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這個話題有點大,足可寫一部專著,現在僅用七千字予以呈現,如有遺漏或偏差,敬請海涵。)

1871年,大清國與日本國經過友好協商,宣佈“建交”——雙方簽署《中日修好條規》,裡面全是互惠互助的內容。照理說,兩國應該從此和諧相處才對,怎麼卻一直齟齬不斷、最終兵戎相見?

從中日這次“建交”,到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戰爭,這23年時間內,中日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中日修好條規

日本主動要求“建交”

1870年9月,李鴻章接替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剛剛到任,便有一撥日本人要來拜訪。

日本派遣外務大丞柳原前光率領的特使團來華,尋求建立通商及外交關係。

此時日本已經開始明治維新,國力蓬勃發展,李鴻章對日本準備採購西方戰船和新式火炮很感興趣,於是同意見面。

9月4日,柳原一行在天津謁見了李鴻章,雙方相談甚歡。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李鴻章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柳原前光,他的妹妹是大正天皇的生母。

第二天,李鴻章致函總理衙門,建議清廷與日本建交、通商,加強雙方聯合,以阻止日本倒向西方國家。

清廷同意了他的意見。

1871年6月,日本派遣大藏卿伊達宗城為“欽差全權大臣”,攜帶明治天皇的國書來到中國。

9月13日,李鴻章和伊達宗城分別代表中日兩國簽署了《中日修好條規》《中日通商章程》。

從內容看,這完全是平等友好、互惠互助的條約。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伊達宗城

按照常理來說,既然是雙方平等自願簽約,應該可以“和諧友好”地相處下去了吧,但是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日本主動靠近中國的“示好”表現,其目的似乎並不“單純”。

所以,無辜的近代中國,似乎註定要與日本成為一對冤家。

剛剛建交不久,在中國臺灣便發生了“琉球漁民被殺事件”,此事最終引發了日本對臺的首次武力侵犯。

琉球漁民被殺事件

1871年10月15日(此時距《中日修好條規》的簽署才剛剛一個月),一艘琉球漁船因為遭遇颱風,漂流到了臺灣島南端,船上有54人被當地土著居民殺死。

琉球王國曾經長期向中、日兩國朝貢,且一直使用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年號,但日本卻視琉球為自己獨佔的屬國,因此在上述事件發生後,日本很快派員赴北京,與大清國交涉,雙方鬧得很不愉快。

就在兩國為了此事爭論不休時,日本悄悄加快了吞併琉球的步伐。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琉球今圖

第二年(1872年)10月,日本強行宣佈改琉球國為“琉球藩”,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琉球藩王”,之後又將琉球群島劃歸了日本的沖繩縣和鹿兒島縣。

琉球不滿日本的霸道行徑,開始向大清國求援。

大清國由於自身內外交困,無力發兵保護琉球,只得反覆與日本交涉、抗議日本單獨霸佔琉球,但日本卻置之不理。琉球一事只能擱置。

就這樣,剛剛建交不久,大清與日本的關係便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日本首次侵臺、吞併琉球

就在日本宣佈吞併琉球后不久,中國臺灣又發生了“小田縣民事件”

1873年,日本小田縣民4人漂流到臺灣,自稱遭到當地土著人的搶劫、毀船和虐待。

雖然這4人最終被妥善送回日本,但卻成為了日本向大清國發難的另一個理由。

日本向大清國提出交涉,以“琉球漁民”和“小田縣民”這些涉臺事件為藉口,反覆投訴臺灣土著民的所謂“暴行”。

在反覆聒噪之下,總理衙門的值班官吏無計可施,索性回覆稱:

“生番不服王化……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處理”。

這下便讓日本人抓到了出兵的藉口。

1874年5月,日本派遣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三千多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從長崎出發,登陸中國臺灣“興問罪之師”,後遭到當地牡丹社原住民的激烈抵抗。這便是“牡丹社事件”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西鄉從道,他手中拿的是臺灣地圖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牡丹社鄉民頑強抵抗日軍,憑藉石門天險予敵重創,圖為日本人所繪的進攻圖

後來,日軍中爆發熱病,而清廷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率軍赴臺,威懾日軍。

日軍出師不利,只好同意與清廷談判。

中日雙方在1874年10月簽訂《臺灣事件專條》,此後日本撤兵,清廷則在臺灣加強了海防。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沈葆楨。晚清重臣,林則徐的二女婿,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英美等國干涉,該條約內容的表述含糊其辭,竟然把琉球漁民的遇害表述成是日方的“國民遇害”,把日軍侵略臺灣說成是“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是間接承認了琉球是日本的國土。

