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去追求夢想 百度人工智能已獲得一個領先身位

人工智能 吳恩達 機器人 機器學習 數字人的數字化思考 2017-03-29

吳恩達宣佈離職的消息震驚整個業界,這在 2017 年整個人工智能領域即將迎來大爆發的時刻頗有些不尋常,畢竟,作為曾在中美兩家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從事人工智能研究和技術孵化的大牛,吳恩達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但以百度目前在人工智能行業的技術佈局、人類積累以及商業化進程,不應該對吳恩達辭職影響百度人工智能戰略做過度解讀。

至於原因,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技術佈局,百度已躍居行業前列

正如吳恩達在公開信裡所言:「百度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在人工智能各個重要領域都擁有世界級專業水準的公司」。而如果有人覺得吳的說法不「客觀」,那麼另一個佐證來自《財富》雜誌,2016 年 8 月,《財富》雜誌在盤點人工智能發展格局的時候將百度 、Google、微軟、Facebook 稱之為當前人工智能的「四巨頭」,由此可見,百度已躋身行業領先者的地位。

就技術而言,不管是Google、FB、微軟還是百度,當下圍繞人工智能的主要突破口都集中在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比如語音識別,得力於深度學習算法的幫助,整個行業的語音識別率在不斷上升,在某些場景中已經超越了人類。在這個領域,百度的 Deep Speech2 借鑑了深度學習網絡,能夠識別嘈雜環境下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英語與普通話,這種端到端的機器學習能力可以讓系統處理多種條件下的語音。

2016 年該技術入選 《MIT科技評論》年度十大突破技術。

另一方面,在深度學習領域的開源風潮中,Google 開源 TensorFlow、亞馬遜開源 MXNet,2016 年,百度也開源了其長期在內部使用的深度學習框架 Paddle,作為基於 Spark 的異構式深度學習平臺,可有效GPU與FPGA異構計算提升每臺機器的數據處理能力,相比於其他開源平臺,在速度和顯存佔有量上有一定優勢。

戰略轉型與人才爭奪戰:一個「身位」的重要性

2016 年 9 月,李彥宏站在百度世界大會舞臺上向業界闡述了他對互聯網下一幕的思考,那就是人工智能,這也吹響了百度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轉型人工智能的號角。

吳恩達去追求夢想 百度人工智能已獲得一個領先身位

圍繞這個轉型,百度不斷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在團隊建設和人才引進上加速速度。正如吳恩達在回顧過去幾年變化時所言:「百度的人工智能團隊已經增長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員。」

但人才爭奪戰的慘烈程度已經進入異常「慘烈」的階段。《經濟學人》曾引用一份來自數據公司 Quid 的數據稱,僅僅是 Google、Facebook、微軟和百度這四家公司,在過去的 2015 年為人才支出的總費用達到 85 億美金,相比於 2010 年提高了 4 倍。

這場人才大戰裡,百度搶得一個重要身位。首先,2017 年 1 月,陸奇加盟百度有著重要的標誌意義。無論是在搜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領域還是商業化操作層面,陸奇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李彥宏也在內部郵件裡特別提到:「陸奇是在全球科技界都享有盛譽的傑出管理人才..... 是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的技術權威」。

另一方面,接替吳恩達負責 AI 技術平臺,並晉升為百度最高決策層(Estaff)成員的王海峰,曾擔任百度搜索業務的負責人,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forComputationalLinguistics)50多年曆史上唯一出任過主席的華人,也是目前最年輕的ACLfellow,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重要影響力。

2015年,在王海峰帶領下,百度大搜團隊出色完成了PC和移動搜索的整合,啟動了面向移動搜索新生態的哥倫布項目,上線了搜索結果頁及PC首頁的Feed流,開拓了內容分發新模式。同年,王海峰帶團隊前瞻性孵化了度祕,並在當年的百度世界成功發佈。

2016年,王海峰進一步整合搜索、手百、Hao123、新聞、手機瀏覽器等業務,發力手百及wise首頁等多端Feed流,實現了百度Feed流半年30倍的高速增長,打造了搜索及Feed雙引擎。

商業化速度,語音交互與自動駕駛正加速

技術積累與人才佈局,正在加速人工智能整個行業的商業化落地速度。還是以語音為例,過去兩年,語音識別快速發展催生了下一代交互模式——語音交互,亞馬遜基於 Alexa 的 Echo 已耕耘多年。

就目前語音交互商業化來說,整個市場上還鮮有與 Alexa 相抗衡的產品。2017 年 CES 上,百度推出基於語音交互的「DuerOS」,並聯合小魚在家發佈家庭機器人,用戶在置有 DuerOS 的機器人上可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發出聽音樂、點餐、搜索、設鬧鐘、控制設備等指令。

2 月份的時候,百度正式成立度祕事業部,由原微軟小冰創造者的景鯤擔任總經理,全面推動「DuerOS」的商業化進程。這是一次頗具戰略意義的調整,此舉也凸顯出度祕在百度人工智能內部的重要性。在語音交互已成新一代交互方式的大背景下,度祕的「DuerOS」可通過自然語言進行語音對話,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智能硬件,短期內的商業化前景可期。

另一個商業化方向則是自動駕駛。

過去的 2016 年,自動駕駛領域並沒有帶來真正激動人心的進步。最早切入自動駕駛領域的Google,一系列自動駕駛事故之後與其母公司 Alphabet 戰略的猶豫,導致人才流失和項目轉型,目前已放棄自主造車的計劃,將以技術或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角色與汽車廠商合作,同時,將整個項目從 Google 裡獨立出來,以 Waymo 公司的名義開展獨立工作。

與 Google 類似,蘋果無人駕駛戰略也發生了變化,根據蘋果寫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函所透露的信息,蘋果將以機器學習等軟件、算法的角度切入這個領域,而放棄製造所謂的「Apple Car」。

這些玩家相繼轉型也與百度長期以來的自動駕駛計劃遙相呼應。百度從 2015 年12 月啟動無人駕駛項目以來,一直利用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與汽車廠商的合作,建立起一套圍繞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的生態體系。目前已經取得 DMV 頒發的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並在去年 11 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進行開放城市道路運營。

3 月,百度進一步調整自動駕駛項目,將之前的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全部併入到智能駕駛事業群。而在不久之後的兩會上,李彥宏向外界傳達了對於自動駕駛業務的信心和決心:「無論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都要達到這個目標,營收、利潤是放在第二位的。」

就目前來看,百度的自動駕駛項目已經在戰略方向層面佔據行業先機,而李彥宏的上述表態與相關事業部的整合,其背後的寓意也不言而喻:集中火力,在技術、產業合作與生態體系上快速推進。

寫在最後

事實上,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轉向人工智能的「美麗新世界」,從老牌 IT 廠商,如IBM、微軟,到互聯網公司,如百度、Google、Facebook,無一不在轉型的路上。在這個時間節點,吳恩達離開百度引發的過度解讀並不奇怪,但倘若站在公司的層面去看,任何一家成熟的商業公司發展方向都不應該是一個人或幾個人所左右,而是文化、機制、產品所共同作用的結果。與其過多關注吳恩達離職的影響,不如換一個角度,去重新梳理百度之於當前人工智能的位置,或許你會發現,如果百度是條大河,這艘人工智能航母已然起航,航船上的人上上下下、來來往往,都是正常現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