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深刻影響教育。

1.教育內容。可能從以知識、技能為主,轉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主。

2.教育方式。從死記硬背轉向探究式學習,注重建構,項目學習,合作學習。

3.學校和教師功能。學校的邊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師功能被解構,教師可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教育評價。由於以上變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教育困擾。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法國國民議會在今年7月30日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深刻影響教育。

1.教育內容。可能從以知識、技能為主,轉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主。

2.教育方式。從死記硬背轉向探究式學習,注重建構,項目學習,合作學習。

3.學校和教師功能。學校的邊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師功能被解構,教師可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教育評價。由於以上變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教育困擾。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法國國民議會在今年7月30日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我們可以暢想遙遠的未來教育,但更需要從現實出發,探索通向不再遙遠的未來的道路。對未來教育的研究應當堅持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未來教育研究的現實意義在於探討適應未來世界發展變化的相對理想的教育。

未來是沒有時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該有時間邊界——我想中國的階段性研究可以確定在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的時間範圍內。

未來是沒有空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當有空間邊界,中國未來教育的研究,應該強調中國自身的特性,要對兩個一百年期間,特別是至2035年的中國教育開展研究。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未來教育是在現實教育基礎上通過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深刻影響教育。

1.教育內容。可能從以知識、技能為主,轉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主。

2.教育方式。從死記硬背轉向探究式學習,注重建構,項目學習,合作學習。

3.學校和教師功能。學校的邊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師功能被解構,教師可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教育評價。由於以上變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教育困擾。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法國國民議會在今年7月30日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我們可以暢想遙遠的未來教育,但更需要從現實出發,探索通向不再遙遠的未來的道路。對未來教育的研究應當堅持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未來教育研究的現實意義在於探討適應未來世界發展變化的相對理想的教育。

未來是沒有時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該有時間邊界——我想中國的階段性研究可以確定在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的時間範圍內。

未來是沒有空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當有空間邊界,中國未來教育的研究,應該強調中國自身的特性,要對兩個一百年期間,特別是至2035年的中國教育開展研究。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未來教育是在現實教育基礎上通過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中國不再遙遠的目標應當把重點放在未來教育能夠保證每個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上。

1.實現普及與條件的協調。使基礎教育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備良好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完成。有必要的設施,有開齊的課程,有合理的班額,有良好的師資,有安全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具有良好辦學條件的學校裡就讀。不把普及與條件割裂。

2.實現個性與共性的協調。不片面的強調共性教育,而忽視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徵,也不片面強調個性化發展,忽視學生社會化的進程。有科學的合理的教育體系,能為每個人的個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奠定基礎。不將共性與個性割裂。

3.實現公平與選擇的協調。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良好的機制,既為提高國民素質奠定基礎,又為國家科技和人文領軍人才脫穎而出奠定基礎。不把公平與選擇割裂。

4.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為提高國民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奠定基礎。不把學校和家庭、社會割裂。

5.實現技術與實效的協調。要將先進技術融入教育的過程,實實在在地增強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發佈的全球首個15歲學生數字化技能評估報告——《學生、計算機與學習:促進彼此聯繫》中指出:儘管ICT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及,但是這些技術並沒有廣泛應用於正規教育。另外, 即使在ICT廣泛應用於課堂的國家,ICT對於學生成績的影響也喜憂參半。實際上,PISA結果顯示,即使在信息技術教育投入巨大的國家,學生的PISA閱讀、數學 或科學成績也沒有顯著提高。

這說明,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絕不是簡單地將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加到互聯網上,不是物理變化,而應當是化學變化。技術可以放大傑出的教學,但是再偉大的技術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學。我們期待不把技術應用與教育實效割裂。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深刻影響教育。

1.教育內容。可能從以知識、技能為主,轉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主。

2.教育方式。從死記硬背轉向探究式學習,注重建構,項目學習,合作學習。

3.學校和教師功能。學校的邊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師功能被解構,教師可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教育評價。由於以上變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教育困擾。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法國國民議會在今年7月30日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我們可以暢想遙遠的未來教育,但更需要從現實出發,探索通向不再遙遠的未來的道路。對未來教育的研究應當堅持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未來教育研究的現實意義在於探討適應未來世界發展變化的相對理想的教育。

未來是沒有時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該有時間邊界——我想中國的階段性研究可以確定在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的時間範圍內。