另外,大清國需支付日軍50萬兩白銀——10萬兩為遇害漁民的撫卹費,40萬兩充做大清國回購日軍“修道、建房”的費用。

條約簽訂後,日本從臺灣撤兵,大清國則“破財消災”。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奮勇抵抗日本侵略的臺島高山族原住民

雙方這次妥協,雖然讓日本侵佔臺灣的計劃落空,但卻等於是默認了日本獨霸琉球的事實。

1875年,日本強行命令琉球停止向大清國朝貢,中斷了中琉之間的宗藩關係。

清廷還是隻抗議、不發兵。

在大清國的再三縱容之下,到1879年,日本乾脆廢除了“琉球藩”,改為“沖繩縣”,琉球王族成員也被全部挾持到東京軟禁,琉球史書停止編撰。至此,琉球國徹底滅亡。

中日“朝鮮半島之爭”

除了掌控琉球之外 ,日本還將魔爪伸向了大清國最重要的屬國——朝鮮王國。

1875年,日本派軍艦開進漢江入海口外,製造“江華島事件”,並於第二年強迫朝鮮李氏政權簽訂了《江華條約》,就此打開了朝鮮國門。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日軍制造“江華島事件”圖

此後,日本勢力開始滲入半島,再加上朝鮮統治階級的腐朽,導致民怨沸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1882年7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

事情發生後,清政府派兵鎮壓,很快便平息了兵變。但是因為有十多名日本人在兵變中被殺、公使館被燒燬,導致日本政府強烈反彈,準備派大軍進攻朝鮮。

迫於清軍壓力,日本最終暫停派遣軍隊入朝,改為向朝鮮施壓。

經過反覆交涉,日本逼迫朝鮮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又稱《仁川條約》),日本獲得了一系列權益,因此罷兵。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條約賦予日本在漢城少量駐兵的特權,這便為今後中日兩國爭奪朝鮮宗主國特權埋下了隱患。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壬午兵變圖

兩年以後,朝鮮又爆發了“甲申政變”

1884年12月,以金玉均為首的、受日本人資助的朝鮮開化黨人,借中法戰爭爆發之機,暗殺親清的守舊派大臣,挾持國王李熙,企圖帶領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改革內政外交,建立親日政權。

袁世凱率領駐朝清軍攻打叛軍,迅速鎮壓了這次政變,結束了開化黨的“三日天下”。

平息政變的戰鬥中,一些混進叛軍中的日本士兵被殺,而漢城也爆發了排日風潮。

政變平息後,日本捲土重來,以武力勒索朝鮮,於1885年1月同朝鮮簽訂《漢城條約》,索取了謝罪、賠款、懲凶、增兵等特權。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朝鮮開化黨人

不僅如此,並不甘心失敗的日本政府,再次找上大清國進行交涉。幾個回合下來,雙方於1885年4月18日達成協議,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代表中日兩國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主要內容如下:

1、 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

2、 兩國均不要再派員到朝鮮充當軍事教官;

3、 朝鮮若有變亂或者重大事件,清、日兩國如果某一方需要派兵入朝時,應先發文通知對方。

從字面上看,這些內容對雙方都很“公平”,但實際上清廷吃了大虧。

按理說,大清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清軍入朝、增兵、撤兵等軍事行動,原本不需要跟日本商定,也不需要通知日本方面。

而且清廷此前在朝一直有駐軍,現在突然全部撤走,這明顯是一種對日日妥協。

大清國稀裡糊塗簽了這個條約,等於是放棄了在朝鮮的宗主國特權。如果深究,只能將原因歸納為大清國的所謂“大國氣度”,不與日本蕞爾小國計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實際上,大清國大大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這種退讓、懦弱的態度,為後來清軍的被動挨打埋下了伏筆。

長崎械鬥事件

這件事發生在日本本土內,所以值得寫一寫。

1886年8月(清光緒十二年),大清國北洋水師的四艘軍艦停靠日本長崎,一邊補充給養、小修小補,順便也是向日本“炫耀”一下大清國的新式軍艦。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當時赴長崎的“鎮遠”號鐵甲艦

