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
"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作者 | 陳思 & 思純

來源 | 《財富自由》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文章的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文章主人公,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作者 | 陳思 & 思純

來源 | 《財富自由》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文章的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文章主人公,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事實上,主人公離職之前收入並不低,每年收入也有50萬以上,這還不算獎金和分紅。只是在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他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慾望帶來的滿足感,由此引發了不安,陷入了一種本可以避免的所謂的對“中年財務危機”的焦慮之中罷了。

而引發焦慮的根源就在於他錯誤的花錢方式,以及規劃、運用財富的底層思維的缺乏。

一、金錢思維

尊重金錢財富才會靠近你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到年底的時候發現一年來根本沒存下什麼錢,但自己又無法說出把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更不用說具體到像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類別上的金額,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按消費類別編制預算或記賬,也沒有根據自己的預期收入、日常消費類別編制自己的年度預算。

不記賬、對自己的花費糊里糊塗,這是不尊重金錢的第一種表現。

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消費需求究竟是什麼,盲目跟風,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缺乏消費上的自制力。

還是以開篇提到的主人公為例:

按理說,工資收入稅後兩萬,分紅獎金也不低,年收入50萬以上,這對於一個普通中產家庭來說,都是可觀的收入來源。

但是,他缺乏對自己消費需求的理性判斷,雖說學區房是孩子上學的需要,但“住”的問題並不是他面臨的首要問題,加上盲目地跟風,認為學區房有投資價值,在不考慮自己財務狀況的前提下,盲目舉債購房,原本家庭負債6000,一下子提到了負債3萬,跨度太大,當職業道路遭遇危機時,整個家庭立馬墜入債務的深淵。

我們可以認為,缺乏消費自制力是導致主人公家庭悲劇的根本原因,當初哪怕是理性那麼一點點,也不至於落的個如此悽慘的境地。

"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作者 | 陳思 & 思純

來源 | 《財富自由》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文章的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文章主人公,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事實上,主人公離職之前收入並不低,每年收入也有50萬以上,這還不算獎金和分紅。只是在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他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慾望帶來的滿足感,由此引發了不安,陷入了一種本可以避免的所謂的對“中年財務危機”的焦慮之中罷了。

而引發焦慮的根源就在於他錯誤的花錢方式,以及規劃、運用財富的底層思維的缺乏。

一、金錢思維

尊重金錢財富才會靠近你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到年底的時候發現一年來根本沒存下什麼錢,但自己又無法說出把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更不用說具體到像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類別上的金額,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按消費類別編制預算或記賬,也沒有根據自己的預期收入、日常消費類別編制自己的年度預算。

不記賬、對自己的花費糊里糊塗,這是不尊重金錢的第一種表現。

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消費需求究竟是什麼,盲目跟風,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缺乏消費上的自制力。

還是以開篇提到的主人公為例:

按理說,工資收入稅後兩萬,分紅獎金也不低,年收入50萬以上,這對於一個普通中產家庭來說,都是可觀的收入來源。

但是,他缺乏對自己消費需求的理性判斷,雖說學區房是孩子上學的需要,但“住”的問題並不是他面臨的首要問題,加上盲目地跟風,認為學區房有投資價值,在不考慮自己財務狀況的前提下,盲目舉債購房,原本家庭負債6000,一下子提到了負債3萬,跨度太大,當職業道路遭遇危機時,整個家庭立馬墜入債務的深淵。

我們可以認為,缺乏消費自制力是導致主人公家庭悲劇的根本原因,當初哪怕是理性那麼一點點,也不至於落的個如此悽慘的境地。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想要積累財富,樹立尊重金錢的財富思維是每個人都要學著去做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一支筆,一瓶水,每一筆消費支出都要有記錄

千萬不要拿消費記錄不當回事,事實證明,對自己消費記錄瞭然於心的人比那些對自己的消費糊里糊塗的人擁有的財富至少要多30倍。

接近90%的富人都能說出過去一年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費情況,80%以上富人甚至能說出具體到某類消費上的花費。

小到一支筆,一瓶水,大到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凡是與你有關的消費,都要做好記錄,可以單獨準備一個賬本,以周為單位,做好消費記錄,方便以後做統計。

