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區塊鏈 技術 4月吃什麼 投資 深圳 上海 陳軍 迅解區塊鏈 2019-08-08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量子鏈QTUM發行以來的走勢

反觀量子鏈的項目進展,近期正在探索隱私跨鏈與閃電網絡等領域並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帥初也說:“今年9月將會推出一個面向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有人說大佬發幣都是花式割韭菜,只是刀法各有千秋。很多項目週報進展看似很好,幣價卻往往啪啪打臉,經過2018年熊市折磨的投資人們,也終於傷透心將目光轉移到了“一直漲”的盤圈項目上。7月16日,幾百家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媒體、交易所浩浩蕩蕩的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出發奔赴深圳,去參加了一個叫“CXC”項目的大會晚宴,有些人在幣圈曾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然而今天他們卻只是默默學習,因為2天入金破5000萬,刷新貝爾鏈第一天即募資1000萬的紀錄,幣圈人也不得不驚呼“牛逼”。CXC其中一個社區的創始人“教主”滔滔不絕的告訴“迅解區塊鏈”:“這將是一次顛覆性的模式,完全不同於之前幣圈或是盤圈的玩法,把獎金制度詳細地寫在了智能合約上。”作為完全不懂模式幣玩法的作者本人竟然第一次有了參與對撞的慾望,也許這就是CXC的神奇之處。CXC第一層獎勵50個CXC,拉到10個賬戶即可進入第二層獎勵100個,以此類推。用這種拉人頭的形式進行裂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用戶數增長到一個很大的量級。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量子鏈QTUM發行以來的走勢

反觀量子鏈的項目進展,近期正在探索隱私跨鏈與閃電網絡等領域並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帥初也說:“今年9月將會推出一個面向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有人說大佬發幣都是花式割韭菜,只是刀法各有千秋。很多項目週報進展看似很好,幣價卻往往啪啪打臉,經過2018年熊市折磨的投資人們,也終於傷透心將目光轉移到了“一直漲”的盤圈項目上。7月16日,幾百家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媒體、交易所浩浩蕩蕩的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出發奔赴深圳,去參加了一個叫“CXC”項目的大會晚宴,有些人在幣圈曾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然而今天他們卻只是默默學習,因為2天入金破5000萬,刷新貝爾鏈第一天即募資1000萬的紀錄,幣圈人也不得不驚呼“牛逼”。CXC其中一個社區的創始人“教主”滔滔不絕的告訴“迅解區塊鏈”:“這將是一次顛覆性的模式,完全不同於之前幣圈或是盤圈的玩法,把獎金制度詳細地寫在了智能合約上。”作為完全不懂模式幣玩法的作者本人竟然第一次有了參與對撞的慾望,也許這就是CXC的神奇之處。CXC第一層獎勵50個CXC,拉到10個賬戶即可進入第二層獎勵100個,以此類推。用這種拉人頭的形式進行裂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用戶數增長到一個很大的量級。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當區塊鏈的車標加上資金盤的發動機時,“砰”的一聲巨響,造就了VDS、BRC、EGT等一批百倍模式項目,同時也帶火了抹茶MXC、BIKI等新興交易所,盤圈項目在幣圈也從遭人冷落到追捧無數,而CXC是百倍還是歸零,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

劉問說:“當盤圈跟一個技術有交集時,你才會關注他。源頭可以追溯到去年初,當盤圈人發現了區塊鏈這樣與時俱進的工具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沒錯,不怕區塊鏈項目玩模式,就怕資金盤懂技術。

對此,某基金管理合夥人李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盤圈熱不是偶然的,有其歷史必然性,其一是大家嘴上說價值投資,卻往往急於求成,期待一夜暴富。其二是盤圈的模式新穎,順應趨勢,再結合區塊鏈的熱度,市場就更好推廣了。