8月13日,軍艦入港,幾名清朝水兵上岸購物遊玩(另一說是水兵狎妓鬧事),與日本警察發生衝突。一名警察被刺成重傷,一名中國水兵受輕傷,後遭逮捕。

第一天的衝突並未引起中方重視,直到兩天後的大規模械鬥。

兩天後,李鴻章授意全艦隊集體休整,四百多水兵放假一天,可以上岸自由觀光。

上岸前,艦隊領隊丁汝昌嚴令士兵不能攜帶刀械,導致清軍水兵在衝突中處於不利地位。

由於上一次的衝突還未平息,再次上岸的清國水兵被日本警察盯梢,雙方在長崎市區爆發大規模械鬥。

眾水兵被數百名警察分割包圍,再加上街邊市民投擲石塊攻擊,水兵死傷慘重。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長崎事件(油畫)

事後統計,清國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5人失蹤(一說是10人死亡)、44人受傷。日本警察被打死1人(一說2人,另一說5人),30人受傷,而長崎市民也有多人受傷。

事後雙方也是鬧得不可開交。大清水兵還將軍艦上的炮衣褪下,進入臨戰狀態,大有炸平長崎的態勢,而當時的日本海軍才剛剛起步,面對大清國的“堅船利炮”,日方頓時失去了脾氣。

經過英、德等國公使調停,中日雙方終於達成和解,各向對方死傷者賠償撫卹金。大清國賠償日本15500元,日本賠付大清國52500元,而長崎醫院的所有醫療急救費用2700元則由日方承擔。

在長崎事件中,因為日本賠付較清廷更多,所以有觀點認為這是清政府自鴉片戰爭後的首次外交勝利。但是筆者認為,這起事件對中日關係造成了一些很惡劣的影響。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當時的長崎港

首先是刺激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仇恨。過去兩國的一些外交糾紛,都還只是停留在軍政高層之間,而這件事發生在日本國土上,很多日本民眾親眼目睹,自然便滋生了濃厚的反華情緒。

另外在此事發生前,日本海軍尚處於起步階段,而此事一出,直接刺激了日本建設近代海軍的決心,加快了擴軍備戰的步伐。此後幾年,日本每年的軍費支出都佔到了財政總支出的近12%。

幾年以後,日本海軍的實力就超越了北洋水師。

除此之外,大清國的電報密碼還在這起事件中遭到日本方面的破譯。甲午戰爭時,日方藉此掌控了清軍的行動部署,導致中方產生重大損失。

日本擴軍備戰,積極叫囂開戰

我們把目光再次拉回到朝鮮半島上。前文說過,日本在朝鮮“壬辰兵變”和“甲申政變”中都落了下風,因此對清廷十分仇視,國內“與清國開戰”的論調也甚囂塵上。

為了落實“大陸政策”,日本決意與中國爭奪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另外也是為了防範沙俄在遠東的擴張),遂開始積極擴軍備戰。

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第二局局長小川又次制定了一個侵略中國的“藍圖”——《清國征討策》,並提出:

“以五年為準備之期,然後待可乘之機而攻擊之”。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小川又次,日本陸軍磨刀待戰的倡導者,影響日本陸軍幾十年的戰略家。

與此同時,參謀本部海軍部人員和所屬艦隊軍官,還分別擬定了對中國作戰的六個方案。

伊藤博文為首的“緩進派”擔心俄國趁火打劫,因此主張過十年“看中國情形再行辦理”,但仍然堅持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隨時準備投入戰爭。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伊藤博文,明治九元老之一,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統監

日本陸軍代表人物、曾經兩度擔任日本首相的山縣有朋則是“激進派”的代表,他在1890年作《外交政略論》,公然宣稱日本疆域為“主權線”,而中、朝等鄰近國家的疆土是日本的“利益線”。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山縣有朋

1892年,日本自由黨總裁板垣退助拋出《殖民論》,認為日本“人口過剩”,應該像西方列強一樣,向海外擴張殖民地,而且“日本決不能落後”。

1893年,日本成立了以榎本武揚為會長的“殖民協會”(榎本武揚此前曾經擔任文部大臣,並於1882~1885年擔任過日本駐清公使)。

1894年7月,就在日本挑起甲午戰爭前夕,日本駐美公使建野鄉三竟然毫不掩飾地說:

”為了使日本國民的注意力從對國內的現狀不滿中轉移出來,我們寧願歡迎反華戰爭。”

甲午戰前,日本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不斷向中國派出間諜,甚至在1893年4月,他還親自出馬,以旅遊為名,到朝鮮和中國進行了三個月的實地勘察,蒐集了大量的情報。每當被邀請列席日本內閣會議時,川上操六都都主張要向中國開戰。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川上操六

