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可以說中華民族面對外來入侵已經非常熟悉了,到現在按照結果來分類,有兩種入侵類型,一類是雖然成功侵入,但最後不是被消滅就是被同化,另一類就是乾脆被打敗灰溜溜的逃回家。

古代的北方的少數民族屬於前一種,而日本屬於後一種。為什麼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其實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根本原因首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一條:物質決定一切,以及在此之上中國人逐漸發展出來的獨特精神文化和民族性格所決定的。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當然沒被同化的外族也還有像突厥、匈奴、蒙古等,他們後來一部分逃亡歐洲亞洲其他土地上建立了新的國家,這些基本也可以算作第二種。但中國古代以上提及的少數民族確實都有相當一部分融入了中國這個大家庭,如今和漢人一樣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在我國幾乎沒有像美國和其他歐美國家一樣的種族問題。

其實仔細觀察民族間矛盾的原因,你會發現這都根源於不同民族成長的環境和客觀條件,像遊牧民族這種生產方式和生產資料的特性就決定了這種民族個人具有極強的獨立性和嚮往自由的特點,所以通常他們更勇敢彪悍,因為要在廣闊的草原上打獵。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草原人對戰爭有著最本能的天分,這是經常打圍練出來的,而且天然獲得很多馴養的動物作為利用工具,盛產騎兵,善於合作並具有創新精神,然而農耕民族的組織方式就完全不一樣,發展農業是因為所處的緯度和地理環境的優勢,就像草原人天然利用草原。

而在我國溫帶和亞熱帶的地區多利用土地馴養植物,農耕需要的是集體的智慧尤其是一個強有力的調配力量,這也決定了政治的組織形式,而農耕民族由於土地的限制,通常更為死板,相比農業人口來說,北方少數民族更加能夠為自身做決定,所以比較開放自由。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我國曆史上有很多遊牧民族大舉入侵的時代,如五代十國、五胡亂華、南宋時期、元朝等。雖然這些民族頗有取漢族而自立的趨勢,卻始終也沒同化漢人反而被後者吞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遊牧民族遷入了中原地區,原來的生產方式和關係改變了。

逆天而行最終吃虧的還是人,對此遊牧民族更有深切的體會,適應當地的環境才是最實際的方式,這都是聰明人。在加上少數民族本來就有創新和靈活性,所以就這樣他們融入了漢人文化,同時我們也吸取著外來的文化。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再來看日本,一個溫帶的島國,四面都是大海,土地資源稀缺,更別說農業和遊牧業的發展了。還有島國四面絕緣本來就會影響人的意識形態,閉塞保守還很極端,小國思想吧。

有一部分人對日本的評價最為生動,一個全然沒有大局觀的民族,他們大部分的社會改造和科技都是通過學習帶來的,創造性不是特別突出。從近代的侵略戰爭角度來說,它的戰略都不是非常出色,只能說日本人很注重事情的細節,但目的是什麼他們恐怕自己也解釋不清,只知道是為了某個天皇或者榮譽,甚至有時候看起來沒有理性的目的,因此經常因小失大。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日本近代不斷騷擾中國和朝鮮,就是典型的野心與能力不匹配的狂妄心態,雖然我們都能看到它設計了驚人的嚴謹步驟企圖吞併整個大東亞,但其實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一廂情願的相信自己的計劃,尤其最後狂妄至極的山本五十六居然認為自己能夠挑釁美國,讓人笑掉大牙,結果害慘了自己。其實他們根本不瞭解中國,就是因為他們的自不量力,對中國缺少全面的認識,才被趕了回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