未來是沒有空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當有空間邊界,中國未來教育的研究,應該強調中國自身的特性,要對兩個一百年期間,特別是至2035年的中國教育開展研究。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未來教育是在現實教育基礎上通過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中國不再遙遠的目標應當把重點放在未來教育能夠保證每個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上。

1.實現普及與條件的協調。使基礎教育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備良好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完成。有必要的設施,有開齊的課程,有合理的班額,有良好的師資,有安全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具有良好辦學條件的學校裡就讀。不把普及與條件割裂。

2.實現個性與共性的協調。不片面的強調共性教育,而忽視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徵,也不片面強調個性化發展,忽視學生社會化的進程。有科學的合理的教育體系,能為每個人的個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奠定基礎。不將共性與個性割裂。

3.實現公平與選擇的協調。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良好的機制,既為提高國民素質奠定基礎,又為國家科技和人文領軍人才脫穎而出奠定基礎。不把公平與選擇割裂。

4.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為提高國民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奠定基礎。不把學校和家庭、社會割裂。

5.實現技術與實效的協調。要將先進技術融入教育的過程,實實在在地增強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發佈的全球首個15歲學生數字化技能評估報告——《學生、計算機與學習:促進彼此聯繫》中指出:儘管ICT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及,但是這些技術並沒有廣泛應用於正規教育。另外, 即使在ICT廣泛應用於課堂的國家,ICT對於學生成績的影響也喜憂參半。實際上,PISA結果顯示,即使在信息技術教育投入巨大的國家,學生的PISA閱讀、數學 或科學成績也沒有顯著提高。

這說明,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絕不是簡單地將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加到互聯網上,不是物理變化,而應當是化學變化。技術可以放大傑出的教學,但是再偉大的技術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學。我們期待不把技術應用與教育實效割裂。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沃爾特.艾薩克森《喬布斯傳》中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面對未來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時又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策略。

走向未來的教育改革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艱苦的漸進的動態過程,充滿著矛盾和困惑,充滿著不同觀點的爭議,充滿著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擔當和勇氣,需要改革的決心和智慧。

普拉拉哈德核心競爭力理論提出一個公式,就是:R=G, Resource=Globality也就是資源來自全球。因此,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視野,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以開放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共同探索並走向理想的未來教育。

"

開幕主論壇作為歷屆WWEC教育者大會的重頭好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家、思想者、科學家、教育踐行者,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教育的前行之路,暢想教育的未來!

2018年開幕主論壇精彩回顧

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主論壇,在西班牙鋼琴王子Mario Alonso Herrero與AI“人機大戰”式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在2018年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開幕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陶西平先生的精彩發言,他以《未來不再遙遠》為主題,講述了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第六屆WWEC教育者大會以“未來教育”為主題,致力於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以及“未來教育者”的變革,共同描繪大時代背景之下教育的未來輪廓,歷經五載芳華歲月,我們依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欲知詳情,就繼續滑起來↓↓↓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陶西平

《未來不再遙遠》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

隨著時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人們對未來,對未來的教育充滿著憧憬和期望,對未來教育有著許多暢想。

對未來教育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比爾蓋茨曾經說過:21世紀學校形態將根本改變。但也有專家說,如果將現在的人冷凍起來,100年以後再使他復活,他到處好奇地觀看,對周圍的環境都不認識了,但是走到一個地方,他說我認識,那是學校。就是說,未來即使社會各個角落都變了,學校也難改變。

我想,現在關於未來教育和未來學校有著許多不同見解。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技術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將使得教育包括優質教育的普及,以及學習包括終身學習的形式發生根本改變,學校將被更為廣闊的平臺取代,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途徑。有人甚至提出將來可能在人腦中植入芯片,或者通過人工智能製造大腦,來使知識和思維形式自動形成。

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認為未來隨著教育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將對應對各層級和各科的考試提供強大助力,充分發揮技術對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作用,將改變應試的格局。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批判主義

批判主義認為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忽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將促使人際交流膚淺,甚至造成視力減退、網絡成癮、網絡犯罪。也有的專家認為互聯網的應用將培養出精緻的個人主義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對未來教育從不同角度的種種推想,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思考未來教育的發展。

對未來教育的關注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但未來教育和過去教育以及現代教育一樣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

