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中國處於大變革時代,封建社會發展的越發成熟,統一的的腳步已經加快。當一個文明成長到一定程度時,很多東西都會越發的先進,思想、武器、兵法、制度等等,這些社會結構的東西,都會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大程度。拿戰國末期的秦國來說,統一天下的思想,商鞅變法改變的制度,加強了一個國家的中央集權。

當嬴政於公元前247年登基時,那時才13歲,但政權還處於呂不韋和嫪毐等人手裡,22歲時,舉行成人儀式,嫪毐叛亂,秦王政早有準備,嫪毐叛亂失敗,呂不韋、秦王政母后趙氏、嫪毐等被產除,大權真正回到秦王政手裡,掌握大權的嬴政加快了統一天下的步伐。

動員60萬兵力來滅一國,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難?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開始發動統一天下的戰爭,要說統一天下的有多難?全看秦國大將軍王翦和其子王賁打的戰爭有多慘烈。作為第一次大規模的統一,面對的不是一個兩個國家,而是六個。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雖說秦國是強大的,但也沒有能預知未來會怎麼樣,在沒有清楚結果前,多少都會有一些擔心。雖然秦國有過長平之戰的重要戰役,但是白起已經死去,能否再現奇蹟也不好說,或許運氣還是站在秦國這一邊。

前231年,韓國守將內史滕獻出南陽,投降秦國,前230年,秦王政派內史滕領兵攻打韓國,由於戰國末期,韓國實力最弱,內史滕渡過黃河,一舉滅掉韓國,這是最容易的一戰。接下來才是最難打的,因為兵力數量越來越大。

當秦國滅掉韓國時,秦國通往東方的大門被敞開,重要戰略地位函谷關掌握在秦國手裡。而接下來攻打趙國時,秦國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秦和趙在肥之戰和番吾之戰時,秦軍就損失是十五萬人,當然,趙軍損失更為慘重。而指揮官是趙國名將李牧。但趙國和秦國相比,秦國更能耗得起,前229年王翦率軍攻打趙國,但依舊不分勝負,有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狀態,只因李牧的存在。

動員60萬兵力來滅一國,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難?

秦國為了拔掉李牧,不惜重金收買趙國奸臣郭開,讓他提拔趙王和李牧的關係,最終在金錢的誘惑下,郭開不負所望的為秦國立下“功勞”。李牧等人相繼被汙衊成謀反,趙王罷免李牧、司馬尚的官職,任用其他的將領,最後還錯誤的將李牧殺害。反間計的成功實施,秦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趙國都城邯鄲,前228年,趙王出城投降,趙滅。趙公子嘉率領殘軍逃跑遼東代城,稱為代王,前222年,被秦將王賁滅,最難打的都打贏了。

滅了趙之後,秦的下一個目標是楚,但中間還有一個魏國阻擋,魏國成了秦國的前進的障礙,因此滅魏已經成了不得不打的理由。戰國初期,魏國實力還不錯,由於多年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戰國末期,實力不如以前,只能不斷割地求和。公元前225年,秦軍圍攻魏國都城。由於秦將王賁認為魏國都城大梁一時間難以攻下,他引黃河鴻溝之水淹大梁。三個月後,魏王假面對糧食短缺,死傷無數的情況下,最終投降,魏滅。

前225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但一開始並沒有急著攻打楚國,而是在楚國周邊屯兵練武,以逸待勞。前224年,大軍渡過淮水,攻打楚國都城壽春,公元前223年,楚軍擋不住秦軍的攻伐,楚軍節節敗退,王翦乘勝追擊,消滅楚軍主力,都城被佔領。早在王翦滅楚時,當時的李信認為只用20萬兵力就能滅掉楚,秦王政就任命他帶兵攻打楚國,可惜被燕國名將項燕擊敗,被副將蒙恬掩護,李信得以逃脫,避免被俘。之後才任用王翦的,這也是秦軍在統一天下時,又一重大失敗,畢竟楚國和趙國的軍隊都是能打能守的,戰鬥力並不弱。

動員60萬兵力來滅一國,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難?

強大的趙楚兩國都已經滅,只剩燕國和齊國。當初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結果未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秦王政也恨燕國,前226年,王翦攻破燕國都城薊城,燕王率領殘軍逃到遼東半島,節節敗退的燕軍,燕王殺太子丹以求和,秦國不接受。但當時並沒有直接消滅燕國勢力,而是集中兵力對付魏楚兩國。直到前222年,王賁率軍攻下整個遼東,燕趙殘餘勢力被消滅。

六國,最後只剩齊國了。當時齊國是保持中立的,由於在前283年受到燕國的重創以來,齊國一直未能恢復實力。齊國丞相後勝被秦國收買,齊王聽信他的話,不和各國聯合起來抗衡秦國,等到剩下自己的時候,才感到威脅。公元前221年,秦國命令王賁從燕國南下,進攻齊國都城臨淄,避開了齊國西部的主力,齊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最終齊王投降,齊國滅。

動員60萬兵力來滅一國,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難?

至此,秦國完成了統一。在統一戰爭中,王翦父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攻城略地。當然,統一戰爭中,秦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攻打楚國時,動用了兵力高達六十萬,在戰國末期來說,可以說是動用兵力最大的一次,可見消滅楚國難度之大。同時也看出秦國的強大,如果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根本組織不起一支這樣強大的軍隊來。而戰爭遠沒有想想的那麼簡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