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但是在80年代美國存儲公司敗給了日本公司。1976年日本五巨頭(NEC、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東芝)和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共同組成了研究所,政府大量的出錢,提供人才和政策的扶持下,日本存儲芯片產業迅速崛起,最終擊敗了美國的公司,最終美國在80年代末僅僅剩下了美光、TI、IBM和Motorola四家內存廠商。

而韓國在1982年出臺了“半導體扶植計劃”,也採用和日本一樣的玩法,三星、現代、LG等財閥大舉進入存儲領域,但是80年代韓國也不是日本的對手,在1987年三星的份額只有不到10%,而美光份額還不到5%。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但是在80年代美國存儲公司敗給了日本公司。1976年日本五巨頭(NEC、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東芝)和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共同組成了研究所,政府大量的出錢,提供人才和政策的扶持下,日本存儲芯片產業迅速崛起,最終擊敗了美國的公司,最終美國在80年代末僅僅剩下了美光、TI、IBM和Motorola四家內存廠商。

而韓國在1982年出臺了“半導體扶植計劃”,也採用和日本一樣的玩法,三星、現代、LG等財閥大舉進入存儲領域,但是80年代韓國也不是日本的對手,在1987年三星的份額只有不到10%,而美光份額還不到5%。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二者雖然後來成為了競爭對手,但是當時二者抱團取暖,所以三星的核心技術,基本都來自美光。由於工藝落後成本高,三星半導體到1986年虧損高達3億美元,但是面對這個情況,韓國政府並沒有放棄投入,而日本也是玩這個套路起家,自然知道這個的影響。

因此對韓國的對手也是不遺餘力的進行打壓,試圖通過傾銷來擊垮韓國的對手們,但是韓國人選擇了決不妥協,面對大量的虧損也是咬牙堅持。而美國面對日本經濟的威脅,美國商務部1985年對日本啟動了301反傾銷調查,並在1986年簽署了美日半導體協議,逼迫日本打開封閉的日本芯片市場。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但是在80年代美國存儲公司敗給了日本公司。1976年日本五巨頭(NEC、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東芝)和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共同組成了研究所,政府大量的出錢,提供人才和政策的扶持下,日本存儲芯片產業迅速崛起,最終擊敗了美國的公司,最終美國在80年代末僅僅剩下了美光、TI、IBM和Motorola四家內存廠商。

而韓國在1982年出臺了“半導體扶植計劃”,也採用和日本一樣的玩法,三星、現代、LG等財閥大舉進入存儲領域,但是80年代韓國也不是日本的對手,在1987年三星的份額只有不到10%,而美光份額還不到5%。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二者雖然後來成為了競爭對手,但是當時二者抱團取暖,所以三星的核心技術,基本都來自美光。由於工藝落後成本高,三星半導體到1986年虧損高達3億美元,但是面對這個情況,韓國政府並沒有放棄投入,而日本也是玩這個套路起家,自然知道這個的影響。

因此對韓國的對手也是不遺餘力的進行打壓,試圖通過傾銷來擊垮韓國的對手們,但是韓國人選擇了決不妥協,面對大量的虧損也是咬牙堅持。而美國面對日本經濟的威脅,美國商務部1985年對日本啟動了301反傾銷調查,並在1986年簽署了美日半導體協議,逼迫日本打開封閉的日本芯片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而日本由於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帶來了日元的升值,隨後日本經濟危機的發生,讓日本沒有辦法再採用這種以本傷人的打法,進入90年代後,日本就開始了失去的10年,而這個期間,日本的企業沒落了,韓國的企業崛起了。

通過上面的歷史,所謂的彎道超車就是依靠政府和企業的逆週期投入,不計成本,熬死對手。日本依靠這個戰勝了美國,而韓國也是依靠這個戰勝了日本,後來中國也採用這種打法去打韓國,真的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中國的情況

實際上彎道超車太麻煩,更快捷的辦法是買買買,紫光集團曾今想把美光買下來,但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沒有買到,雖然美光的技術對於美國而言無足輕重,但美國就寧願美光倒閉,也不願意賣給中國,真的是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寶啊。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國家半導體大基金成立,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其實也就是採用彎道超車策略。而存儲芯片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長江存儲。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其前身是武漢新芯,出資方是紫光集團和半導體大基金。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但是在80年代美國存儲公司敗給了日本公司。1976年日本五巨頭(NEC、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東芝)和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共同組成了研究所,政府大量的出錢,提供人才和政策的扶持下,日本存儲芯片產業迅速崛起,最終擊敗了美國的公司,最終美國在80年代末僅僅剩下了美光、TI、IBM和Motorola四家內存廠商。

