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來源:動畫學術趴(babblers)

原創作者:瘋癲的A兵者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數碼寶貝》迎來20週年,20週年紀念劇場版中的太一已經22歲了,你是在幾歲與他們相遇的呢……

文/瘋癲的A兵者

《Butter-fly》的旋律再次響起的時候,你可曾想起當年放學之後,圍在電視機前無憂無慮地觀看新一集《數碼寶貝》的童年時光?

2019年3月6日,是《數碼寶貝》動畫20週年紀念日。20年前的3月6日,《數碼寶貝大冒險》的第一部劇場版短篇先行上映,隨後,TV版《數碼寶貝大冒險》於3月7日開始正式播出。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也就在3月6日,官方藉著20週年紀念日的機會,發佈了數碼寶貝系列的20週年紀念劇場版的特報預告。該劇場版動畫預計於2020年初春上映,屆時我們將有機會再一次與太一等人繼續未盡的冒險。

作為二十年前的一部經典日本動畫,《數碼寶貝》由於引進的原因在中國地區取得了超越其他地區的人氣,成為了國內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之一。

雖然當年幻想成為的被選召的孩子的我們今天都已經長大,而當年動畫的一些歌手和聲優也已離我們遠去,那個數碼寶貝世界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在中國的動畫愛好者心目中,《數碼寶貝大冒險》是一部難以忘懷的動畫作品。

不過,《數碼寶貝大冒險》的臺前幕後卻大有文章。臨時拼湊的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奉獻了一部經典動畫。但是遷就於種種壓力,其對原設的修改也埋下了動畫“四世而亡”的“禍根”,使得《數碼寶貝》這一IP成為日本動畫界“曇花一現”的典型代表,未能進入國民級常青樹行列。

始於周邊,終於周邊的《數碼寶貝》動畫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數碼暴龍”攜帶機

《數碼寶貝》雖然常常被當做“童年情懷”,但其實它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業推廣動畫。數碼暴龍是當年萬代旗下的一個跨媒體企劃,目標是推廣男性向的“戰鬥拓麻歌子”。“拓麻歌子”是當年拯救萬代於破產邊緣的電子娛樂產品,有著類似於“電子寵物”式的玩法,強調育成屬性。然而,“拓麻歌子”本身受眾群體的侷限性比較大,女性居多,而男性較少。

萬代為了拓展男性用戶,增加了“戰鬥屬性”,開始開發“數碼暴龍”攜帶機。這在日後成為了《數碼寶貝》動畫系列的源頭。《數碼寶貝》的衰落也一定程度上是攜帶機退出歷史舞臺大背景下的必然。可以說《數碼寶貝》是一部“周邊相伴始終”的動畫作品。

“數碼暴龍”攜帶機於1997年上市,在日本一度比較火熱。萬代在看到商機後,開始準備為“數碼暴龍”進行推廣。最初的《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團隊由此開始組建。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拼湊出來的團隊,形形色色的人員

萬代在1998年已經開始逐步聯繫各方,準備推出各種各樣的宣傳產品。最早聯繫的是集英社和東映動畫。萬代當初希望《少年jump》的總編輯鳥島和彥參與,不過最終鳥島和彥推薦了中鶴勝祥,而後者成為了《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的人物設計。

企劃由東映動畫、富士電視臺和讀賣廣告社共同承擔,東映動畫則通過電視企劃部部長找到東映動畫的關弘美,讓他擔任製作人。關弘美接手之後,希望能有一個有製作“大量怪獸和人類出現”動畫經驗的人擔任導演,於是就想到《仙魔大戰》製作團隊的成員——角銅博之貝澤幸男。前者成為《數碼寶貝大冒險》的導演,而後者則成為了續作的導演。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仙魔大戰

“數碼暴龍”作為跨媒體企劃,其組織是相當鬆散的。這是初期以及之後發展都一直面臨的巨大問題。

到了1998年秋天,東映開始聯繫數碼暴龍原作玩具企劃公司Wiz的渡邊健史、在V-JUMP上進行漫畫連載(即數碼寶貝粉絲中著名的《數碼寶貝:V馴獸師01》)的藪野展也,以及東映旗下的“新人”細田守

渡邊健史提供了數碼獸的設計(原案只是攜帶機上面的點陣圖),藪野展也則提供了當時他為漫畫創作的主角形象——八神太一。也是在他的強力推薦下,護目鏡成為了《數碼寶貝》系列主角中最具辨識度的外貌標緻之一。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而細田守則是在秋季獲得了短篇電影《數碼寶貝》(俗稱《滾球獸的誕生》)的製作權。東映和萬代給了他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讓他作為“先鋒”在1999年的東映動畫節上為TV動畫進行“預熱”。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滾球獸的誕生》

解決了團隊問題之後,《數碼寶貝》TV動畫開始了自身的“戰略規劃”。而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要思考在Pokémon動畫已經風靡全球,地位不可撼動的情況下,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並以此生存下去。