2.學會編制消費預算

消費預算能反映出你對自己未來消費結構的大致規劃,它與你過去的消費與收入密切相關,90%的富豪做的消費預算會具體到衣食住行的具體類別。

消費預算與消費記錄一脈相承,消費記錄是你制定消費預算的依據,以消費記錄為參考,謹慎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哪些是必須要買的,哪些是可以買也可以不買的,哪些是完全沒必要買的,每個消費類別能分配多少金額,這些都是編制消費預算的重點,可以以月為單位,編制自己的消費預算。

3.自制力不可或缺

據統計,95%以上的白手起家的富豪都認為自制力在他們積累財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盲目跟風、攀比消費都是自制力的天敵。為了提高自制力,你需要更加清醒、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對各類消費需求進行排序,縮減不必要的開支;

同時還應杜絕社交媒體上的一切攀比消費。

二、消費思維

學會“漠視”周圍人的消費

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對周圍人開的車、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產生過羨慕,尤其當比你過得差的人換了新的車子、房子,這時你恨不得立馬買輛新車子,換套新房子來壓過那些比你過得差的人。

"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作者 | 陳思 & 思純

來源 | 《財富自由》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文章的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文章主人公,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事實上,主人公離職之前收入並不低,每年收入也有50萬以上,這還不算獎金和分紅。只是在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他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慾望帶來的滿足感,由此引發了不安,陷入了一種本可以避免的所謂的對“中年財務危機”的焦慮之中罷了。

而引發焦慮的根源就在於他錯誤的花錢方式,以及規劃、運用財富的底層思維的缺乏。

一、金錢思維

尊重金錢財富才會靠近你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到年底的時候發現一年來根本沒存下什麼錢,但自己又無法說出把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更不用說具體到像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類別上的金額,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按消費類別編制預算或記賬,也沒有根據自己的預期收入、日常消費類別編制自己的年度預算。

不記賬、對自己的花費糊里糊塗,這是不尊重金錢的第一種表現。

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消費需求究竟是什麼,盲目跟風,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缺乏消費上的自制力。

還是以開篇提到的主人公為例:

按理說,工資收入稅後兩萬,分紅獎金也不低,年收入50萬以上,這對於一個普通中產家庭來說,都是可觀的收入來源。

但是,他缺乏對自己消費需求的理性判斷,雖說學區房是孩子上學的需要,但“住”的問題並不是他面臨的首要問題,加上盲目地跟風,認為學區房有投資價值,在不考慮自己財務狀況的前提下,盲目舉債購房,原本家庭負債6000,一下子提到了負債3萬,跨度太大,當職業道路遭遇危機時,整個家庭立馬墜入債務的深淵。

我們可以認為,缺乏消費自制力是導致主人公家庭悲劇的根本原因,當初哪怕是理性那麼一點點,也不至於落的個如此悽慘的境地。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想要積累財富,樹立尊重金錢的財富思維是每個人都要學著去做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一支筆,一瓶水,每一筆消費支出都要有記錄

千萬不要拿消費記錄不當回事,事實證明,對自己消費記錄瞭然於心的人比那些對自己的消費糊里糊塗的人擁有的財富至少要多30倍。

接近90%的富人都能說出過去一年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費情況,80%以上富人甚至能說出具體到某類消費上的花費。

小到一支筆,一瓶水,大到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凡是與你有關的消費,都要做好記錄,可以單獨準備一個賬本,以周為單位,做好消費記錄,方便以後做統計。

2.學會編制消費預算

消費預算能反映出你對自己未來消費結構的大致規劃,它與你過去的消費與收入密切相關,90%的富豪做的消費預算會具體到衣食住行的具體類別。

消費預算與消費記錄一脈相承,消費記錄是你制定消費預算的依據,以消費記錄為參考,謹慎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哪些是必須要買的,哪些是可以買也可以不買的,哪些是完全沒必要買的,每個消費類別能分配多少金額,這些都是編制消費預算的重點,可以以月為單位,編制自己的消費預算。

