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文/李虎山

五月下旬的柞水縣綠水青山,逐漸炎熱的天氣昭示著將至的河流汛期。每年這個時候總會有一群人,在百餘公里外的柞水縣為西安高峰供水做著最後的準備。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秦嶺南麓的水源地

地處商洛市柞水縣的引乾濟石公司,主要任務是調水和發電。在乾佑河上游,老林、太峪、龍潭三條河水匯合進入匯流池,利用近20公里超長輸水隧洞向西安供水。高峰供水期間,日供水量最高接近80萬立方米,全年供水量2000多萬立方米,年供水量最高達到2700萬立方米,是我市唯一一處來自秦嶺南麓的水源地。在城市骨架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用水量不斷攀升的今天,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了西安市又一生命線工程。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記者瞭解到,引乾濟石調水工程是陝西省第一個南水北調工程,同時也是省政府確定的2003年重點項目之一。2007年11月正式投入運營,是建設工期最短、投資最省、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是我省水利建築的一道風景和一張“名片”。

鮮為人知的是,西安市民在家就能喝上來自秦嶺南麓的水,更沒有想到有這樣一支隊伍,為廣大市民喝上優質水而紮根深山默默付出。從2007年正式通水起,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有限公司每年在主汛期和城市高峰供水來臨前,都要組織黨員突擊隊進入近20公里的調水隧洞徒步進行巡查。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秦嶺深處的調水人

5月30日早上10點整,在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公司匯流池畔,一支由優秀黨員、團員和業務骨幹10多人組成的突擊隊整裝待發。他們將分批進入約20公里的輸水隧洞,例行每年一次的隧道巡查。通過對輸水渠道的全方面檢查,掌握隧洞內部有無變化,供水設施運行狀況,確保輸水隧洞安全運行,各項供水設施正常運行。

為了安全起見,每次巡查前都需要提前停水,以便認真細緻的檢查隧洞內每一個角落。而隧洞封閉的構造、狹長的空間、超長的距離,依然給管理維護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停水並不能保障隧道完全沒有積水。6個多小時的負重淌水前行,對隊員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是精神毅力的一次歷練。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記者隨突擊隊一起步入隧道,陰涼的隧道壁連著高過腳背的積水。突擊隊員頭戴安全帽,穿著便於長久徒步的低幫膠鞋,揹著專業檢查工具和乾糧水。他們沿著微亮的洞口,慢慢走入不斷變暗,直至深手不見五指的隧洞內。才走了百餘米,隊員們的膠鞋已經溼透。而他們還將在近20公里的漫長巡查中,僅靠手電筒的燈光照明,通過看、聽、敲、摸等方法,檢查隧洞運行情況。

“隧洞內有沒有裂縫?隧洞內有沒有露筋?隧洞底板有沒有空蝕?隧洞壁有沒有滲漏點?一旦發生問題,後果都不堪設想。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專注,認真細心檢查,不能出任何紕漏,” 帶隊的調水站站長郝玉將告訴記者:“除每年一次的調水隧洞巡查外,站上還需每天對水源地和電站引水渠道進行巡查,確保水源安全和隧道運行正常。”

“10年來,我們共往西安調水1.54億立方米,這相當於113個漢城湖的容量。” 另一位隊員崔敏一邊檢查隧洞內情況,一邊不假思索地對記者說到。

“多久回一次家?”

“看工作情況,忙了一個月回一次家,閒的時候每週都能回家哩!”

“我們巡查發生的事多了,調水站職工鄭永貴巡查河道時,在洪水中救了一個8歲大的男娃成了英雄;電站職工趙全軍、明航,上夜班發現一條長70公分的野生娃娃魚及時保護並放生,柞水縣公安森林分局都送來錦旗。工作有趣又有意義!”突擊隊員告訴記者。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距離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採訪就要結束,記者目睹著隊員緩緩走向隧道深處。6個多小時後,他們將從隧道的另一端結束檢查。而那時已近傍晚,炎夏的柞水縣也將因為入夜變得微微發冷,他們出來也許第一件事是飽餐補充體力,也許是在開著暖氣的房間換下一身溼透的衣服鞋。

秦嶺深處調水人——西安水務(集團)引乾濟石管理公司調水站側記

為了向城市優質供水、供優質水,引乾濟石人放棄了城市的生活、放棄了陪伴家人的美好時光,在秦嶺深處,默默堅守這份光榮而又崇高的事業……也許當看著這一河清水奔流不息向古城時,他們的心裡是滿足而甜蜜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