Pokémon巨大光環壓力之下走出的道路

《數碼寶貝》誕生的時機,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這部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獨特的風格,也是“被逼出來的”。1999年《數碼寶貝大冒險》播出時,全世界已經進入了所謂的“寶可夢狂熱”。而就體量大小而言,《數碼寶貝》根本無法在影響力、收視率等方面與寶可夢正面抗衡。所以製作團隊不得不搞“錯位競爭”,而這卻意外地成就了一部經典。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與各相關方面商談的結果是隻做怪獸的故事很困難,而且當時已經有「精靈寶可夢」了,……為了打出與「寶可夢」有顯著區別這張牌,而讓搭檔數碼獸進化,不僅展現出數碼獸可愛的一面,同時又讓人感受到「數碼獸」作為怪獸要素進化和恐怖的一面。

——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製作人 關弘美

Pokémon的成功對《數碼寶貝》而言,既是一種成功的經驗,更是一種挑戰。原樣不動地走Pokémon的老路,是註定沒有生存空間的。“找到自己的個性”是《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上線之前,創作團隊最重要的議題。

顯然,只做怪獸故事,《數碼寶貝》是沒法和精靈寶可夢進行抗衡的。於是他們準備追加人類、人類家庭以及人類社會的故事作為《數碼寶貝》的核心。至於怪獸的形象,製作團隊則選擇突出數碼獸“恐怖”“怪獸”的一面。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這在當時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實際上早在“數碼暴龍”原案仍是Wiz的玩具企劃時,就已經有人發現了“問題”。“數碼暴龍之父”渡邊健史在設計數碼暴龍的時候,已經感到很多“優秀經典設計”(比如火之龍,水之怪獸,草之種子)已經被Pokémon搶佔。

很多人將《數碼寶貝》人氣侷限歸因於萬代本身錯誤的形象設計方向,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萬代知道什麼形象會深入人心,無奈已經被人搶佔。為了防止任天堂的律師函威脅,渡邊健史只能“另闢蹊徑”,通過參照基督教、傳說,依照美漫風格設計真正的“怪獸風”的數碼獸。這一點,《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利用得很好。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數碼寶貝》第一部中的天女獸&天使獸

隨著企劃的進行,雖然有怪獸的設計但無法判斷會產生怎樣的反響,考慮到只做怪獸的動畫會很困難,於是讓我們追加了人類角色。

——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製作人 關弘美

正因為上述來自於Pokémon的壓力,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故事將核心放在了“人物”身上,突出了“成長”主題。而相對地,關於數碼獸的設定則要“隨意得多”。製作組篡改了不少原作遊戲和攜帶機的設定。

但是與此同時,也正是他們打出的“人物成長”這一張牌,最終使其成為了真正的經典。

成長與人類角色結合出的經典

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之所以成為“童年情懷”和經典,是因為其出色地表現出了“成長”這一主題。八個孩子,性格各有不同,家庭環境也各有不同,但卻都在幾天之內實現了自身的成長。當他們告別數碼寶貝的世界時,也告別了曾經的自己。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八個孩子中,有的人性格衝動、有的人生性懦弱,還有的人就很任性。但是在現實世界只有幾天的時間之內,他們卻都經歷了心理上的“飛越”。動畫集中刻畫了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而孩子們在動畫中也不斷認識自己,不斷成長,幾乎將中篇動畫的核心優勢發揮到極致。情節緊湊而詳略分明,觀眾能夠在故事進行中看到人物的不斷變化。這使得許多觀眾,尤其是也處於成長階段的受眾感到驚豔不已

在關弘美確定了以“人類”和“成長”為主題的路線之後,他也開始與其他兩位製作人溝通。在交流過程中,讀賣廣告社的負責人木村京太郎提出了《Stand by me》的大致劇情構想: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Stand by me》(一譯《伴我同行》)是一部1986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著名恐怖小說《屍體》,其故事主角也是四位少年。電影講述了他們沿著鐵路開始“追尋屍體”的夏日冒險故事。四位主角在經歷幾天的冒險後,在歸來時心理上變得更加成熟了。

這種“Stand by me”式故事很快獲得了關弘美的認可,並且加入到企劃書之中。而企劃書最初是以凡爾納著名兒童文學《十五少年漂流記》為藍本撰寫的。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日阿尼製作的《十五少年漂流記》動畫版

不過,導演角銅博之在這方面則顯得相對冷淡一些。他認為少年成長並不是關鍵因素,但是為了讓數碼獸進化,他最終還是在故事中刻畫了角色的成長。隨後,《數碼寶貝》式的人物成長和數碼獸進化相結合的故事模式就誕生了。

除此以外,儘管企劃書上加入了《十五少年漂流記》的內容,角銅博之卻在此基礎上,另外摻雜了《蠅王》的元素。

《蠅王》是著名的寓言式小說,作者是英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同樣是飄落孤島的小孩子們,但是他們在建立了脆弱的文明體系之後,很快走向了自相殘殺的道路。故事有很多揭露人性的刻畫。而在《數碼寶貝大冒險》中,角銅博之特意安排了八神太一和石田大和在一路上的矛盾。因此,這種一半現實般的黑暗,一半童話般的成長的故事敘述,也成了初代風格之一。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關弘美作為製作人,最喜歡的就是“塑造內部設定”。而《數碼寶貝大冒險》給了他一個“人盡其才”的機會。動畫中著力刻畫了各類人物,甚至是孩子們的家庭: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比如石田大和和高石嶽這一對因父母離異而關係變得微妙的兄弟。與母親同住而改名的高石嶽,也在保護八神光的同時,個性發生了改變。這與關弘美在最初設想的“小孩子的一年,相當於成年人的五年”的思路完全一致。故事前後,不過幾天時間,但是孩子們所經歷的一切,卻對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多年閱歷也無法達到的震撼。