/2/

離開造富,留下套牢

兩年前,星月社區的發起人Fang攜4萬本金殺入幣圈,17年通過小蟻NEO賺得第一桶金,18年成功憑實力虧去90%。那時的Fang經歷了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創業的項目停滯、投資虧損,本來覺得是“造富天堂”的幣圈一下子變成了“造負地獄”。

她進入深深的反思階段,覺得不能再盲目炒幣,必須要深度的參與項目才能把握真正的動態。

2018年底投中Brc和超級富豪,投資理念也開始發生微妙改變。一個機緣巧合,她接觸了多鏈星球這個項目,一切真正發生了轉機。

多鏈星球是美國基金會投資的資管平臺,於2019年4月開啟運行,Fang正是抓住了這次機會,順勢發起了星月社區,不僅奪回了曾經失去的100萬,還將資產擴大了10倍以上。“一年炒幣超過5個的最終都會淪為韭菜,一年能真正投中一兩個好項目就夠了”,她坦言。

跟區塊鏈+模式的造富神話形成反差的,是那些還在區塊鏈技術領域苦苦掙扎著的項目方們。歷史不會重演,但同樣的劇情還是在積木雲身上得到了印 證。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現“被積木雲坑了”,“積木雲騙局”等負面報道。同樣,其幣價也是一波三折,在被炒到0.06美元的高位後,終於抵擋不住空 頭的壓力,幣價一瀉千里,目前距最高點已經跌去了接近90%。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量子鏈QTUM發行以來的走勢

反觀量子鏈的項目進展,近期正在探索隱私跨鏈與閃電網絡等領域並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帥初也說:“今年9月將會推出一個面向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有人說大佬發幣都是花式割韭菜,只是刀法各有千秋。很多項目週報進展看似很好,幣價卻往往啪啪打臉,經過2018年熊市折磨的投資人們,也終於傷透心將目光轉移到了“一直漲”的盤圈項目上。7月16日,幾百家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媒體、交易所浩浩蕩蕩的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出發奔赴深圳,去參加了一個叫“CXC”項目的大會晚宴,有些人在幣圈曾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然而今天他們卻只是默默學習,因為2天入金破5000萬,刷新貝爾鏈第一天即募資1000萬的紀錄,幣圈人也不得不驚呼“牛逼”。CXC其中一個社區的創始人“教主”滔滔不絕的告訴“迅解區塊鏈”:“這將是一次顛覆性的模式,完全不同於之前幣圈或是盤圈的玩法,把獎金制度詳細地寫在了智能合約上。”作為完全不懂模式幣玩法的作者本人竟然第一次有了參與對撞的慾望,也許這就是CXC的神奇之處。CXC第一層獎勵50個CXC,拉到10個賬戶即可進入第二層獎勵100個,以此類推。用這種拉人頭的形式進行裂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用戶數增長到一個很大的量級。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當區塊鏈的車標加上資金盤的發動機時,“砰”的一聲巨響,造就了VDS、BRC、EGT等一批百倍模式項目,同時也帶火了抹茶MXC、BIKI等新興交易所,盤圈項目在幣圈也從遭人冷落到追捧無數,而CXC是百倍還是歸零,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

劉問說:“當盤圈跟一個技術有交集時,你才會關注他。源頭可以追溯到去年初,當盤圈人發現了區塊鏈這樣與時俱進的工具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沒錯,不怕區塊鏈項目玩模式,就怕資金盤懂技術。

對此,某基金管理合夥人李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盤圈熱不是偶然的,有其歷史必然性,其一是大家嘴上說價值投資,卻往往急於求成,期待一夜暴富。其二是盤圈的模式新穎,順應趨勢,再結合區塊鏈的熱度,市場就更好推廣了。

/2/

離開造富,留下套牢

兩年前,星月社區的發起人Fang攜4萬本金殺入幣圈,17年通過小蟻NEO賺得第一桶金,18年成功憑實力虧去90%。那時的Fang經歷了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創業的項目停滯、投資虧損,本來覺得是“造富天堂”的幣圈一下子變成了“造負地獄”。

