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質量管理標準 神鋼“造假”再次抹黑日本製造

日本汽車 三菱 經濟 美國 中國質量萬里行 中國質量萬里行 2017-11-03

(文/梅嶺)2015年的春節,45萬國人在日本消費了近60億元人民幣。“搶馬桶蓋”的新聞在網上一度被熱炒的厲害。

近些年,中國消費者對於日本製造的刻板印象是以高品質、安全安心著稱,特別是早年間的電子產品等。最近幾年,日本企業接二連三的造假事件,這也讓消費者不得不重新理性的看待日本製造的現狀。

違反質量管理標準 神鋼“造假”再次抹黑日本製造

近日,“數據造假”醜聞讓日本神戶制鋼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據此前相關報道,日本神戶制鋼所10月8日承認,從去年9月至今年8月,其位於日本栃木縣、三重縣和山口縣的所有鋁製品業務工廠都存在篡改數據的行為,而位於奈川縣的子公司生產銅製品的工廠也有同樣的問題。調查中發現,部分產品在出廠前發現某些方面不達標,但是在產品檢查證書中卻修改了強度和尺寸等數據。

10月20日晚,深陷造假醜聞的神戶制鋼所召開新聞發佈會,承認公司在近期的自查過程中,發現了新的違規行為。集團下屬的多家子公司、一線工廠都存在篡改、瞞報、捏造質檢數據的情況。其中,從事金屬厚板加工產品的子公司篡改包括厚度在內的產品出廠數據,並將不達標的產品提供給了客戶。

受神戶制鋼數據造假波及,日前全球汽車製造商、飛機公司和其他製造商均受拖累並正在抓緊找出各自產品中潛在的危害。

 “涉事制銅廠”違反質量管理標準

令業界緊張的是,神戶制鋼的客戶名單遍及日本國內多達200家企業,其中不乏豐田、本田、日產、鈴木、馬自達、斯巴魯等汽車巨頭。此外,三菱重工研發的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東海鐵道的部分新幹線列車等航空、高鐵項目受到牽連,而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株式會社、斯巴魯等企業的國防用品也受到波及。不排除這些公司產品的大規模召回可能。

不久之前,豐田等四家日本汽車製造商集體發佈對外聲明稱,神戶制鋼有限公司供應的鋁部件沒有安全問題,並希望可以藉此消除消費者對於產品質量損壞他們汽車的擔憂。

同樣擔憂的還有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原因是由神戶制鋼生產、涉嫌性能數據造假的鋁製品被用來製造“三菱支線噴氣式客機”(MRJ)。

近來,日本國土交通省也著手進入調查。目前,神戶制鋼公司不僅正在審查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可能存在的數據偽造事件,而且已經開始對其包括在海外的所有單位進行外部調查。

據新華社路透社消息,神戶制鋼副社長梅原尚人10月20日證實,下屬一家制銅廠違反了由日本經濟產業省設定的法定質量管理行業標準。目前,有兩家質量認證機構正在調查這家工廠是否符合國際質量控制標準,並可能取消或暫停它的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數據造假”除了給日本本土企業帶來的影響之外,同樣波及歐美國家。這無疑讓日本製造再次蒙上一層陰影。

10月16日,美國司法部已著手調查神戶制鋼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使用情況,要求神戶制鋼美國分公司提交相關產品資料。18日,歐洲聯盟航空安全局建議相關企業暫停使用這家企業的產品。

《紐約時報》對此次事件評論,“這樁醜聞在日本和其他地區發酵,給該國精密製造業的聲譽蒙上了一層新的陰影,精密製造業是日本的一個主要經濟支柱。”

神戶制鋼承認,篡改數據醜聞已令這家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流失客戶。截至目前,已經確定篡改數據的問題產品共計13種,受影響企業已從約200家上升至約500家。除日本企業之外,通用汽車、特斯拉、戴姆勒、標緻雪鐵龍、波音、空客以及通用電氣等國際知名企業,都採購和使用了神戶制鋼的問題產品。

  “百年企業”緣何數據造假?