01時代變化決定未來教育

教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的誕生,發展,演變以及消亡都和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同時期發佈的報告,也都顯現出時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時期,當時發佈的《學會生存》的報告,充滿了科學主義和經濟主義,提出了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1996年當世界經濟已經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紀復甦時發佈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充滿了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了“四個學會”(認知,做事,生存,共處);而在2015年世界已經充滿經濟發展、社會包容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矛盾帶來了諸多危機時發佈的《反思教育》的報告,明確提出教育不能單純為經濟發展服務,應當強化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因此,未來教育也不可能脫離時代的變化,必然會有濃重的時代色彩。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2文化傳統制約未來教育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傳統,長期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國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來和過去、現在一樣,儘管教育的國際交流、借鑑、融合會不斷增強,但是國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傳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難以有統一的標準格式,未來教育是多元化的,未來學校是多樣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統一的教育形態,多元化仍然會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點。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03技術發展改變未來教育

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一是在線教學:MOOC與翻轉課堂;二是移動應用:平板電腦、自帶設備與移動學習;三是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量化自我與學習管理系統;四是智能技術:虛擬助手、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創新:3D打印、創客空間、物聯網和機器人;六是交互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自然用戶界面等等,都進入了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廣泛關注的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產物。隨著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遠。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深刻影響教育。

1.教育內容。可能從以知識、技能為主,轉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主。

2.教育方式。從死記硬背轉向探究式學習,注重建構,項目學習,合作學習。

3.學校和教師功能。學校的邊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師功能被解構,教師可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教育評價。由於以上變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教育困擾。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法國國民議會在今年7月30日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我們可以暢想遙遠的未來教育,但更需要從現實出發,探索通向不再遙遠的未來的道路。對未來教育的研究應當堅持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一,未來教育研究的現實意義在於探討適應未來世界發展變化的相對理想的教育。

未來是沒有時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該有時間邊界——我想中國的階段性研究可以確定在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的時間範圍內。

未來是沒有空間邊界的,但研究未來教育應當有空間邊界,中國未來教育的研究,應該強調中國自身的特性,要對兩個一百年期間,特別是至2035年的中國教育開展研究。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未來教育是在現實教育基礎上通過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中國不再遙遠的目標應當把重點放在未來教育能夠保證每個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上。

1.實現普及與條件的協調。使基礎教育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備良好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完成。有必要的設施,有開齊的課程,有合理的班額,有良好的師資,有安全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具有良好辦學條件的學校裡就讀。不把普及與條件割裂。

2.實現個性與共性的協調。不片面的強調共性教育,而忽視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徵,也不片面強調個性化發展,忽視學生社會化的進程。有科學的合理的教育體系,能為每個人的個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奠定基礎。不將共性與個性割裂。

3.實現公平與選擇的協調。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良好的機制,既為提高國民素質奠定基礎,又為國家科技和人文領軍人才脫穎而出奠定基礎。不把公平與選擇割裂。

4.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為提高國民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奠定基礎。不把學校和家庭、社會割裂。

5.實現技術與實效的協調。要將先進技術融入教育的過程,實實在在地增強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發佈的全球首個15歲學生數字化技能評估報告——《學生、計算機與學習:促進彼此聯繫》中指出:儘管ICT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及,但是這些技術並沒有廣泛應用於正規教育。另外, 即使在ICT廣泛應用於課堂的國家,ICT對於學生成績的影響也喜憂參半。實際上,PISA結果顯示,即使在信息技術教育投入巨大的國家,學生的PISA閱讀、數學 或科學成績也沒有顯著提高。

這說明,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絕不是簡單地將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加到互聯網上,不是物理變化,而應當是化學變化。技術可以放大傑出的教學,但是再偉大的技術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學。我們期待不把技術應用與教育實效割裂。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沃爾特.艾薩克森《喬布斯傳》中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面對未來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時又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策略。

走向未來的教育改革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艱苦的漸進的動態過程,充滿著矛盾和困惑,充滿著不同觀點的爭議,充滿著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擔當和勇氣,需要改革的決心和智慧。

普拉拉哈德核心競爭力理論提出一個公式,就是:R=G, Resource=Globality也就是資源來自全球。因此,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視野,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以開放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共同探索並走向理想的未來教育。

WWEC開幕主論壇丨陶西平:從現實出發,探索不再遙遠的未來

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而是我們要創造的地方,

教育的改變來自教育者的改變。

教育人作為改變教育的中堅力量,

更需要主動探索的精神,

去探索教育行業的未來,

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未來。

第七屆WWEC教育者大會,

又將以什麼方式聚焦教育的未來呢?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