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環城高速閉合


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接下來哪些跨區通道的建設,會深刻的影響著泉州灣一體化呢?

東海通道:

預計2020年可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建成後從晉江雙龍路到泉州濱海街通行時間約15分鐘。屆時晉東新區和東海新區將會是東海通道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環城高速閉合


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接下來哪些跨區通道的建設,會深刻的影響著泉州灣一體化呢?

東海通道:

預計2020年可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建成後從晉江雙龍路到泉州濱海街通行時間約15分鐘。屆時晉東新區和東海新區將會是東海通道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百崎通道:

位於泉州市泉州灣,西起於東海片區市府景觀東路與東海綜合大道的交叉點,沿東海綜合大道向東延伸,穿越洛陽江進入臺商投資區側,最後接入規劃百東大道。百崎通道的建設,將有助於泉州臺商區融入中心市區,如項目建成,將實現臺商區直達東海行政中心、金融總部、企業總部三大核心板塊。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環城高速閉合


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接下來哪些跨區通道的建設,會深刻的影響著泉州灣一體化呢?

東海通道:

預計2020年可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建成後從晉江雙龍路到泉州濱海街通行時間約15分鐘。屆時晉東新區和東海新區將會是東海通道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百崎通道:

位於泉州市泉州灣,西起於東海片區市府景觀東路與東海綜合大道的交叉點,沿東海綜合大道向東延伸,穿越洛陽江進入臺商投資區側,最後接入規劃百東大道。百崎通道的建設,將有助於泉州臺商區融入中心市區,如項目建成,將實現臺商區直達東海行政中心、金融總部、企業總部三大核心板塊。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金嶼通道:

金嶼大橋起於城東街與安吉路交叉口,橫跨洛陽江後,終於臺商投資區白沙片區惠城大道。泉州金嶼大橋將主要承擔洛江-城東、泉州臺商投資區之間的交通聯繫,成為組團之間的中軸連接線。今年5月臺商區啟動白沙片區改造項目三期工程土地房屋徵遷工作,此次白沙片區項目三期主要涵蓋金嶼大橋項目的徵遷範圍。如果金嶼大橋建成,將實現白沙與城東兩個環洛陽江城市板塊的直接聯通,一江兩城可實現快速互通。

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

泉州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全長7.17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為60公里,主線雙向6車道,不設紅綠燈。實現東海—城東—中心市區—北峰的快速連接,藉助北峰動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和北峰西華洋片區改造的東風,實現跨區聯動。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環城高速閉合


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接下來哪些跨區通道的建設,會深刻的影響著泉州灣一體化呢?

東海通道:

預計2020年可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建成後從晉江雙龍路到泉州濱海街通行時間約15分鐘。屆時晉東新區和東海新區將會是東海通道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百崎通道:

位於泉州市泉州灣,西起於東海片區市府景觀東路與東海綜合大道的交叉點,沿東海綜合大道向東延伸,穿越洛陽江進入臺商投資區側,最後接入規劃百東大道。百崎通道的建設,將有助於泉州臺商區融入中心市區,如項目建成,將實現臺商區直達東海行政中心、金融總部、企業總部三大核心板塊。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金嶼通道:

金嶼大橋起於城東街與安吉路交叉口,橫跨洛陽江後,終於臺商投資區白沙片區惠城大道。泉州金嶼大橋將主要承擔洛江-城東、泉州臺商投資區之間的交通聯繫,成為組團之間的中軸連接線。今年5月臺商區啟動白沙片區改造項目三期工程土地房屋徵遷工作,此次白沙片區項目三期主要涵蓋金嶼大橋項目的徵遷範圍。如果金嶼大橋建成,將實現白沙與城東兩個環洛陽江城市板塊的直接聯通,一江兩城可實現快速互通。

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

泉州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全長7.17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為60公里,主線雙向6車道,不設紅綠燈。實現東海—城東—中心市區—北峰的快速連接,藉助北峰動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和北峰西華洋片區改造的東風,實現跨區聯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沿海大通道plus

崇武至石湖港50公里濱海休閒帶,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項目,從名稱上看,活脫脫一條泉州版的“環島路”,可以看做是沿海大通道的升級版。之前的沿海大通道,單純的交通功能需要被演化出更多的內涵。

這其中臺商區段為海灣大道,起於臺商區後渚大橋東橋頭,連接惠安山霞,全長21.4公里。項目一、二期位於臺商區內,總投資60億元。而沿海大通道(晉江大橋—石獅界)預計年底完工。

"

記得曾有網友做了一份1984年至2017年的泉州城市輪廓圖,讓我們清晰的瞭解到30餘年的泉州城市發展變遷。

1984年,泉州市區建成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泉州環灣建成區則是220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為226平方公里),這裡我們發現在統計城市建成面積時,概念發生了改變,不再提建成區面積,而提的是環灣建成區。這裡折射出的是泉州環灣向灣的城建夢想。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1985年撤地建市後,泉州面臨城市發展載體受限的困境,城市往哪裡發展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課題和市民的關注熱點。城市總體規劃幾經調整與修編,1988年首次提出將市級行政中心從舊城區遷往東片新區,泉州的東面,正是千年古城的出海口。