作為日本本土的鋁、銅產品“百年老店”,神戶制鋼是日本國內僅次於新日鐵住金、JFE鋼鐵公司的第三大鋼鐵製造商,也是日本國內頂級的鋁產品和銅產品供應商。日本神戶制鋼公司成立於1905年,從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設有總部,在遼寧鞍山、蘇州和天津設有汽車鋼板和鋁部件等公司。“汽車閥門彈簧用線材”是神鋼集團的獨家產品,它在該領域佔據了世界上50%的市場份額,也就意味著世界2輛車中有1輛使用神鋼集團的線材。

傳統業務的利潤下滑迫使神戶制鋼不得不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鋁製品被視作實現增長的新領域。隨著汽車行業對於車身輕量化和高燃油效率的追求,鋁製品部件不斷被車企採用。

根據神戶制鋼的2017財年報告顯示,其傳統的三大支柱業務為鋼鐵、工程機械和電力,但這些業務近年來日益低迷。神戶制鋼官網數據顯示,該公司從2014年到2016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8868億日元、18228億日元和16958億日元,逐年降低。營業利潤方面,從2014年到2016年分別為1194億日元、684億日元和97億日元。其中2016年度,鋼鐵和工程機械產業造成了191億日元的虧損。

事實證明,神戶制鋼業務重點的轉移很快見效。在剛過去的2017財年一季度,神戶制鋼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6%至4350億日元;營業利潤環比和同比分別激增118.0%和138.6%至303億日元;淨利潤由2016財年一季度的虧損20億日元轉為盈利250億日元,環比增長86.6%。

根據神戶制鋼的計劃,到2020財年將銅、鋁的稅前利潤提升至200億日元,到2025財年,將鋁業務的稅前利潤將進一步提高至300億日元。有分析認為,正是激進的盈利計劃為神戶制鋼的造假埋下了隱患。Q

專家分析認為,神戶制鋼所以採用數據造假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減少開支、降低成本,以維護企業的利潤需要。因為,在市場競爭加劇、利潤空間大大縮小的情況下,包括神戶制鋼在內的企業,都面臨著嚴重的盈利壓力,面臨著成本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利潤直線下降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景,神戶制鋼沒有從挖掘潛力入手,從減少一些不必概括開支入手,也沒有產生漲價動力,而是試圖通過數據造假來維持企業的利潤。更為嚴重的是,神戶的數據造假行為,已經不是首次,此前已經發生過,只是沒有引起日本有關方面的重視與關注,也沒有引起下游企業的重視,以至於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

日本製造業接二連三的爆出醜聞,反映了日本製造業目前遭遇轉型期的尷尬和試圖“再崛起”的無奈。在夾縫中,曾經風光無限的日本品牌急於求成或掩蓋下滑業績,這是導致日本製造業近年來醜聞不斷的根源。

  “造假”再次給日本製造抹黑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指出:“此次事件再次對日本社會的誠信基礎提出質疑,更是此前各類社會性造假事件產生負面效應的集中爆發。實際上,近年來“造假”一詞就與日本企業之間建立起難以分割的關聯性。”

在汽車業內,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造假行為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日本高田公司生產的“死亡氣囊”因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的問題,近十年來已經在全球造成近200人傷亡的惡果。相似的是,高田的客戶除了日本整車企業,還有寶馬、奔馳等全球19家整車企業,這導致這些企業被迫召回車輛達到1.2萬輛。受此影響,高田公司面臨鉅額罰款和賠償而最終走向破產。

除了供應商,日本整車企業也造假頻出。三菱汽車2016年被爆出油耗測試造假,其62萬輛汽車油耗數據高於實際水平,其造假行為甚至可以追溯至1991年。這一事件引發三菱市值縮水一半,社長引咎辭職,其股份也被日產公司抄底收購。而鈴木也同樣存在修改燃效數據的行為,該公司承認從2010年起違反日本國家規定私自修改燃效檢測效率,旗下14款車型共計210萬輛車存在造假。

伴隨著“神鋼危機”事件,近來日產汽車也被曝出“質檢造假事件”。10月19日,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就無證人員進行新車質檢一事道歉,並承認“20多年前就形成了慣例”。從10月19日開始,捲入質檢造假的6家工廠全部停止向日本本土市場出貨,並進行檢查,預計檢查會持續兩週。

據悉,早就10月初,日產就發現其位於日本的生產工廠在最終質檢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錯誤。日產方面表示,一家專門負責調查車輛檢查失誤的第三方機構發現,在一些日產的生產工廠中,他們會將最終需要檢驗的車輛臨時更換檢查線,因此存在質檢員交叉檢車的情況,其中部分車輛檢查員並沒有取得公司內部的資格認定,從而導致無證人員在車輛最終的質檢報告上蓋章的問題,而通常情況下這些未經授權的質檢人員需在持證檢驗員的監督下開展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日產內部的質檢過程並不規範。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日本汽車市場上有很多人用仿刻的公章在汽車相關文件上蓋章,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祕密。

在汽車行業之外,家電行業的東芝公司被爆財務造假,建築行業的旭化成建材公司也被爆偷工減料。受此影響,日本製造業的整體形象正越來越多地受到這一系列企業造假行為的打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