3.自制力不可或缺

據統計,95%以上的白手起家的富豪都認為自制力在他們積累財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盲目跟風、攀比消費都是自制力的天敵。為了提高自制力,你需要更加清醒、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對各類消費需求進行排序,縮減不必要的開支;

同時還應杜絕社交媒體上的一切攀比消費。

二、消費思維

學會“漠視”周圍人的消費

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對周圍人開的車、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產生過羨慕,尤其當比你過得差的人換了新的車子、房子,這時你恨不得立馬買輛新車子,換套新房子來壓過那些比你過得差的人。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財富自由》中調查的絕大部分富豪都喜歡淡化自己的社會經濟成就,他們認為,自己擁有的成就就是成功的勳章,根本沒有必要向外界展示任何能凸顯自己地位的東西。

匯豐銀行的一組數據顯示,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暫且不談數字的真實性有多高,但攀比消費一定是90後們債臺高築的一個重要原因。

1.抑制高消費,否則你會債務纏身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消費水平越高,他的社會地位與成就也一定越高。這也是很多人舉債也要維持“高消費”的原因,這其實就是虛榮心在作怪。

明明掃帚就能解決的問題,非得買吸塵器,而且還得是戴森的。

《財富自由》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那些開寶馬、奔馳、捷豹的“富人”,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富人,有時候他們去停車場都是不付停車費的,原因並不是他們不想或不願意支付,而是他們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豪車的車主中,86%的人都不是富人,車子不過是他們租來或者借來炫富的工具而已。

平均來看,高消費的人擁有的財富大概只相當於真正富豪財富的3%。

真正的富豪都喜歡淡化自己的所有成就,你很難從一個人的衣食住行情況來判斷他的社會地位,有時候,反而越窮的人越需要通過炫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汽車、住房等大額消費品要慎重

汽車、住房這類大額商品的消費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你能否積累足夠多的財富,你買到的汽車與住房不單單是一種商品,更多的是一種消費方式

住在高檔社區裡,你的購物傾向與消費方式不知不覺便會向鄰居靠攏。

通常,社區越富裕,你的消費也會越來越高。

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富豪之所以能夠積累起財富,恰恰是因為他們都不住在高檔社區。

在富裕社區中,92%的房主都不是富豪,富豪最初購房的平均價格為46.5萬美元,僅相當於他們當時年收入的3.1倍,也就是說工作他們只需要工作三年就可以買一套住房了。

另外,富豪們住的房子的面積只有1900平方公尺,要知道上面提到的92%的房主的住房面積都超過了1900平方公尺。

至於汽車,如果你不是把它當作炫富的工具的話,那你根本沒必要買豪車,豪車除了能滿足高消費帶給你的虛榮心之外,別的什麼也給不了你。

要知道,富豪們購買的汽車的價格中位數僅僅是3.5萬美元,豐田、本田和福特是他們最喜歡的品牌。有27.7%的富豪的車已經買了有6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

三、投資思維

分散投資,絕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當今社會,很多中產家庭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一般都不再僅僅滿足於工資收入,他們努力尋求各種投資機會,期待著“錢生錢”。

但囿於對某種理財產品的迷信,以及自身風險意識的缺乏,新中產階級往往只對一種投資“情有獨鍾”。很多人因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傾家蕩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

"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作者 | 陳思 & 思純

來源 | 《財富自由》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文章的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文章主人公,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事實上,主人公離職之前收入並不低,每年收入也有50萬以上,這還不算獎金和分紅。只是在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他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慾望帶來的滿足感,由此引發了不安,陷入了一種本可以避免的所謂的對“中年財務危機”的焦慮之中罷了。

而引發焦慮的根源就在於他錯誤的花錢方式,以及規劃、運用財富的底層思維的缺乏。

一、金錢思維

尊重金錢財富才會靠近你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到年底的時候發現一年來根本沒存下什麼錢,但自己又無法說出把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更不用說具體到像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類別上的金額,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按消費類別編制預算或記賬,也沒有根據自己的預期收入、日常消費類別編制自己的年度預算。

不記賬、對自己的花費糊里糊塗,這是不尊重金錢的第一種表現。

另外,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消費需求究竟是什麼,盲目跟風,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缺乏消費上的自制力。