她進入深深的反思階段,覺得不能再盲目炒幣,必須要深度的參與項目才能把握真正的動態。

2018年底投中Brc和超級富豪,投資理念也開始發生微妙改變。一個機緣巧合,她接觸了多鏈星球這個項目,一切真正發生了轉機。

多鏈星球是美國基金會投資的資管平臺,於2019年4月開啟運行,Fang正是抓住了這次機會,順勢發起了星月社區,不僅奪回了曾經失去的100萬,還將資產擴大了10倍以上。“一年炒幣超過5個的最終都會淪為韭菜,一年能真正投中一兩個好項目就夠了”,她坦言。

跟區塊鏈+模式的造富神話形成反差的,是那些還在區塊鏈技術領域苦苦掙扎著的項目方們。歷史不會重演,但同樣的劇情還是在積木雲身上得到了印 證。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現“被積木雲坑了”,“積木雲騙局”等負面報道。同樣,其幣價也是一波三折,在被炒到0.06美元的高位後,終於抵擋不住空 頭的壓力,幣價一瀉千里,目前距最高點已經跌去了接近90%。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Bloc發行至今的行情

然而幾個月後,被曝出首個互聯網底層協議項目積木雲與大唐高鴻達成合作,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IoT BOX正式進入測試階段。“迅解區塊鏈”通過同花順查詢發現,大唐高鴻為央企國資委下屬企業,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業務等。這一次與傳統電信巨頭的合作,可以說也為其技術成果做了一次強有力的背書。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量子鏈QTUM發行以來的走勢

反觀量子鏈的項目進展,近期正在探索隱私跨鏈與閃電網絡等領域並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帥初也說:“今年9月將會推出一個面向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有人說大佬發幣都是花式割韭菜,只是刀法各有千秋。很多項目週報進展看似很好,幣價卻往往啪啪打臉,經過2018年熊市折磨的投資人們,也終於傷透心將目光轉移到了“一直漲”的盤圈項目上。7月16日,幾百家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媒體、交易所浩浩蕩蕩的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出發奔赴深圳,去參加了一個叫“CXC”項目的大會晚宴,有些人在幣圈曾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然而今天他們卻只是默默學習,因為2天入金破5000萬,刷新貝爾鏈第一天即募資1000萬的紀錄,幣圈人也不得不驚呼“牛逼”。CXC其中一個社區的創始人“教主”滔滔不絕的告訴“迅解區塊鏈”:“這將是一次顛覆性的模式,完全不同於之前幣圈或是盤圈的玩法,把獎金制度詳細地寫在了智能合約上。”作為完全不懂模式幣玩法的作者本人竟然第一次有了參與對撞的慾望,也許這就是CXC的神奇之處。CXC第一層獎勵50個CXC,拉到10個賬戶即可進入第二層獎勵100個,以此類推。用這種拉人頭的形式進行裂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用戶數增長到一個很大的量級。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當區塊鏈的車標加上資金盤的發動機時,“砰”的一聲巨響,造就了VDS、BRC、EGT等一批百倍模式項目,同時也帶火了抹茶MXC、BIKI等新興交易所,盤圈項目在幣圈也從遭人冷落到追捧無數,而CXC是百倍還是歸零,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

劉問說:“當盤圈跟一個技術有交集時,你才會關注他。源頭可以追溯到去年初,當盤圈人發現了區塊鏈這樣與時俱進的工具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沒錯,不怕區塊鏈項目玩模式,就怕資金盤懂技術。

對此,某基金管理合夥人李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盤圈熱不是偶然的,有其歷史必然性,其一是大家嘴上說價值投資,卻往往急於求成,期待一夜暴富。其二是盤圈的模式新穎,順應趨勢,再結合區塊鏈的熱度,市場就更好推廣了。

