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任正非:堅定不移用歐美磚修建自己的IT系統長城

任正非管理華為,目前已把焦點集中到兩個方面:

一是充分吸收美軍“軍政、軍令分開”的管理思想,構建華為自己強大的資源平臺和作戰平臺;

二是實現端到端流程打通,以實現“班長的戰爭”的管理目標。

前者是骨架,後者是血脈。

華為目前已經把骨架構建起來,但血脈還沒有完全建造好,更沒有達到完全打通的地步。

血脈構建的基礎是什麼?

IT系統!

IT系統已成為阻礙華為實現“班長的戰爭”的“上甘嶺”。

因此,任正非多次在內部講話中強調,要用長遠眼光及結構性思維,建立世界最優質的IT網,為此,可以購買世界上最優秀的軟件,甚至可以租用衛星。

任正非將其形象地比喻為,用“歐美磚”修建自己的“萬里長城”!

 附:任正非講話

依託歐美先進軟件包構建高質量的IT系統

——在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

一、未來五至十年,公司要逐步走向精兵模式,IT系統要先實現支持。

1、我們用五至十年的改革逐步實現“班長的戰爭”,需要IT系統支持。將來代表處作戰指揮權力前移,從屯兵模式走向精兵模式,同時作戰過程要可視透明,監管同步。

現在代表處之所以屯兵,因為流程不暢,所以組織對齊,什麼資源都先放在代表處。有人只管“醬油”,有人只管“醋”,聽各自老闆的指示,當沒有攻山頭時,就可能會出現一些閒人。將來公司逐漸走向機關專業化、一線綜合化,即機關有一批“醬油”專家、一批“醋”專家,一線安排一個人既賣“醬油”,又賣“醋”,這樣可以減少一個編制,逐漸走向精兵。這就是功能對齊,組織不對齊。將來區域是作戰指揮中心,攻佔山頭時呼喚炮火,戰略預備隊協同作戰,BG提供各類兵種資源。

如何準確、及時地調動資源,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組織的改革是系統工程,需要IT系統支持,否則不可能實現。如果IT系統不支持,前線團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何呼喚炮火?六百里加急送“雞毛信”,那需要多少編制?又如,一線呼喚炮火“坦克”,“坦克”到了,但是“油”沒有到,“炮彈”沒有到,“坦克”有什麼用呢?它還要吃糧食,本來糧食就不夠。

2、IT系統要支持研發在公司一定圈子內開源,節約成本,降低編制。

研發開源以後,減少研發的重複投入,保持精兵模式,不能無限制增人。低端產品就是簡單化、標準化、免維護化,像印鈔票一樣流水線作業。能印鈔票的產品一定是開放的,當然開放的產品不僅完全靠研發,還要靠規劃市場、服務……。產品中要有斷裂點,如鈔票中設置水印等。

二、IT部門提供IT保障要因時、因地制宜,為前方解決問題,支撐優質作戰。

1、重點建好“從中心倉到站點”接入系統。

解決“從公司到中心倉打通”的骨幹系統暢通問題,這幾年進步非常大,我相信能在一兩年內做到高水平;但是“從中心倉到站點”的接入系統要做到靈活機動,我們做得還不夠,所以現在重點要把接入系統建好。“從中心倉到站點IT打通”項目組分工不變。鄧飈總負責,把幹線和新業務管清楚;陶景文重點是代表處責任體系挖潛,流程接入體系落地。

有人說現在修了“高速公路”,但沒有業務規則,你們可以起草,然後徵集所有相關部門意見,圍繞業務目標“多產糧食、增加土地肥力”來形成共識。最後形成有效規則,每個部門都要遵守。什麼是規則?具有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鄧飈:新IT系統架構有很大變化,以服務一線作戰為基礎,按不同兵種構建了快速的接入系統。在接入系統裡,數據可視透明,快速跟主幹系統發生聯動,以此提升一線整體作戰效率。)

2、建立標準化、簡單化的共享中心。

IT如何支持戰略指揮授權系統,如何落實流程責任制?不能說點了按鈕,命令就下達了,誰監管、誰統計、誰測試?共享中心變革的目的是要標準化、簡單化,讓大家使用方便。流程IT部門人員的思想要去掉創新觀念,不要把流程設計得彎來彎去。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多產糧食及增加土地肥力,凡是不適合這兩者的改革,都是多餘的環節,要砍掉。

3、IT系統建設過程中“摻沙子”。

你們要從前線找一些有基層項目實踐經驗的明白人,作為XX代表,研究時參與評估、輸出貢獻。他們雖然不懂IT,但明白業務實際需求,而且有一定的交付能力,同你們一起作戰,也培養出一些前線的種子。