還是以開篇提到的主人公為例:

按理說,工資收入稅後兩萬,分紅獎金也不低,年收入50萬以上,這對於一個普通中產家庭來說,都是可觀的收入來源。

但是,他缺乏對自己消費需求的理性判斷,雖說學區房是孩子上學的需要,但“住”的問題並不是他面臨的首要問題,加上盲目地跟風,認為學區房有投資價值,在不考慮自己財務狀況的前提下,盲目舉債購房,原本家庭負債6000,一下子提到了負債3萬,跨度太大,當職業道路遭遇危機時,整個家庭立馬墜入債務的深淵。

我們可以認為,缺乏消費自制力是導致主人公家庭悲劇的根本原因,當初哪怕是理性那麼一點點,也不至於落的個如此悽慘的境地。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想要積累財富,樹立尊重金錢的財富思維是每個人都要學著去做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一支筆,一瓶水,每一筆消費支出都要有記錄

千萬不要拿消費記錄不當回事,事實證明,對自己消費記錄瞭然於心的人比那些對自己的消費糊里糊塗的人擁有的財富至少要多30倍。

接近90%的富人都能說出過去一年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費情況,80%以上富人甚至能說出具體到某類消費上的花費。

小到一支筆,一瓶水,大到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凡是與你有關的消費,都要做好記錄,可以單獨準備一個賬本,以周為單位,做好消費記錄,方便以後做統計。

2.學會編制消費預算

消費預算能反映出你對自己未來消費結構的大致規劃,它與你過去的消費與收入密切相關,90%的富豪做的消費預算會具體到衣食住行的具體類別。

消費預算與消費記錄一脈相承,消費記錄是你制定消費預算的依據,以消費記錄為參考,謹慎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哪些是必須要買的,哪些是可以買也可以不買的,哪些是完全沒必要買的,每個消費類別能分配多少金額,這些都是編制消費預算的重點,可以以月為單位,編制自己的消費預算。

3.自制力不可或缺

據統計,95%以上的白手起家的富豪都認為自制力在他們積累財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盲目跟風、攀比消費都是自制力的天敵。為了提高自制力,你需要更加清醒、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消費需求,對各類消費需求進行排序,縮減不必要的開支;

同時還應杜絕社交媒體上的一切攀比消費。

二、消費思維

學會“漠視”周圍人的消費

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對周圍人開的車、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產生過羨慕,尤其當比你過得差的人換了新的車子、房子,這時你恨不得立馬買輛新車子,換套新房子來壓過那些比你過得差的人。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財富自由》中調查的絕大部分富豪都喜歡淡化自己的社會經濟成就,他們認為,自己擁有的成就就是成功的勳章,根本沒有必要向外界展示任何能凸顯自己地位的東西。

匯豐銀行的一組數據顯示,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暫且不談數字的真實性有多高,但攀比消費一定是90後們債臺高築的一個重要原因。

1.抑制高消費,否則你會債務纏身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消費水平越高,他的社會地位與成就也一定越高。這也是很多人舉債也要維持“高消費”的原因,這其實就是虛榮心在作怪。

明明掃帚就能解決的問題,非得買吸塵器,而且還得是戴森的。

《財富自由》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那些開寶馬、奔馳、捷豹的“富人”,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富人,有時候他們去停車場都是不付停車費的,原因並不是他們不想或不願意支付,而是他們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豪車的車主中,86%的人都不是富人,車子不過是他們租來或者借來炫富的工具而已。

平均來看,高消費的人擁有的財富大概只相當於真正富豪財富的3%。

真正的富豪都喜歡淡化自己的所有成就,你很難從一個人的衣食住行情況來判斷他的社會地位,有時候,反而越窮的人越需要通過炫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汽車、住房等大額消費品要慎重

汽車、住房這類大額商品的消費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你能否積累足夠多的財富,你買到的汽車與住房不單單是一種商品,更多的是一種消費方式

住在高檔社區裡,你的購物傾向與消費方式不知不覺便會向鄰居靠攏。

通常,社區越富裕,你的消費也會越來越高。

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富豪之所以能夠積累起財富,恰恰是因為他們都不住在高檔社區。