/2/

離開造富,留下套牢

兩年前,星月社區的發起人Fang攜4萬本金殺入幣圈,17年通過小蟻NEO賺得第一桶金,18年成功憑實力虧去90%。那時的Fang經歷了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創業的項目停滯、投資虧損,本來覺得是“造富天堂”的幣圈一下子變成了“造負地獄”。

她進入深深的反思階段,覺得不能再盲目炒幣,必須要深度的參與項目才能把握真正的動態。

2018年底投中Brc和超級富豪,投資理念也開始發生微妙改變。一個機緣巧合,她接觸了多鏈星球這個項目,一切真正發生了轉機。

多鏈星球是美國基金會投資的資管平臺,於2019年4月開啟運行,Fang正是抓住了這次機會,順勢發起了星月社區,不僅奪回了曾經失去的100萬,還將資產擴大了10倍以上。“一年炒幣超過5個的最終都會淪為韭菜,一年能真正投中一兩個好項目就夠了”,她坦言。

跟區塊鏈+模式的造富神話形成反差的,是那些還在區塊鏈技術領域苦苦掙扎著的項目方們。歷史不會重演,但同樣的劇情還是在積木雲身上得到了印 證。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現“被積木雲坑了”,“積木雲騙局”等負面報道。同樣,其幣價也是一波三折,在被炒到0.06美元的高位後,終於抵擋不住空 頭的壓力,幣價一瀉千里,目前距最高點已經跌去了接近90%。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Bloc發行至今的行情

然而幾個月後,被曝出首個互聯網底層協議項目積木雲與大唐高鴻達成合作,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IoT BOX正式進入測試階段。“迅解區塊鏈”通過同花順查詢發現,大唐高鴻為央企國資委下屬企業,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業務等。這一次與傳統電信巨頭的合作,可以說也為其技術成果做了一次強有力的背書。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然而項目是項目,幣價是幣價,作為OKex第一期Jumpstart項目,16倍開盤這錯誤決策加上散戶的預期過高,導致幣價至今仍一蹶不振,其背後的教訓,時至今日仍讓後續IEO的交易所和項目方唏噓不已。面對這種萎靡的盤面,利好消息早已無法成為項目方拉盤的靈丹妙藥了。

/3/模式是技術的救星嗎?“幣圈覺得自己的玩法過時了,曾經高大上的代名詞,一夜間竟然幹不過一個草根出生的資金盤,可怕的是,收入居然也望塵莫及了。”陳軍這樣形容幣圈人的心理。他認為幣圈的人只是站臺,真正做事的是盤圈人,他們可以帶人,帶資金進來,因為區塊鏈要有共識,得有人把人鏈接起來,還得達到一定規模。陳軍似乎對二者之間的利益洞若觀火,也不無抱怨,幣圈幹什麼呢?無非是大佬站臺,為項目做背書。然而幣圈人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實際上他們有的人已經像老臘肉了,越炒越沒有油水,還是那幫人。聊了半天一個鋼鏰兒也拿不出來,盤圈人就很痛快。近半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盤圈與幣圈已經互為表裡,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兩個領域了。曾經的幣圈人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與盤圈人對話,盤圈的吸金大法也恰到好處的運用到了幣圈身上。對此,星月社區發起人Fang也向“迅解區塊鏈”表示流量為王的時代,一切為了項目好的事情,都是可以結合的。很多幣圈人來盤圈一個很大原因是幣圈的新鮮血液不足,必須要靠模式帶動新的血液循環。

"

“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凌晨12點,從傳統行業轉型區塊鏈投資人的陳軍(化名)還在深圳某高端寫字樓和合作方侃侃而談,一個月之前他還在為自己孵化的技術項目融資發愁,而此時的他儼然成為了盤圈的新晉大佬。陳軍說話的神態像極了二十年前對互聯網未來充滿信心的馬雲,讓你不得不相信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塊鏈革命,似乎錯過了這一次,便再無機會。在一個小時的訪談期間,談到幣圈與盤圈的區別時,陳軍認為兩者像是豪車的標與發動機,一個在項目中負責貼金,另一個扮演發動機運轉的角色,孰輕孰重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某國產公鏈項目創始人劉問(化名)則覺得盤圈一直以來都是缺乏新意,換湯不換藥,這次與區塊鏈結合,倒像是把夏利的發動機裝在了奔馳的車上。