而韓國在1982年出臺了“半導體扶植計劃”,也採用和日本一樣的玩法,三星、現代、LG等財閥大舉進入存儲領域,但是80年代韓國也不是日本的對手,在1987年三星的份額只有不到10%,而美光份額還不到5%。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二者雖然後來成為了競爭對手,但是當時二者抱團取暖,所以三星的核心技術,基本都來自美光。由於工藝落後成本高,三星半導體到1986年虧損高達3億美元,但是面對這個情況,韓國政府並沒有放棄投入,而日本也是玩這個套路起家,自然知道這個的影響。

因此對韓國的對手也是不遺餘力的進行打壓,試圖通過傾銷來擊垮韓國的對手們,但是韓國人選擇了決不妥協,面對大量的虧損也是咬牙堅持。而美國面對日本經濟的威脅,美國商務部1985年對日本啟動了301反傾銷調查,並在1986年簽署了美日半導體協議,逼迫日本打開封閉的日本芯片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而日本由於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帶來了日元的升值,隨後日本經濟危機的發生,讓日本沒有辦法再採用這種以本傷人的打法,進入90年代後,日本就開始了失去的10年,而這個期間,日本的企業沒落了,韓國的企業崛起了。

通過上面的歷史,所謂的彎道超車就是依靠政府和企業的逆週期投入,不計成本,熬死對手。日本依靠這個戰勝了美國,而韓國也是依靠這個戰勝了日本,後來中國也採用這種打法去打韓國,真的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中國的情況

實際上彎道超車太麻煩,更快捷的辦法是買買買,紫光集團曾今想把美光買下來,但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沒有買到,雖然美光的技術對於美國而言無足輕重,但美國就寧願美光倒閉,也不願意賣給中國,真的是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寶啊。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國家半導體大基金成立,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其實也就是採用彎道超車策略。而存儲芯片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長江存儲。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其前身是武漢新芯,出資方是紫光集團和半導體大基金。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同時還投資了240億美元用於工廠建設,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長江存儲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開工一年後,實現了NAND 3D存儲芯片零的突破,隨後實現了32層存儲芯片的小規模量產。但是和對手比較差距很大,可以說連對方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三星早實現了96層存儲芯片的量產,因此長江存儲最終決定直接向世界一流技術出發,因此直接採用128層的設計。如果成功了,那就直接和對手站在同一技術舞臺了。這個方案很冒險,但是長江存儲也不是沒有底氣,長江存儲的X-Stacking技術,大幅提升內存的讀寫速度,在巨頭的技術面前並不遜色。

"

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

前不久日本機構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拆解,經過機構的認真分析後,P30 Pro中共有1631個元器件,其中日本企業供應的零部件為869個,佔比達到了53.2%,而美國企業只供應了15個元器件,佔比只有0.9%。

而在物料成本方面,華為P30 Pro總成本是363.83美元(約2500元人民幣),大頭主要是屏幕,處理器和存儲器件,很多人認為華為麒麟處理器的成本應該排在第2位,但是P30 Pro中並不是如此。

華為P30 Pro最貴的零部件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價格是84美元;第2名是美光的DRAM內存芯片,成本40.96美元;第3名是麒麟980芯片,成本是30美元,第4名是三星閃存,成本是28.16美元。從成本來看,存儲芯片成本佔比高,而且存儲芯片沒有國產替代品。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DRAM供應鏈的隱憂

那麼從主要的器件上來看,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做到屏幕和處理器自研發和供應了,沒有那麼容易被人卡脖子了,但是存儲的佔比也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方面沒有國產替代。在DRAM方面美光是華為重要的供應商,華為也是美光的大客戶,佔到了其收入的10%以上。

而隨著中美貿易問題的加劇,美光被迫暫停向華為供貨,當然幸運的是美光並不是華為最大的供應商,還有其他公司來替代,例如三星和海力士。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三星和海力士也並不是特別穩定的因素。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首先這兩家公司都是韓國的公司,韓國和美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相信大家也清楚,哪天美國開口了,這兩家公司難道會不聽話?其次郭德綱老師說過“同行是冤家”,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難保不會對華為出手,畢竟三星曆史上做過一些有爭議的事情。

相信HTC對三星把零部件供應當武器的做法深有感觸,在2010年,HTC推出了Desire系列旗艦機,採用三星AMOLED屏幕,產品問世後市場很火,HTC也都指望靠這款機器翻身,結果三星找出各種理由減少了屏幕的供應,HTC最終只能是飲恨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自己的存儲芯片,華為頭頂懸著的那把利劍也會如影相隨,我們也會面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這次美國將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讓我們意識到硬件基礎的重要性。

