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1939年7月生於陝西西安,1950年2月進入西安易俗社學藝,師承凌光民、楊令俗、封至模、李可易、宋上華、賀孝民、葉盛蘭、蘇育民等名家。她嗓音條件優越,高、厚、寬、亮兼而有之,唱腔精雕細琢,跌宕別緻,表演樸實自然,真實貼切,文武皆能,功底全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為"陳派"創始人。代表劇目有《火焰駒》、《三滴血》、《奪錦樓》、《紫金冠》、《白蛇傳》、《京兆畫眉》等。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父親莊正中是易俗社著名的小生演員。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親就拋棄了身懷六甲的母親。母親生下陳妙華以後,為生計所迫,改嫁到禮泉。1949年,陳妙華9歲時母親送她到當時西安的一個京劇社班正蔭社學戲,一年後又考入易俗社改學秦腔。她原名叫陳韻琴(隨母姓),到易俗社後改名妙華。在易俗社學員班,陳妙華得到了名師凌光民、楊令俗、封至模、宋尚華的悉心指教。13歲時,陳妙華第一次正式登臺演出,在《白蛇傳》中扮演許仙。這個戲一連演出了一百多場,轟動了整個古城。陳妙華俊麗可親的扮相,稚嫩天真而又微顯老成的表演,使觀眾歡欣而又驚異。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此後她又相繼扮演了《別窯》中的薛平貴、《貂嬋》中的呂布、《綠綺記》中的司馬相如、《京兆畫眉》中的張敝、《天仙配》中的牛郎、《臥薪嚐膽》中的勾踐、《掃窗會》中的高文舉、《三回頭》中的許升、《二度梅》中的梅良玉和《奪錦樓》中的柳子俊等。對於這些境遇不同、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她都能演得各有特色,聲情並茂。特別是在擔綱主演的兩部電影藝術片《三滴血》和《火焰駒》中,她的卓越表現完全可以作為後輩秦腔小生的教科書。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新中國成立前,秦腔由於受到傳統觀念影響,舞臺上不允許女演員飾演小生,新中國成立後,陳妙華成為第一批小生女演員。秦腔本是地方戲曲,但通過秦腔電影《火焰駒》和《三滴血》,以及陳妙華英俊的扮相和高亢圓潤的唱腔,全國人民感受到秦腔的魅力。劇作家冀福記說是陳妙華讓秦腔走向了全國;秦腔老藝術家郝振易回憶說,當年他陪同陳妙華前往長春,拍攝秦腔電影《火焰駒》時,其中有一場賣水的戲,需要演員挑擔子,為了表演上的真實,她每天用擔子挑上兩桶水,在排練廳裡苦練。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上世紀70年代,正當陳妙華的事業如日中天,藝術生命最旺盛的時期,"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古典戲劇作為四害之一被禁演了,她也作為"三名三高"分子被下放到郊縣接受勞動改造。雖然後來回到了劇團,但因為在現代戲中沒有適合她演的角色而一直賦閒著。陳妙華對日常生活並不在行,她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是因為對方的崇拜開始的,兩人的婚姻也是因為陳妙華被禁演後心情壓抑導致家庭矛盾不斷激化而結束的。她一生痴迷秦腔,自小視藝術為生命;她演了那麼多愛情題材的劇目,自然嚮往忠貞不渝的愛情,渴望有一個溫暖穩定的家庭,然而這一切都離她而去了,她同時失去了事業和家庭,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陳妙華的精神崩潰了。由於陳妙華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急轉直下,她過早地離開了秦腔舞臺。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老師晚年很是艱辛。自從家庭破裂後,陳妙華經歷了長達十幾年求醫治病的生活。雖然恢復演傳統戲以後,她仍然演出了本戲《三滴血》、《奪錦樓》、《節婦吟》和摺子戲《三回頭》等,但由於病情時好時壞,她逐漸淡出了舞臺,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培養學生身上。陳妙華的幾個弟子:張保衛、陳超武、張全會、呂秋娟、李東鋒等,提及老師對自己的培養和指導,個個都感激萬分。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昔日舞臺上那個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陳妙華,如今已經是一個染盡滄桑的老人了。可是無論時間怎樣流轉,在熱愛秦腔的戲迷心中,永遠不會忘記陳妙華。時常有一些戲迷結伴去看望她。或許,在熱愛陳妙華的戲迷心中,她永遠都是那個光彩照人的英俊小生。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在一些老戲迷腦海裡,陳妙華就是那個英姿颯爽的舞臺形象,少有人知道這位藝術家晚年的生活。 2009年7月,陳妙華突然昏迷,經查確診為腦梗。雖然經搶救出院回家療養,但老人的身體非常不好。2010年1月中旬,因為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和多臟器功能衰竭,老人被轉入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 上世紀70年代,由於陳妙華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急轉直下,她過早地離開了秦腔舞臺。儘管有退休金,但她的生活並不寬裕。2004年參加陝西本土戲曲電視欄目《秦之聲》後,當時不少來自社會各界以及文藝團體的人慷慨解囊,為陳妙華基金捐款。這筆基金,一部分用於改善陳妙華的生活,一部分用來弘揚陳派秦腔藝術。當陳妙華因罹患腦梗、高血壓、支氣管肺炎、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再次住院時,她的家人還在為每天數千元的醫藥費發愁。為了幫助這位秦腔老前輩,西安許多戲曲界人士、戲迷和熱心市民,自發為陳妙華捐款。短短10多天,募集了醫療費10多萬元。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嗓音條件優越,高、厚、寬、亮兼而有之。唱腔精雕細琢,跌宕別緻;表演樸實自然,真實貼切,文武皆能,功底全面;音色既寬廣嘹亮,又純淨圓潤,特別是共鳴腔的運用令人歎服。她很講究聲腔的潤飾,能從人物內心活動出發,自然地把剛勁與輕柔、婉轉與流暢、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使唱腔顯得精雕細琢,跌宕別緻,變化多姿,耐人尋味。《三滴血》的"虎口緣"一折中,"你二老霎時無去向"這一段唱,是表現孤兒幼女同病相憐,但又心境各異的情景,陳妙華對這段唱腔的處理頗為細緻,在"相依傍"的"傍"字和"心驚慌"的"驚"字上加進了一個婉轉的拖腔,既露出光彩,又顯得深沉,很準確地表達了周天佑當時惋惜、同情而又不知所措的心情。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在參加兩部電影的拍攝和巡迴十三省的觀摩演出過程中,她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從秦腔前輩和外省的許多著名藝術家身上吸取了很多寶貴的藝術營養。例如她吸取了川劇中小生的臺步、氣質和扇子功等技藝;她酷愛京劇,在她的唱腔道白中,吸取了京劇韻白中的一些特點。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的表演樸實自然,真實貼切,大方得體,瀟灑利落,文武皆能,功底全面。在電影《三滴血》中,陳妙華同時扮演一文一武兩個孿生兄弟,由於她比較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內心世界,注意區別他們精神氣質,因而使人感到形象生動、性格鮮明。還有屬於武生行當的呂布,也被她演得瀟灑英武、驕橫恣意。在"小宴"這場戲中,她緊緊把握住劇中人的年齡、個性特點,充分發揮自己唱腔高亢挺拔的特色,一字字一句句如火焰般噴口而出,同時展示出自己高超的翎子功,把呂布得意忘形,狂妄之極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秦腔"小生泰斗",影響頗廣。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如果說在華人電影圈裡沒有人不知道成龍,那麼在年齡稍大的陝西人眼裡,也沒有人不知道陳妙華。她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以《白蛇傳》中許仙一角一炮走紅,主演的秦腔電影藝術片《火焰駒》、《三滴血》在全國的火爆放映,被譽為秦腔的"一代宗師"!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陳妙華履歷:

​1949年進入易俗社學藝,師承凌光民、楊令俗、封至模、宋上華等名家。

20世紀50年代初以飾《白蛇傳》之許仙而一炮走紅。

1956年榮獲陝西省戲曲觀摩大賽演員二等獎。

1958年隨陝西省電影藝術團赴長春拍攝秦腔藝術片《火焰駒》。

1960年又參加電影《三滴血》的拍攝,均擔任主演,以其英俊的扮相和高亢圓潤的唱腔聞名西北,蜚聲全國。

七十年代後,陳妙華身體和精神狀況急轉直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遂而退出戲曲舞臺。

1988年,易俗社在禮泉劇院裡演出秦腔《虎口緣》,精神狀況好轉後的陳妙華作為主演登臺亮相,劇院裡人山人海,戲迷們慕名前來看戲,為自己心儀的名家捧場。

90年代,陳妙華再次出演新編古典戲《節婦吟》,並且連演20餘場,轟動西安。但之後,陳妙華再次走出人們的視野。

2004年3月陳妙華又出現在舞臺上,參加陝西本土戲曲節目《秦之聲》特別節目《咱們的陳妙華》的錄製,與她一起被人們稱為秦腔四姐妹肖玉玲、全巧民、李愛琴一一上臺,和陳妙華"戲說"人生。她門下的陳派弟子們也紛紛亮相,唱起了陳派藝術的經典唱段,現場觀眾更和臺上藝術家們同聲合唱秦腔中最具號召力的唱段--"祖籍陝西韓城縣"。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2010年2月1日凌晨3時,這位深受喜愛的秦腔名家由於嚴重的肺部感染和多臟器功能衰竭而病逝於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享年70歲。

秦腔小生泰斗陳妙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