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最後,充足的經費保障和科學家的努力。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只有解決了科研人士的後顧之憂,科研才能順利進行。日本的大學教授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是課題註冊制,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保障其數年的研究。數年如一日,可以自始至終、紮紮實實的科學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另外,這些學者們獲得的崇高地位也與他們的努力不可分割,很多教授六七十歲依舊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這是最令中國留學生所欽佩的。

最後,充足的經費保障和科學家的努力。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只有解決了科研人士的後顧之憂,科研才能順利進行。日本的大學教授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是課題註冊制,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保障其數年的研究。數年如一日,可以自始至終、紮紮實實的科學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另外,這些學者們獲得的崇高地位也與他們的努力不可分割,很多教授六七十歲依舊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這是最令中國留學生所欽佩的。

"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湯川秀樹,到今年的大隅良典,日本已經出現了26名諾貝爾獲獎者。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領域,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科研大國。以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為代表,日本國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2016年,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裡,日本以40家企業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雖然GDP超過日本,網紅也多的數不勝數,但在“硬實力”上,中國跟日本還差的很遠。那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國人,需要清醒一下了。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還是那個老問題,日本在科研領域為何如此強悍呢?

首先,因為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就是因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也正是因為這個出於興趣得出的結論,讓他享譽全球學界,也讓中山在年僅5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評職稱搞科研,“功利心”太強,當得到那個稱呼後,就沒怎麼有動力了,出於興趣搞的科研,才會後勁十足。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其次,“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圍繞大學到底是以誰為核心的爭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與中國大學機構的過於行政化不同,日本大學是以“學者”為中心的,行政人員是為教授、研究者、學生服務的,根本沒有什麼官架子。正是基於“大學者——大學者”的理念,少了各種行政阻撓,日本大學的科研才會如此順利。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雖然人們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號召人們為祖國效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換一種思維模式。利用全世界的優勢資源發展科技,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瞭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中國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開展國際共同研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最後,充足的經費保障和科學家的努力。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只有解決了科研人士的後顧之憂,科研才能順利進行。日本的大學教授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是課題註冊制,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保障其數年的研究。數年如一日,可以自始至終、紮紮實實的科學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另外,這些學者們獲得的崇高地位也與他們的努力不可分割,很多教授六七十歲依舊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這是最令中國留學生所欽佩的。

最後,充足的經費保障和科學家的努力。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只有解決了科研人士的後顧之憂,科研才能順利進行。日本的大學教授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是課題註冊制,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保障其數年的研究。數年如一日,可以自始至終、紮紮實實的科學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另外,這些學者們獲得的崇高地位也與他們的努力不可分割,很多教授六七十歲依舊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這是最令中國留學生所欽佩的。

日本科技為何如此強大?

種種原因,讓日本科研走在世界前列,科研基礎好了,自然能夠為諾貝爾提供支撐。與虛擬的“網紅經濟”相比,,或許日本的“實體科技”更值得中國學習。

種種原因,讓日本科研走在世界前列,科研基礎好了,自然能夠為諾貝爾提供支撐。與虛擬的“網紅經濟”相比,,或許日本的“實體科技”更值得中國學習。

關注真君,更新干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