很勵志。

於是,它在後來便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沒錯,天自為,則人自為;天行健,則人自強。這就是荀子思想的邏輯結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