/1/盤圈與幣圈融合的前夜

2018年,彼時的明星項目量子鏈QTUM經歷了一輪標準的“滑雪山”行情,在年初觸碰80美元高點後,價格急劇下跌,交易量也進一步步入萎縮狀態,雖然量子也曾經走過“爬山”的階段,但大部分新入局的散戶,基本都在山頂和山腰瑟瑟發抖,19年行情雖然觸底回暖,但想要回到高點已然遙遙無期。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量子鏈QTUM發行以來的走勢

反觀量子鏈的項目進展,近期正在探索隱私跨鏈與閃電網絡等領域並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帥初也說:“今年9月將會推出一個面向區塊鏈應用的基礎設施”。有人說大佬發幣都是花式割韭菜,只是刀法各有千秋。很多項目週報進展看似很好,幣價卻往往啪啪打臉,經過2018年熊市折磨的投資人們,也終於傷透心將目光轉移到了“一直漲”的盤圈項目上。7月16日,幾百家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媒體、交易所浩浩蕩蕩的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出發奔赴深圳,去參加了一個叫“CXC”項目的大會晚宴,有些人在幣圈曾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然而今天他們卻只是默默學習,因為2天入金破5000萬,刷新貝爾鏈第一天即募資1000萬的紀錄,幣圈人也不得不驚呼“牛逼”。CXC其中一個社區的創始人“教主”滔滔不絕的告訴“迅解區塊鏈”:“這將是一次顛覆性的模式,完全不同於之前幣圈或是盤圈的玩法,把獎金制度詳細地寫在了智能合約上。”作為完全不懂模式幣玩法的作者本人竟然第一次有了參與對撞的慾望,也許這就是CXC的神奇之處。CXC第一層獎勵50個CXC,拉到10個賬戶即可進入第二層獎勵100個,以此類推。用這種拉人頭的形式進行裂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用戶數增長到一個很大的量級。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當區塊鏈的車標加上資金盤的發動機時,“砰”的一聲巨響,造就了VDS、BRC、EGT等一批百倍模式項目,同時也帶火了抹茶MXC、BIKI等新興交易所,盤圈項目在幣圈也從遭人冷落到追捧無數,而CXC是百倍還是歸零,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

劉問說:“當盤圈跟一個技術有交集時,你才會關注他。源頭可以追溯到去年初,當盤圈人發現了區塊鏈這樣與時俱進的工具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沒錯,不怕區塊鏈項目玩模式,就怕資金盤懂技術。

對此,某基金管理合夥人李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盤圈熱不是偶然的,有其歷史必然性,其一是大家嘴上說價值投資,卻往往急於求成,期待一夜暴富。其二是盤圈的模式新穎,順應趨勢,再結合區塊鏈的熱度,市場就更好推廣了。

/2/

離開造富,留下套牢

兩年前,星月社區的發起人Fang攜4萬本金殺入幣圈,17年通過小蟻NEO賺得第一桶金,18年成功憑實力虧去90%。那時的Fang經歷了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創業的項目停滯、投資虧損,本來覺得是“造富天堂”的幣圈一下子變成了“造負地獄”。

她進入深深的反思階段,覺得不能再盲目炒幣,必須要深度的參與項目才能把握真正的動態。

2018年底投中Brc和超級富豪,投資理念也開始發生微妙改變。一個機緣巧合,她接觸了多鏈星球這個項目,一切真正發生了轉機。

多鏈星球是美國基金會投資的資管平臺,於2019年4月開啟運行,Fang正是抓住了這次機會,順勢發起了星月社區,不僅奪回了曾經失去的100萬,還將資產擴大了10倍以上。“一年炒幣超過5個的最終都會淪為韭菜,一年能真正投中一兩個好項目就夠了”,她坦言。

