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日本動漫 漫畫 藝術 滾蛋吧腫瘤君 看電影週刊 2017-07-30

最近一部[閃光少女]

在人群裡燃起了一片少女心

驚喜”和“好看

是大部分觀眾在映後的基本感受

二次元文化也感受到了來自電影的善意

其實本片的主題並非在講二次元文化本身

更不是這部電影讓觀眾認識了二次元文化

但[閃光少女]的意義在於

它用恰當而新穎的形式

二次元文化二次元族群

真正站在了華語青春片的舞臺中央

二次元文化在國內早已擁有龐大受眾,它從最早的亞文化、小圈子內的文化發展成了一種近乎於主流娛樂文化般的存在。

十年之前的AB站僅僅是一部分人交流同好的小論壇,而如今,AB站早已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二次元文化陣地之一。

其概念也從早期的動畫(Animate)、漫畫(Comic)和遊戲(Game)的統稱(ACG)發展成了集彈幕、音樂、表情包、鬼畜、輕小說於一體的全方位文化體系,並催生了眾多宅腐萌群體。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二次元文化已不知不覺間包圍了你我的生活,從音樂、電視、電影,再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如今都已沾染了二次元的色彩

二次元文化已在三次元世界大行其道,但縱然如此,在華語電影或者華語青春片中,它卻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僅僅在發揮著邊角料和調味劑的作用。

創作者使用二次元的思路也依然停留在漫畫分鏡、漫畫濾鏡等純粹的視覺符號層面上,少有新穎的表達方式。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雖然我們在[滾蛋吧!腫瘤君]、[青禾男高]等片中也能看到二次元的影子,但更多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不適感、割裂感

長久以來,華語片一直未能找到呈現二次元文化、與二次元族群實現對話的創作語境。

因為不是所有電影都適合呈現二次元,也不是所有擁有漫畫元素的電影都可以視為二次元電影,說到底,形式永遠是服務於內容和主題的。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並非所有動畫電影都屬於純粹的二次元電影,如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包括[在世界的角落]這類作品,它們的本質不是二次元

它的主題甚至與常規的劇情片無異,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只不過它的形式是動畫,而非真人拍攝。

但[黑子的籃球落]劇場版、[玉子愛情故事]、[聲之形]、[EVA]系列等就屬於典型的二次元電影,因為這類作品從形式到內容(如臺詞、人設、概念設定)都是二次元式的表達。

華語片一直未能弄明白,動畫電影、二次元電影之間的關係,在真人結合動畫的領域也少有作品真正去做探討,所以導致目前的所謂二次元電影都是真正二次元族群不屑去看的。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二次元的受眾是誰?二次元的直接受眾是以往常說的“御宅族”

狹義上的御宅族主要是指ACG的死忠,但廣義上的御宅族則是指極度痴迷於自己喜好的人,比如手辦黨、兵模玩家、喵星人、高達收藏者甚至當下的《王者榮耀》玩家。

因為對某個領域的極度熱愛和專注,他們往往足不出戶,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閃光少女]中有受眾的概念,比如502宿舍的三位二次元少女就擁有御宅族的屬性

她們也是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電影的主題並非真正探討二次元,所以片中對她們的刻畫是較為淺顯的視覺符號式。

比如通過二次元的妝容和服飾以及說話的語氣、腔調去塑造他們二次元的身份標籤,男主對二次元的形容也停留在ACG的基本概念階段,對三位少女的喜好的描繪也較為簡單粗暴,就是ACG通吃。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在這基礎上,她們還是民樂高手和歷史小能手,幾乎是樣樣全能

所以這種人設只能是創作者在綜合考慮下的一種選擇,讓她們集多種作用於一身,去完成主題的一個任務。

手辦、COSPLAY、古風音樂、萌系、少女漫畫、漫展、粉絲應援舞、日系風女團、洛天依、黑執事、“喪”、街機遊戲等二次元文化符號在[閃光少女]中不勝枚舉。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包括2.5次元樂隊的設定有日本“和樂器樂隊”的影子,該樂隊的特色是二次元造型+和風音樂+搖滾

但這些符號並非大量堆砌,而是自然的融入到了三次元的故事和語境中,最難得的是,主創對於二次元文化本身是熱愛的,而非獵奇性式、科普式的表達,這種表達更像是一種平等的對話。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突破次元壁是近些年二次元文化的趨勢,日本大量的真人漫改電影在加速推動這一趨勢

因為與真人電影、三次元文化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獲得二次元群體的喜愛,也能成為拉攏三次元觀眾的最佳機會。

[閃光少女]最優秀的一點就在於此,也許它無法滿足所有二次元族群,但卻真正突破次元壁,在兩個群體中間找到了某種平衡。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通俗的名字和略顯中二的海報差點讓一部分觀眾錯過[閃光少女]這部電影

但比起很多物料精緻但成片糟糕的華語片,[閃光少女]成了近期院線中的一股清流。

它沒有華而不實的外在,卻有著讓人怦然心動並倍感驚喜的內在。

[閃光少女]拍出了青春片應有的放肆和天真爛漫,它視角新穎,以二次元文化和民樂為切入點,它將友情和愛情適量點綴在個性與傳統構建起的衝突之中,但說的則是推廣傳統文化和表達自我的事兒。

相較於[百鳥朝鳳]等片,[閃光少女]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原來,這才是「閃光少女」打破次元壁的真正意義

▲就華語電影與二次元文化的關係上,[閃光少女]可以說是開闢了一個新的節點

兩者的融合不是生搬硬湊,而是有機融合。

這既是創作者本身的興趣使然,也是時代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真正年輕人的視角和語境,而不是很多青春片自以為是的“青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