除了日本的軍閥、官僚在積極備戰外,日本思想界也颳起一陣鼓吹侵略擴張的旋風。

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政論家福澤諭吉多次撰文,強烈主張日本攻佔朝鮮和中國並展望了侵略戰爭的“輝煌前景”:

“侵佔朝鮮、吞併臺灣、佔領東北三省、將日本國旗插上北京城頭……”

不僅如此,他還極力慫恿明治天皇御駕親征。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日本最高面額紙幣——“萬元大鈔”上的肖像人物,便是福澤諭吉

可以說,日本的“大陸政策”,經過19世紀六十年代的萌芽、提出,七十年代的醞釀、定型,再到八十年代的積累、嘗試,進入九十年代後,各方面都已成熟,到1894年前後,這種蠢蠢欲動的擴張慾望,已經呈現出不可遏制的態勢。

金玉均之死與遣送回國

就在日本蠢蠢欲動、即將發動侵略戰爭之時,又發生了金玉均被殺的事件。

前文曾述及“甲申政變”,提到金玉均事敗之後,率朝鮮開化黨骨幹跟隨日本公使逃出朝鮮,流亡日本。

與此同時,開化黨在朝勢力被清洗,閔妃集團重掌政權,閔妃與極端仇恨金玉均等人,派出殺手潛入日本,企圖暗殺金玉均。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金玉均

政變前後,日本人對開化黨進行了武器、密謀、實施上的鼎力相助,其目的則是希望通過開化黨政變奪權後,日本可以藉此掌控朝鮮政治。在金玉均等人逃亡後,日本政府為了妥善保護,將他們先後送到小笠原群島、北海道、東京等地,以躲避朝鮮刺客的追殺。

在海外流亡近十年後,金玉均身心俱疲,轉而希望與清政府合作,並借大清國之力推進朝鮮的改革。

1894年3月,閔妃派出的刺客洪鐘宇,以5000元資金作為誘餌,誘使金玉均赴上海與清國高官李經方會晤。(李經方為李鴻章六弟李昭慶之子,過繼給李鴻章為長子,此前李經方曾經擔任清國駐日公使。)

3與28日,在上海美國租界的一間日本旅館內,金玉均被暗殺,身中3彈。當天傍晚,租界警察將嫌犯洪鐘宇抓獲。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金玉均遭刺殺身亡(繪圖)

按照大清國律例,死者屍體應該有人領取。當時清國上海衙門本來已經做好安排,同意日本人北原延次將金氏遺體帶回日本安葬。可是不料,當朝鮮閔妃統治集團得知金玉均被殺後,立即聯繫李鴻章,請求將洪鐘宇和金氏遺體一併交給朝鮮國處理。

李鴻章同意了朝鮮的請求,先是要求租界警署將洪鐘宇和金氏遺體引渡給清政府,然後又轉交給朝鮮方面。

因為當時沒有去朝鮮的船隻,清廷上海衙門還稟告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在劉的批准下,派軍艦“威靖”號專程將洪鐘宇和金氏遺體送回朝鮮。

4月金氏遺體被送至朝鮮後,朝鮮宮廷對其凌遲、曝屍,又將金氏的家族三代和政變同黨一律處斬。殺手洪鐘宇則被授官。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金玉均遺體被分解,頭顱掛在三腳架下,三腳架上掛一面幡旗,上寫“大逆不道玉均”,曝屍三日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對於金玉均被暗殺和引渡回國的全過程,日本人感到十分憤慨,對清、朝兩國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5月20日,日本友人會為金玉均在東京淺草寺舉行約兩千人蔘加的葬禮,眾議院犬養毅等社會名流指責清政府,認為將金氏遺體押回朝鮮是對日本帝國的極大侮辱,要求日本政府對清國採取報復措施。

葬禮次日,日本民間玄洋社成員約見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請求政府對清國宣戰,以雪恥辱。

日本國內反清、反朝的呼聲高漲,“徵韓論”“徵清論”開始在新聞媒體上連篇累牘地大肆渲染,而日本政府與社會民間輿論保持了同樣的態度。

不可否認的是,金玉均被暗殺和遺體被引渡回國的事件,逐漸演變成日本挑戰大清國的另一個情緒化因素,加劇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可以說,此時的日本,從上到下都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距離引爆只差一根引線了。

