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被抓後,這些上市公司都說“對公司無影響”,真相是……'

"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3日電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被逮捕的“戲碼”已經在A股市場上演了十多回。

據統計,年內已經有12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逮捕。這些上市公司包括派生科技、葵花葯業、*ST中科、大智慧、愷英網絡、*ST康得、博信股份、*ST鵬起、新城控股、暴風集團、*ST天寶、ST昌魚。

而令人玩味的是,不少公司都會在上述事項後發佈公告稱,相關高管被逮捕對公司日常經營無實質影響。有投資者調侃稱既然不影響正常經營,此前又何必任用這些高管?

專家指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無論是董事長還是實控人被捕對其自身經營和公眾形象都有重大負面影響,上市公司公告中的說辭多半是“自我安慰”。

而盤點這些上市公司此後的業績和股價表現也可發現,相關高管的被捕無疑都是一顆巨雷,上市公司需要漫長的時間去修補形象重振業績。

業績變臉股價暴跌

派生科技是2019年第一個踩中“高管被捕雷”的。

2019年3月27日,東莞公安機關通報證實:團貸網實控人唐軍、張林主動向東莞市公安局投案,團貸網遭立案偵查。唐軍同時也是上市公司派生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張林則是董事長。

隨後派生科技緊急公告稱,目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運作正常,上述事件“未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然而,派生科技近日交出的半年度成績單卻很難讓投資者信服公司的這一套說辭。根據派生科技的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虧損為2億-2.8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為3.82億元。

對此,公司在預告中解釋稱,2018年底,公司剝離了金融科技信息諮詢業務,原下屬兩家子公司廣東鴻特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廣東鴻特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本報告期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其次,公司子公司廣東遠見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的客戶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已向法院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截止本報告期末,遠見精密對小黃狗環保科技享有的應收賬款約為3.54億元(未經審計)。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會計制度,應當對該應收賬款及業務相關存貨計提減值準備,經初步估算需計提約2.57億元。

最後,公司投資的深圳順成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迅輝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處於人員解散、業務中止的非正常經營狀態,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會計制度,對以上兩家公司的投資額(合計2,000萬元)全額計提減值損失。

據瞭解,鴻特普惠和鴻特信息此前為派生科技旗下的金融科技信息服務平臺,與唐軍控制的另一家已經暴雷的互金平臺團貸網關係密切,而小黃狗環保科技的創始人也正是唐軍。

事實上,24歲便創立團貸網的唐軍正是以團貸網為起點,圍繞其控制的派生科技集團、派生信息建立了多達數十家子公司、孫公司的“團貸系”。而其被捕後,其一手建立的團貸系均有“樹倒猢猻散”之勢,作為上市公司的派生科技也難獨善其身。

除了業績變臉外,派生科技的股價自4月1日復牌後變一路跌跌不休,至今股價已經不足10元,較年內最高點60.17元縮水80%。

無獨有偶。今年4月,*ST中科實際控制人張偉涉嫌黑社會犯罪被深圳市公安機關執行逮捕,公司也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未在公司任職,相關事項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ST中科也同樣遭遇了業績變臉和股價狂瀉。根據其業績修正預告,上半年虧損最高或達1.0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跌95%。從股價走勢來看,今年4月至今,*ST中科的股價也近乎腰斬。

進入7月份,新城控股前董事長王振華猥褻女童案震驚市場,新城繫上市公司市值在一個交易日便蒸發超300億元。儘管新城控股迅速切割與王振華的關係,但餘震仍難消弭。分析人士指出,評級下調後新城控股的融資難度將進一步增加,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家房企的發展都將被這一樁醜聞拖住後腿。

專家:上市公司撇清影響屬“自我安慰”

在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被捕後,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往往就是對公司業務會不會產生實質影響,監管層也會對相關問題進行問詢。

在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被捕後,深交所便對暴風集團下發問詢函稱,馮鑫在暴風集團任董事長、總經理以及董事會祕書等職務,其被採取強制措施對公司日常經營和信息披露有重大影響,說明公司擬採取的應急措施。

暴風集團迴應稱,馮鑫先生是公司的創始人,擁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媒體近期對其進行了廣泛報道,其中不乏錯誤或誤導性信息,對投資人、公司員工、合作伙伴等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公司需全力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目前公司核心人員穩定,力爭各方面工作開展不受影響。近期內公司將進一步壓縮運營成本,降低各項成本費用,維持日常經營的穩定。同時公司將積極與各相關方面溝通和彙報,爭取最大限度的支持。

據媒體報道,在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旗下金融平臺已經停止發標,部分產品將延遲兌付,還有媒體在暴風辦公樓偶遇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暴風失“鑫”的影響正在逐步浮現。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企業的董事長或實控人被警方逮捕對公司肯定有重大負面影響,無論是對其自身經營還是社會形象。在他看來,這種公告多半是“自我安慰”。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一些公司在公告中會指出,實際控制人在公司並未擔任具體職務。

葵花葯業在回覆問詢函時便指出,原董事長關彥斌辭職後,已不在上市公司擔任職務,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愷英網絡也稱,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悅已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王悅被批准逮捕事項未對公司正常運營產生影響。大智慧、康得新、ST昌魚等公司的回覆也採取了類似的說辭。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是否可以真的不受影響呢?

董登新指出,管理層如果是強有力的,那麼大股東確實可以“袖手旁觀”。但一般大股東都會成為管理團隊中的核心成員,只有少數的實控人可能會不干預,因此無論是實控人還是董事長被抓,對公司影響毫無疑問都是重大的。(中新經緯APP)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