跟區塊鏈+模式的造富神話形成反差的,是那些還在區塊鏈技術領域苦苦掙扎著的項目方們。歷史不會重演,但同樣的劇情還是在積木雲身上得到了印 證。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現“被積木雲坑了”,“積木雲騙局”等負面報道。同樣,其幣價也是一波三折,在被炒到0.06美元的高位後,終於抵擋不住空 頭的壓力,幣價一瀉千里,目前距最高點已經跌去了接近90%。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Bloc發行至今的行情

然而幾個月後,被曝出首個互聯網底層協議項目積木雲與大唐高鴻達成合作,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IoT BOX正式進入測試階段。“迅解區塊鏈”通過同花順查詢發現,大唐高鴻為央企國資委下屬企業,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業務等。這一次與傳統電信巨頭的合作,可以說也為其技術成果做了一次強有力的背書。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然而項目是項目,幣價是幣價,作為OKex第一期Jumpstart項目,16倍開盤這錯誤決策加上散戶的預期過高,導致幣價至今仍一蹶不振,其背後的教訓,時至今日仍讓後續IEO的交易所和項目方唏噓不已。面對這種萎靡的盤面,利好消息早已無法成為項目方拉盤的靈丹妙藥了。

/3/模式是技術的救星嗎?“幣圈覺得自己的玩法過時了,曾經高大上的代名詞,一夜間竟然幹不過一個草根出生的資金盤,可怕的是,收入居然也望塵莫及了。”陳軍這樣形容幣圈人的心理。他認為幣圈的人只是站臺,真正做事的是盤圈人,他們可以帶人,帶資金進來,因為區塊鏈要有共識,得有人把人鏈接起來,還得達到一定規模。陳軍似乎對二者之間的利益洞若觀火,也不無抱怨,幣圈幹什麼呢?無非是大佬站臺,為項目做背書。然而幣圈人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實際上他們有的人已經像老臘肉了,越炒越沒有油水,還是那幫人。聊了半天一個鋼鏰兒也拿不出來,盤圈人就很痛快。近半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盤圈與幣圈已經互為表裡,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兩個領域了。曾經的幣圈人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與盤圈人對話,盤圈的吸金大法也恰到好處的運用到了幣圈身上。對此,星月社區發起人Fang也向“迅解區塊鏈”表示流量為王的時代,一切為了項目好的事情,都是可以結合的。很多幣圈人來盤圈一個很大原因是幣圈的新鮮血液不足,必須要靠模式帶動新的血液循環。

當幣圈遇上盤圈是有一種小心動的感覺

因為利益,技術與模式似乎不再是無法共生,幣圈與盤圈也不再是水火不容。我們往往會陷入一個價值投資的邏輯怪圈,認為技術可以改變世界,但其實改變世界的往往不是技術,而是有一個良好商業載體的技術,任何商業實體如果無法持續穩定的創造價值,都無法獲得利潤,再引以為榮的技術也終將銷聲匿跡。在區塊鏈行業,項目是項目,幣價是幣價,兩者高度融合的,才是真的價值投資。也許有一天,那些擁有良好現金流的商業團體則更有可能站上歷史舞臺,拿著大把的現金以便宜到極點的價格收購那些“技術與情懷”兼備的公司,磨合出一個新的流量與賺錢機器,在他們成功前,誰都無法考究一個項目成功的法則究竟是什麼。就像20年前的互聯網,沒有SP業務,也沒有今天的騰訊和搜狐,偉大的企業沒必要去追究原罪,初心還在自然就是行業前進的動力,而模式能否成為技術的救星,誰都沒有定論,儘管我們不那麼歡迎資金盤與區塊鏈融合,但主流思想也認為沒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曾經的深惡痛絕的資金盤,也有可能變為那些優質區塊鏈項目飛天的“燃料”,讓一眾投資者們高呼——真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