存儲器領域的彎道超車

存儲芯片起源於美國,IBM的RobertH.Dennard被公認是DRAM之父,最早量產的DRAM是1968年仙童公司生產的256bit內存。依靠從仙童“叛逃”出來的人和技術,英特爾在1970年發佈了i1103,這款內存容量只有1K,但是這是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通過大規模的生產,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

而這個也奠定了Intel的霸主地位,但是這個霸主的位置也僅限於70年代上半期,70年代下半期的霸主位置屬於Mostek,喬幫主的大殺器apple II就是採用了Mostek的DRAM。而從Mostek離職的員工在1978年創立了美光,不過那個時候美光只做設計。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但是在80年代美國存儲公司敗給了日本公司。1976年日本五巨頭(NEC、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東芝)和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共同組成了研究所,政府大量的出錢,提供人才和政策的扶持下,日本存儲芯片產業迅速崛起,最終擊敗了美國的公司,最終美國在80年代末僅僅剩下了美光、TI、IBM和Motorola四家內存廠商。

而韓國在1982年出臺了“半導體扶植計劃”,也採用和日本一樣的玩法,三星、現代、LG等財閥大舉進入存儲領域,但是80年代韓國也不是日本的對手,在1987年三星的份額只有不到10%,而美光份額還不到5%。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二者雖然後來成為了競爭對手,但是當時二者抱團取暖,所以三星的核心技術,基本都來自美光。由於工藝落後成本高,三星半導體到1986年虧損高達3億美元,但是面對這個情況,韓國政府並沒有放棄投入,而日本也是玩這個套路起家,自然知道這個的影響。

因此對韓國的對手也是不遺餘力的進行打壓,試圖通過傾銷來擊垮韓國的對手們,但是韓國人選擇了決不妥協,面對大量的虧損也是咬牙堅持。而美國面對日本經濟的威脅,美國商務部1985年對日本啟動了301反傾銷調查,並在1986年簽署了美日半導體協議,逼迫日本打開封閉的日本芯片市場。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而日本由於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帶來了日元的升值,隨後日本經濟危機的發生,讓日本沒有辦法再採用這種以本傷人的打法,進入90年代後,日本就開始了失去的10年,而這個期間,日本的企業沒落了,韓國的企業崛起了。

通過上面的歷史,所謂的彎道超車就是依靠政府和企業的逆週期投入,不計成本,熬死對手。日本依靠這個戰勝了美國,而韓國也是依靠這個戰勝了日本,後來中國也採用這種打法去打韓國,真的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中國的情況

實際上彎道超車太麻煩,更快捷的辦法是買買買,紫光集團曾今想把美光買下來,但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沒有買到,雖然美光的技術對於美國而言無足輕重,但美國就寧願美光倒閉,也不願意賣給中國,真的是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寶啊。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國家半導體大基金成立,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其實也就是採用彎道超車策略。而存儲芯片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長江存儲。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其前身是武漢新芯,出資方是紫光集團和半導體大基金。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同時還投資了240億美元用於工廠建設,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長江存儲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開工一年後,實現了NAND 3D存儲芯片零的突破,隨後實現了32層存儲芯片的小規模量產。但是和對手比較差距很大,可以說連對方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三星早實現了96層存儲芯片的量產,因此長江存儲最終決定直接向世界一流技術出發,因此直接採用128層的設計。如果成功了,那就直接和對手站在同一技術舞臺了。這個方案很冒險,但是長江存儲也不是沒有底氣,長江存儲的X-Stacking技術,大幅提升內存的讀寫速度,在巨頭的技術面前並不遜色。

藉助日本韓國在存儲芯片領域崛起的經驗,中國能否彎道超車成功

此外長江存儲2018年花費了7400萬美元,購買了先進的光刻機,為生產方面也做好了準備,當然韓國彎道超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也會遇到,一方面是初期的成本劣勢,另外一個方面會面臨對手的合力打壓,而且這個打壓肯定不會弱,因為他們知道中國進入這個市場的後果。

而這對於華為這些國產廠家而言,主要是意味著具有可信賴的供應商,不會被對手輕易的卡脖子了。雖然今天已經是全球化了,一個國家並不需要所有產業都能夠自主生產,但是考慮到半導體行業對於未來的重要性,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必須具備的

目前中國在這個方面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還存在太多的短板,前路漫漫,道阻且長,我們仍需砥礪前行。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