在富裕社區中,92%的房主都不是富豪,富豪最初購房的平均價格為46.5萬美元,僅相當於他們當時年收入的3.1倍,也就是說工作他們只需要工作三年就可以買一套住房了。

另外,富豪們住的房子的面積只有1900平方公尺,要知道上面提到的92%的房主的住房面積都超過了1900平方公尺。

至於汽車,如果你不是把它當作炫富的工具的話,那你根本沒必要買豪車,豪車除了能滿足高消費帶給你的虛榮心之外,別的什麼也給不了你。

要知道,富豪們購買的汽車的價格中位數僅僅是3.5萬美元,豐田、本田和福特是他們最喜歡的品牌。有27.7%的富豪的車已經買了有6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

三、投資思維

分散投資,絕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當今社會,很多中產家庭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一般都不再僅僅滿足於工資收入,他們努力尋求各種投資機會,期待著“錢生錢”。

但囿於對某種理財產品的迷信,以及自身風險意識的缺乏,新中產階級往往只對一種投資“情有獨鍾”。很多人因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傾家蕩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

深圳兩套房,卻面臨失業:職場危機下的中年財務危機...

互聯網金融(P2P)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前幾年互聯網金融產品最火的時候,各種打著高“固定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遍地開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有的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投入到了互聯網金融產品中,更有人借錢“梭哈”,期待著能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因為政策的不夠完善,以及相關監管的缺失,很多平臺無法高效的回收資金,導致了大量的金融平臺暴雷,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還有人因為無法承擔鉅額的財產損失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類悲劇發生的根源在於錯誤的投資思維,以及風險分散意識的缺失。為了避免悲劇發生,樹立分散投資思維,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至關重要。

1.持續學習投資知識,你才能掌握最新趨勢

如今,各種投資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依靠傳統投資領域的知識已經無法應對多樣化的投資世界。面對魚龍混雜的各類理財產品,勢必要持續學習相關知識,提高鑑別能力,富豪們每月要花費超過11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投資知識。

但學習投資知識並不意味著你要請人教你,或者找理財顧問,只有8.2%的富豪會依賴顧問來做投資,不依賴顧問的目的是你要學會獨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不能盲目相信別人,不然很容易陷入投資陷阱之中。

2.慎重選擇新興投資類型,傳統投資仍是王道

以“互聯網金融”“數字貨幣”為代表理財產品雖說收益率高於傳統投資,但風險也更高。

真正的富豪對各種新興的投資機會始終保持謹慎態度,超過60% 的富人將不低於30% 投資放在退休賬戶裡。

近40% 的富人將不低於30% 的投資放在房地產上。只有約6% 的百萬富翁用其部分資產換取土地使用權,很少有富人(4%)將無形資產(如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作為他們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養老金賬戶、人壽保險、房地產以及有價證券是富人們最青睞的投資類型。

另外,像對衝基金、藝術品、私人股本這種“奇異投資”能不碰就不碰。

身價在200萬美元以上的富豪平均只將1.3%的財富投入到藝術品上,投資佔比很小。

很多收入高的人會下意識地將“奇異”與“昂貴”“更好”視為對等,認為將錢投入到這些類型的投資中才能匹配自己的收入,彰顯他們的社會地位。

然而,投入到這些類型的投資收通常會小於支出,結果常常令人大失所望。

3.除了具備投資知識外,你還要具備良好的投資品格

有了投資知識,學會分散投資的方法後,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在各類投資中無往不勝。

《財富自由》發現,55.6%的富豪認為自己擅長高風險的投資策略,71%的富豪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懂投資,幾乎全部的富豪都能在投資風險來臨時沉著應對。

“敢於冒險”“更自信”“沉著冷靜”這些品格是你獲得投資成功的重要保障。

尊重金錢的金錢思維能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事出有因”,也能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

“漠視”周圍人消費的消費思維是控制你內心慾望猛獸,擺脫虛榮心最好的武器;

分散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思維是你財富開源的必經之路。

有了這三種底層財富思維的幫助,在開源、節流雙向並舉的過程中,每個白手起家的人成為富豪就真不是什麼難事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