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牽頭,聯合6所省市高級人民法院、3所互聯網法院等25家單位共同發起的《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正式發佈。白皮書內容主要包括電子數據存證現狀、區塊鏈電子數據存證與證據認定的關係、設計原則和參考架構、區塊鏈司法存證的應用與挑戰。

一、 電子數據存證現狀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體現在司法實踐中,證據的種類正逐步從物證時代進入到電子證據時代。電子證據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數量多、增長快、佔比高、種類廣。

我國第一次將電子數據作為法定證據是在2012年修訂《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中予以明確規定(具體見《民事訴訟法》第63條、《刑事訴訟法》第50 條),此後相關的電子證據使用規範或制度等相繼出臺。

司法實踐中,對電子證據使用仍面臨著諸多認定難題,主要表現為:第一,電子證據容易被篡改;第二,在取證時,電子證據和相關設備如果發生分離,則電子證據的效力會降低;第三,在出示證據時,需要將電子證據打印出來轉化為書證,這種操作不但可能破壞電子數據的內容,同時司法認定成本也較高;第四,在舉證時,由於其易篡改性的特點,所以會出現雙方電子數據內容不一致的情況,導致法院對電子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認定就變得很困難。

2018年9月7日,最高院出臺《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可以用區塊鏈來解決電子證據的存證問題,對使用新技術解決司法行業痛點表示支持。”

因此,基於電子證據司法認證過程中的無法克服的困境,區塊鏈技術存證的存證尤為必要。

二、 區塊鏈電子數據存證

與證據認定的關係

由於電子證據效力的司法實踐中存在許多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避免此類現狀。區塊鏈對於電子證據的作用可以總結為四點: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後審計、安全防護,區塊鏈利用其技術為電子證據提高可信度和真實性。

根據白皮書,區塊鏈不是一項單一技術,它是一些技術的有機組合。一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依靠共識機制、簽名驗籤、鏈式存儲結構、P2P通信等,區塊鏈體現出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維護的特性,提供了非常堅實的數據存儲基礎;二是為了對接司法業務場景,區塊鏈的相關技術,包括電子身份認證、時間戳服務、數據加解密、數據存儲、執行智能合約等。

通過在電子證據的獲取和保存過程中應用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完整地向法庭呈現電子證據形成的全過程:

一是在存證環節,區塊鏈可以提供規範的數據存儲格式、原數據的保障、安全存儲,以及可追溯,提高證據的真實性;二是在取證環節,區塊鏈給司法帶來的價值在於數據經由參與節點共識,獨立存儲、互為備份,用來輔助電子證據的真實性認定;三是在示證環節,可採用智能合約,區塊鏈瀏覽器示證,以提高電子證據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最後是在質證環節,區塊鏈可以固化取證和示證這兩個環節,全流程可追溯,增強電子證據的合法性認定。

三、 設計原則和參考架構

根據白皮書,構建區塊鏈存證系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01

合法合規性

合法合規性是從電子數據的採集、存證發起方身份的合法合規性、取證方身份資質的合法合規性、存證運營主體的合法合規等方面來定義。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系統應對區塊鏈節點運營主體,存證發起人身份做好管控,並進行規範化和制度化的取證,一份電子證據如果是以不合法的方式取得的,那在司法實踐中將無法得到認可。

02

數據強一致性

數據的強一致性是指區塊鏈系統中各個節點存儲的上鍊數據的一致性,進而達到數據可信共有的目的。包括支持多節點共識和確認、支持單節點信息驗證、系統具備容錯性和採用統一可信時間來源。電子數據之所以難以認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容易篡改,導致當事人雙方就同一事實出示兩個完全不同的證據材料,因此構建區塊鏈存證系統時,必須保持數據的一致性,才能使證據得到認可。

03

便利性

便利性是用戶使用的另一大需求。在司法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是,如果部署成本太高,就違背了司法系統以最經濟的手段來輔助司法信息化的初衷。同時還要開放接口,便利操作,以及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便於業務人員去使用系統。在實務中,當事人利用區塊鏈技術存證不僅是因為其不可篡改性,更重要的是因為其便利性的特點,如果在構建區塊鏈存證系統時,操作複雜,花費成本高,則用戶不可能利用區塊鏈技術來保存電子證據。

04

安全性

安全性是司法存證系統是否可以被投入使用的基礎,主要包含運行環境安全、軟件安全、網絡傳輸安全和數據安全。如果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安全漏洞,則可能會導致電子證據因缺乏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而使證據不能使用。

因此,除了司法存證系統外,如果當事人選擇了第三方存證平臺,還應當考慮平臺資質、存證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四、 區塊鏈司法存證的應用與挑戰

在應用場景部分,白皮書分三個部分進行了介紹,包括法院行業應用、司法協同應用和社會存證應用。

01

訴訟服務

如今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可能會涉及到銀行、證券、電商、第三方支付等社會組織,這些組織通過區塊鏈將數據上鍊固證,當糾紛產生時,可以構建基於區塊鏈的涉訴的主體、法院、鑑定機構等一體化糾紛辦案平臺,提升訴訟服務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下圖為訴訟中證據流轉示意圖:

巴比特專欄

02

版權場景

版權存證是知識產權領域利用區塊鏈技術最常見的應用場景之一。侵權類存證場景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侵權結果狀態的取證,此時可對侵權的網頁進行存證,對侵權行為的時間可查詢可追溯。二是對侵權行為過程取證,屬於動態的證據固化過程。版權侵權取證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巴比特專欄

03

電子合同場景

電子合同存證平臺是在一個去信任的環境下由多方共同維護的防篡改的分佈式數據庫。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數據在區塊鏈上的防篡改與追溯。平臺提供“在線簽約(電子合同)+全業務流程存證”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利用區塊鏈設立電子合同,不僅可以防止合同篡改,同時也可以監督整個合同流程,防止任何一方篡改內容,而使其他當事人遭受損失。區塊鏈電子合同平臺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巴比特專欄

隨著區塊鏈存證的廣泛應用,其相應的問題也會應運而生:第三方存證平臺資質、存證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新舊電子證據制度銜接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存證的應用必然會在區塊鏈生態環境建立改善、提升司法效率、提升當事人證據意識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引用資料來源: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

作者:陳雲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