4、希望IT的扇形管理,讓陽光普照到每一個角落。

IT要把前線當作客戶,因時、因地制宜,為前方解決問題。比如,在一些落後國家,網絡帶寬不夠,有些員工不睡覺,輪流排隊下載文件。這種情況下,可以多花一些錢來解決問題,比如租賃衛星等。公司通信費用可以進入空耗係數,全球各地區均攤。可以從發達地區多收一些,補貼給艱苦地區。公司有錢了,為什麼還是農民的工作方法?艱苦地區的工作本來就複雜,創造價值很難,如果網絡速度還很慢,那就更難。提高帶寬,艱苦地區的員工把業務做得好一些,也可以多拿獎金。

又如,在埃博拉、戰爭地區,為什麼非要強調在華為IT內網去下載文件,而不能直接用外部網絡下載呢?我們公司不能系統性的失去網絡安全,但局部性的網絡安全出現漏洞,問題應該不大。

三、公司內部加強開放的同時,一定做好網絡安全防護。IT建設系統要有長遠眼光,堅定不移用“歐美磚” 建高質量系統。

1、我們的目標明確,要建立世界最優質的IT網,IT建設系統要有長遠眼光及結構性思維。

兩千年前,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多偉大,先不說修建過程是否容易,但你看建得多好。今天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想法,才有領先世界的戰略眼光。

我們堅定不移用“歐美磚”修建自己的“萬里長城”,學習互聯網精神來改善內部管理,穿互聯網的鞋,走自己的路。公司擴張要有合理性發展、彈性發展,現在其實很多歐美軟件都做得到。而且我們引進“歐美磚”構建的是整個IT系統,不僅是IT主幹。我們也沒有排斥企業網開發的IT系統,作為供應商之一,如果“華為磚”能達到“歐美磚”的水平,也可以用“華為磚”。如果我們總是自主開發,不能為了現階段的節約,修建出低價格、低成本、低質量的“長城”,不久又要推倒用“歐美磚”重建,為什麼不能一次性建好混凝土結構呢?我支持在IT系統建設上可以多投入,但是要算投入產出比,你們要講清楚投入了多少,公司減少了多少實際在崗編制。

當然,對於有些防護,可能只需要炮彈打擊到500米,就不用買能打擊到8000米的炮彈,沒有必要每個武器都追求“最精、最優”。

2、IT系統僅靠先進武器還不夠,還要有科學化管理。

我舉幾個例子。“萬里長城”也不是完全拷貝西方軟件,可以把標準化入口換幾個代碼,變成非標準化入口,而換碼的規則只有內部少數幾個人掌握,隨時可以更換。管虎符(高風險賬號)的密碼小組不一定要懂計算機,對管的內容和通道都不知道,反而是最安全。

將來有些信息不要進入大循環,在小循環結束後,無用信息即可刪除,以此減輕信息包的數量。否則揹負那麼大的信息包去運轉,無論做多大的帶寬,運行速度都不會快。比如,我們要求經營性財務數據需要保存十五年,但非經營性財務數據是不需要這樣做的,例如伙食、房租……經過夥委會審計核實後,就可以銷賬了。

現在群發郵件越來越多,公司要重新審視群發郵件,持續不斷地清除信息垃圾。郵件只能發給相關人,如果不相關人員讀到郵件,就是浪費了公司支付的工資成本。

四、對標世界級IT行業,對IT人員薪酬框架標準進行改革。

將來機關越來越多的專家團隊,專家待遇有可能比行政主管還高,因為行政主管將來有可能升將軍的。現在法務、翻譯已經開始改革,IT體系也要改革。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可以梳理出IT人員的薪酬框架標準改革方案,去HRC彙報。

將來IT機關作為專家團隊協作推動,會有大批專家產生,對標IT行業,專家達到世界級多少標準,就拿多少工資。你們要把內部人員的潛能調動起來,主要是內生成長,但也不排斥引進互聯網的優秀專家。只有大家奮鬥,公司就沒風險;如果大家不奮鬥,無論公司有多少錢,都有風險。

未來二三十年,是人類社會最重要時期,從幾千年的傳統社會轉變為信息社會。我們都不明白轉變形式,但好在華為十五萬員工齊心協力拿著“槳”,終於把“航空母艦”劃到太平洋邊了,我們有希望領先世界。首先公司內部的基礎網絡要先適應未來信息社會,否則讓我們去駕馭信息社會,那是天方夜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