很快,這根引線就出現了。

東學黨起義,中日兵戎相見

1894年1月11日,朝鮮半島再次爆發動亂,這便是東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學黨起義”

這場“反帝反封建”性質的農民起義,爆發之後迅速呈現燎原之勢,很快攻下了多座城池,讓朝鮮王朝大為恐慌,只好向清政府駐朝代表袁世凱乞援:

“電懇北洋大臣,酌遣數隊,速來代剿”。

袁世凱收到乞援書後,電稟李鴻章。李鴻章則在上奏清廷後,拍板將自己的淮軍派往朝鮮。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東學黨起義,起初聲勢浩大

根據前文提到的1885年清、日兩國簽署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兩國都先後派兵到了朝鮮,而且都在事先通知了對方。但是,兩國派兵的理由卻差別很大。

清朝派兵,是應朝鮮王國的請求,赴朝鎮壓起義軍、平定動亂的。而日本派兵入朝的理由則是:保護在朝境內的日本僑民。

當然,朝鮮境內當時確實有不少的日本僑民,但是日本兵越派越多,到6月底,日本在朝陸軍已達萬人,停泊在釜山、仁川港口的軍艦多達8艘。與之相對的是,清軍派來的陸軍不不到4000人,軍艦隻有“濟遠”“平遠”“揚威”“操江”這4艘主力艦。(其餘的運兵船為沒有攻擊力的商船。)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1894年7月19日,日本聯合艦隊集結在朝鮮吳軍港,隨時準備發動攻擊

清軍走到半路(還沒到平壤),東學黨起義軍卻與朝鮮宮廷達成了雙向協議,兩邊一妥協,起義軍就地解散了。

既然起義平息了,李鴻章則準備遵循“老例”,讓赴朝清軍於牙山集結後回國,同時令常駐漢城的袁世凱“催日本同時撤兵”。

日本當初急於出兵,本就沒有獲得朝鮮的請求,所謂“保護僑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朝鮮起義平息後,日本兵仍然賴著不走。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日本挑起甲午戰爭後,東學黨農民軍再度蜂起,抗擊日軍,1894年12月底失敗,圖為起義首領全琫準被捕

日本軍隊不僅賴著不走,還不斷增兵。

在此期間,主持日本軍務的川上操六,與支持外交的陸奧宗光則一起奮力鼓吹戰爭:

“利用出兵之機,導致日清兩國開戰!”

此時的朝鮮形勢,已經劍拔弩張。

李鴻章再一次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

他和他的淮軍將士們,將要為這種“低估”付出慘痛的代價。

整個大清國,都要為這次“低估”付出慘痛的代價。

7月23日凌晨,日本派兵進入漢城,攻佔朝鮮王宮,劫持國王李熙,建立了親日傀儡政府。25日,該政府在日本唆使下廢除同清政府簽訂的一切條約,並授權日軍驅逐中國軍隊。

從此,日本開始對中國不宣而戰。

7月25日,當中國運兵船護航艦濟遠、廣乙從牙山魚貫出口準備返回中國時,遭到日本艦隊突然襲擊,均受重創。

與此同時,日艦又擊沉了中國租用的運兵船——英國商船“高升”號,導致800多人殉難。

從“建交”到甲午之戰,中日是怎麼一步步交惡的?

“高升”號倉促應戰,但寧死不降,終被炸沉於海底

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發佈宣戰書,影響兩國國運的甲午戰爭正式打響!

教訓

甲午戰爭的具體過程我不再贅述,眾所周知的是,大清國一敗再敗,終於割地賠款,進一步衰落下去。

而日本卻藉此戰實力大增,一躍成為東亞頭號強國,繼吞併琉球和侵佔中國臺灣之後,又逐步蠶食了朝鮮半島。

中日雙方從1871年“建交”逐漸走向了戰爭,區區23年時間,清政府從當初鄙視日本“蕞爾小國”,到妥協退讓,再到被打得滿地找牙、割地賠款。此中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不能不說,在政治交鋒與戰爭浴血的背後,有更多的教訓值得我們去總結——落後腐朽的君主專制政體、天朝上國的自滿心態、危機意識的極度缺乏,是導致晚清走向衰落、辱於日本、敗於列強,並最終崩潰的重要原因。

而當我們再次回望這段歷史,也充滿了滿腔的悲憤和懊惱。

悲憤於近代日本的咄咄逼人,懊惱於晚清國勢的日漸衰微。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警示雖成老調,但的確有反覆重提的必要。

(全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