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在《灌籃高手》動畫的最後一幕是,湘北一行人在火車前,準備前往全國大賽。而我踏著秋意,在江之電嗚嗚聲中,來到湘南——鎌倉。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在鎌倉高校前站下車,當時櫻木他們也是乘江之電而來,下車的地點是陵南高校前。走兩分鐘就能看到那個著名的十字路口,那是櫻木與晴子初相見的地方。那一幕悸動的畫面,成為了無數人朝聖的場景。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鎌倉奶奶說,在這個十字路口,每天都有無數的人等。她還笑著提到上面的警示牌語裡,有中國語、韓語和英文,卻沒有日本語。她可能清楚,他們在等電車,可其實他們等得是逝去的青春。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等那個放了學,連書包都沒放下,就打開電視看《灌籃高手》的少年,等著他來,告訴他:“我終於來到了夢開始的地方。”所有的回憶都濃縮在那個路口,我們迎著江之電而過,但對面沒有晴子。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友誼賽是湘北與陵南的第一次交手,魚住、仙道他們出現在我們面前。而十月的鎌倉高校,拉著“祝關東大會出場”,也應了為全國大賽出場的景。友誼賽陵南88比87贏了湘北,仙道最後絕殺。而在縣大賽四強循壞賽中,兩隊正面遭遇。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剛開始,陵南就打了湘北一個措手不及,櫻木與赤木都不在狀態。但整場比賽最大的亮點在於,流川楓與仙道的單挑。當時年少時,看這場比賽,唯一的印象是流川楓比仙道帥。如今,在回看這場比賽,發現流川楓的表現沒有仙道好。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流川楓拿到了22分,5籃板,4助攻,1搶斷,0封蓋,3失誤;仙道拿到了26分7籃板,10助攻,3搶斷,3封蓋,1失誤。3個封蓋分別是對赤木、櫻木和流川楓。特別是面對赤木強打的2+1,個人能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櫻木最後的強硬補釦,鎖定了勝局,而他8個前場籃板是他本場比賽唯一的亮點,因為他得分只拿了9分。最後時刻,搶下關鍵籃板,助攻三井反超比分,是最熱血的地方。70比66,湘北贏了陵南,還記得當時高興了多久嗎?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在中國,很多80後、90後是因為《灌籃高手》接觸了籃球,以此接觸了NBA。那時很多人只愛灌籃,不愛籃球,更不愛NBA。漫畫的熱血可以照進現實,但從來沒有一部漫畫像《灌籃高手》那樣影響我們至深。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有多少人會一遍又一遍地去重溫那些畫面,又有多少人最後會哭著笑著看完,又有多少人真的為了《灌籃高手》來到鎌倉,看一看夢開始的地方,又有多少人愛屋及烏,因為灌籃高手,捨不得離開鎌倉呢?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波光粼粼的海面打溼得是漸漸模糊的視線,原來湘南的海岸邊沒有騎行的流川楓,而櫻木花道最終愛上了籃球,可卻沒有晴子。回不去的不是曾經,而是那份熱血,再也沒有一個少年,哭著說“教練,我想打籃球。”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夕陽的餘暉映照著,鎌倉如來時那樣安靜,海鷗沒有告別,烏鴉依舊糾纏不休,再見了,鎌倉!再見了,灌籃高手!

為了尋找那個叫灌籃高手的夢,我去了鎌倉

回到東京,沒有前往當年湘北高中的原型—東京都立武蔵野北高等學校,但這次旅行也與《灌籃高手》的總基調相呼應——“青春的夢裡總有遺憾!”遺憾的,才是青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