角銅博之則很好地平衡了各個角色之間的內容,使得《數碼寶貝大冒險》沒有成為“一神帶七廢”的格局。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八個孩子,有著八個不同的優秀品格、八種不同的性格,甚至也有著多種不太一樣的缺點和不足。

年齡尚小的觀眾大多都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都能切實感受到角色的成長。成長既是獲得,也是失去。失去了一些之前的東西,而且再也得不到。

消失的原設,衰落的“禍根”

儘管遇到種種困難,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在周邊和收視率上依然算是成功的,雖然不及大家熟悉的Pokémon等國民級動畫,依然遠遠超過了東映、萬代自身的估計,動畫播出到一半,製作組已經開始籌劃續作和未來了。

但是,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並不是完美的。它開創了“動畫大幅修改原設”的先河,從設定修改的程度上來說,《數碼寶貝大冒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同類型的遊戲改編動畫。這成為了日後《數碼寶貝》世界觀分裂以及衰落的最大禍根。

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對於原設的大幅修改,很多時候亦是不得已而為之。由於原作攜帶機和遊戲提供的內容很少,劇本壓力很大,主創們經常一天工作到凌晨2點。劇本平均要修改4次。為了減少“編劇壓力”,他們不得不修改一些設定,以減少一些障礙。比如“進化之後復原”的設定,就完全是動畫原創的:

故事方面交給了他們,因此即使讓搭檔數碼獸進化也能解除進化並復原,這點得到許可,使得這方面的自由度提升。在遊戲中數碼獸要是進化,不就不能復原了嘛,於是在動畫中讓數碼獸進化後也能復原使得編劇也更容易點。亞古獸進化成暴龍獸後就這麼帶著行走也太不方便了吧,所以解除進化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

——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導演 角銅博之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亞古獸&暴龍獸

這已經背棄了攜帶機和遊戲原設。而這其實還算影響小的,真正引發爭議的倒是動畫中的“進化”設定。原作設定中,數碼獸有完全不同的分支進化體系。根據進化時間、培育條件的不同,數碼獸會進化為完全不同的進化體。培育不好,什麼樣的數碼獸都有可能變成鼻涕獸。

而《數碼寶貝大冒險》動畫中則設置了類似Pokémon一樣的“固定進化路線”與養成等條件關係不大。動畫中甚至出現了“錯誤進化”的喪屍暴龍獸。而在遊戲以及攜帶機原設中,喪屍暴龍獸原是暴龍獸的正常“病毒種進化型”,無關善惡好怪,也沒有正確錯誤之分。病毒種類似於“水”、“火”等屬性,在遊戲中與其他屬性有著系統的剋制關係。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錯誤進化”的喪屍暴龍獸

顯然,動畫對於數碼獸的設定相當“隨意”。這也就造成了後續作品中“世界觀分裂”的局面。《數碼寶貝》因動畫被大眾所知,但是大眾熟知的動畫設定,在遊戲中並不存在。萬代之後的商業的操作,則幾乎葬送了這個系列當年有限的熱度和光明的前途。

萬代先是“逆推”動畫世界觀,遊戲修改設定,遵循動畫,得罪了不少原先就接觸攜帶機和遊戲的“核心玩家”,再是搞“掌機獨佔”,挖來了從任天堂出走的“Gameboy之父”橫井軍平,開發萬代版掌機Wonderswan,之後《數碼寶貝》動畫相關的遊戲,幾乎全部是“Wonderswan”平臺獨佔。

而這種“東施效顰”的舉動,自然引來了巨大失敗。事實證明,《數碼寶貝》的號召力完全不能與Pokémon相提並論。《數碼寶貝》和Wonderswan平臺一同沒落,萬代也由此退出了主機遊戲市場的角逐。

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的優點,很多未能繼承到續作。而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的缺點——團隊鬆散而不穩定的問題,東映則一直沒有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東映卻依舊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推出續作,售賣周邊圈錢。

很快,團隊不穩定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繼任編劇和導演對於作品的不同理解,使動畫從世界觀到劇情風格,都出現了不同層次的變化。不少觀眾因此產生了陌生的感覺。從第四部動畫開始,《數碼寶貝》進入了“低谷期”。雖有續作,但是總體上已經淡出了主流ACG舞臺,成為了時代的眼淚之一。

看了20年的《數碼寶貝》,你可能仍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然而,情懷無價,《數碼寶貝大冒險》作為經典動畫依然活在每一個當年觀看這部動畫的少年少女心中。攜帶機永遠離開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動畫中八個徽章的品格永遠會紮根於我們心底。

- END | 動畫學術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