2004年8月9日,省建設廳與泉州市政府共同召開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國際諮詢研討會。經研討,形成專家組意見,一致認為:泉州灣城市群概念規劃對以後調整和完善泉州的規劃很有指導意義,對推進全省城鎮群規劃工作有示範作用;充分肯定環泉州灣“海灣城市”結構和組團發展的空間佈局;贊同規劃提出的行政中心遷址東海組團的方案;建議在更大的範圍內研究泉州灣城市群的規劃與發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0年3月,《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獲批,宣告泉州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進入大開發、大建設時期。

實現環灣城市夢想,需要有大基建來支撐,而在最近的十幾年,正是一個個跨區通道的建設,讓泉州步入了環灣建設的快車道。

2003年6月,後渚大橋竣工;實現了惠安惠南(現臺商區)到東海的跨區交通,時至今日,後渚大橋依舊是臺商區與東海行政中心聯繫的最主要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05年,大坪山隧道通車;串聯起中心市區與城東片區,成為了實現泉州城市中軸線延伸到城東的重要工程。現在則是泉州豐澤商圈與城東宜居板塊最直接的聯繫通道。

2008年12月,泉州晉江大橋通車;使得惠安(經後渚大橋)東海(經晉江大橋)晉江(經沿海大通道)石獅,四地交通一線連接更為便捷。而目前依舊是最便捷的通道。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2011年4月,沿海大通道陳埭外線通車,首條環灣快速通道成型;泉州海岸線不再斷截,支撐起向海雄心。

2012年1月,東海隧道、後渚至城東快速通道主線通車;讓中心老城與東海新區多了一條跨區通道,同時東海與城東實現了沿海岸線的串聯。

2015年5月,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跨越泉州灣只需8分鐘,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環灣城市群連成一片,泉州市由“河口型”轉變為“環灣型”城市。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環城高速閉合


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接下來哪些跨區通道的建設,會深刻的影響著泉州灣一體化呢?

東海通道:

預計2020年可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建成後從晉江雙龍路到泉州濱海街通行時間約15分鐘。屆時晉東新區和東海新區將會是東海通道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百崎通道:

位於泉州市泉州灣,西起於東海片區市府景觀東路與東海綜合大道的交叉點,沿東海綜合大道向東延伸,穿越洛陽江進入臺商投資區側,最後接入規劃百東大道。百崎通道的建設,將有助於泉州臺商區融入中心市區,如項目建成,將實現臺商區直達東海行政中心、金融總部、企業總部三大核心板塊。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金嶼通道:

金嶼大橋起於城東街與安吉路交叉口,橫跨洛陽江後,終於臺商投資區白沙片區惠城大道。泉州金嶼大橋將主要承擔洛江-城東、泉州臺商投資區之間的交通聯繫,成為組團之間的中軸連接線。今年5月臺商區啟動白沙片區改造項目三期工程土地房屋徵遷工作,此次白沙片區項目三期主要涵蓋金嶼大橋項目的徵遷範圍。如果金嶼大橋建成,將實現白沙與城東兩個環洛陽江城市板塊的直接聯通,一江兩城可實現快速互通。

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

泉州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全長7.17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為60公里,主線雙向6車道,不設紅綠燈。實現東海—城東—中心市區—北峰的快速連接,藉助北峰動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和北峰西華洋片區改造的東風,實現跨區聯動。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沿海大通道plus

崇武至石湖港50公里濱海休閒帶,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項目,從名稱上看,活脫脫一條泉州版的“環島路”,可以看做是沿海大通道的升級版。之前的沿海大通道,單純的交通功能需要被演化出更多的內涵。

這其中臺商區段為海灣大道,起於臺商區後渚大橋東橋頭,連接惠安山霞,全長21.4公里。項目一、二期位於臺商區內,總投資60億元。而沿海大通道(晉江大橋—石獅界)預計年底完工。

泉州30載|天塹變通途 12條環灣通道助力泉州城市化擴大25倍


海灣大道


沿海50公里濱海休閒帶將串聯起泉州主要的沿海縣市區,通過沿線佈局的港口、體育場、行政中心、金融企業總部、文旅綜合體等,實現沿海資源快速聯通。

泉州兩江一灣的城市格局,要實現環灣城市建設,必然在跨區通道的建設上付出比平原城市更高的代價。從早期坪山隧道、東海隧道的雙向4車道,到現在的的海底隧道項目、快速通道的雙向6車道、8車道,更寬、更快、更舒心的跨區通道將會成為主流,實現更強大跨區聯動功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