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皇帝崇信打仗親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駕親征的用將

清朝 康熙 順治 噶爾丹 中國古代史 掌心春秋 2018-12-13

被譽為千古一帝的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其生平諸多業績中,三次御駕親征,平定葛爾丹叛亂是極其突出的一筆。

滿清皇帝崇信打仗親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駕親征的用將

(康熙帝劇照)

康熙年初期,準噶爾在其頭領噶爾丹的統治下,勢力日漸強盛。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喀爾喀三部首領倉皇率眾數十萬分路東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一帶,向清朝皇帝告急,請求保護。

康熙帝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不僅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襲擾。

面對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在下令嚴行防堵的同時,積極調兵遣將,決心北上迎擊圍剿。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起,康熙帝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敗噶爾丹。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鑑於噶爾丹仍拒不投降,康熙帝再次下詔親征。不久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而死。至此,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戰宣告結束。

滿清皇帝崇信打仗親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駕親征的用將

康熙朝前期,清王朝正處於兵多將廣的年代,其八旗兵將征戰能力還是比較強悍的。在康熙帝的幾次御駕親征中,那麼,他所依靠的武將都是誰呢?

從史料記載看,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決定親征葛爾丹時,他的部署是: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子胤禔副之,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札副之,出喜峰口;內大臣佟國綱、佟國維、索額圖、明珠、阿密達、都統蘇努、喇克達、彭春、阿席坦、諾邁,護軍統領苗齊納、楊岱,前鋒統領班達爾沙、邁圖俱參贊軍務。

康熙三十年正月,康熙帝授都統瓦岱為定北將軍,駐張家口;授都統郎談為安北將軍,駐大同,以防禦噶爾丹進犯。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親征,以三路清軍約期夾攻。五月,清西路軍在大將軍費揚古率領下,於昭莫多殲滅噶爾丹主力,噶爾丹僅率數十騎逃遁。六月,噶爾丹部將丹濟拉偷襲翁吉,企圖劫奪軍糧,被清軍擊敗。噶爾丹再也無力組織進攻。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開始進行第三次親征準備,他親臨寧夏,於三月兵分兩路西進。兩路兵馬分由費揚古馬思喀統帥。四月,康熙率大軍抵狼居胥山,擺下軍事圍剿的陣勢。

此兩個多月前,康熙帝諭告噶爾丹使人格壘沽英:“爾還語噶爾丹,凡事務必親面會語,不然,則事無終局。彼如不來,朕必齧雪往討,斷不中止。朕在此地行獵待爾,限爾七十日內還報,如過此期,朕必進兵矣”。這不久,就傳來了葛爾丹死訊,此次親征遂止。

在康熙帝親征葛爾丹的戰事安排中,可以看到這麼多位將領的名字,有的人們熟知,有的比較生疏。

事實上,康熙皇帝秉承了祖上用將慣例,即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隨駕親征的主將和參贊等幾乎全是皇親國戚。不妨盤點幾位,也可以從中瞭解一下清王朝那一時期的人才實力。

愛新覺羅·福全,順治帝次子,也就是康熙帝的異母兄長。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他被授予撫遠大將軍,率清軍主力出古北口,參加康熙帝的首次御駕親征噶爾丹。

出征前,康熙帝在紫禁城太和殿授印、親自送出東直門,並按福全的請求,調大同鎮八旗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從徵;又令理藩院派蒙古大軍助戰,還指派宮中得力的內大臣阿密達等人出塞,各率所部與福全會師。

烏蘭布通一戰,福全與眾將合力,大敗叛軍噶爾丹兵馬。但他中了葛爾丹緩兵詭計,致使已成甕中之鱉的葛爾丹逃跑。

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初,福全還在痴心等待葛爾丹來降,派侍郎等人傳信給噶爾丹,結果逾月未歸,這才估計噶爾丹早已出邊逃循。鑑於當時軍中糧草只能維持數日,福全又自作主張,下令回師。

滿清皇帝崇信打仗親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駕親征的用將

(電視劇中的福全)

康熙帝對福全致使葛爾丹逃跑和不請奏就自行撤兵十分不滿。十一月福全至京。康熙帝指責他不遵從命令,自行其事,並讓皇長子胤禔出面作證。福全無所爭辯,全部領罪。朝中王公大臣等共議福全的過錯,應奪去爵位。康熙帝考慮到福全參戰的功績,沒有奪去他的爵位,改以罰俸三年,撤三佐領,取消了他的議政權。

噶爾丹敗逃後,於康熙三十三年煽動內蒙古諸部背叛清朝,隨之又率兵侵入巴顏烏蘭大肆搶掠。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掛帥親征,福全亦隨駕迎敵。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生病,康熙帝親臨其府內看視。後來康熙帝出巡塞外,得知福全病重,特命隨行諸皇子策騎還京探望。六月二十四日福全病故,終年51歲。

康熙帝趕回京都,親自祭奠,又親往福全王府慟哭送靈。

福全自幼與康熙帝共同孝敬祖母孝莊文皇后,每次陪同祖母出遊時,兄弟二人總是前引後扈,祖母病重時他倆又精心護理,直至孝莊文皇后故去,弟兄之間結下深厚的情誼。福全死後,康熙帝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畫面是他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以此圖寄以對兄長的思念。

前文提到的給福全當副將的胤禔,即康熙帝皇長子,也是人們熟知的“九子奪嫡”中的大阿哥。

給雅布當副將的愛新覺羅·常寧,是順治皇帝的第五子,康熙皇帝的弟弟。他生於順治十四年,康熙十年被封為和碩恭親王。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戰爭中,他率領右翼軍出戰,有不俗表現。康熙四十二年去世,享年47歲。

授予安北大將軍的愛新覺羅·雅布,也是清朝宗室,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孫,和碩簡純親王濟度第五子。他順治十五年生。康熙十一年,封三等輔國將軍,康熙二十二年,襲簡親王爵位,掌宗人府事。數次參加平定噶爾丹叛亂。康熙四十年去世,年44歲。

被授予定北將軍的瓦岱,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其父父敖德,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心腹愛將,被授世管牛錄事,且屢從徵有功,授二等勇士稱謂。瓦岱是他的第三子。順治朝任侍衛,署巴牙喇甲喇章京,從徵雲南、湖廣立有軍功。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瓦岱出任護軍統領,跟隨安親王嶽樂援江西,充當兵馬先鋒軍鋒,立下無數戰功。戰後被授護軍統領、江寧將軍。康熙二十四年,又獲授鑲黃旗滿洲都統,在隨康熙親征中,他率兵追擊噶爾丹至克魯倫河。

康熙帝第三次親征葛爾丹時的統兵主將費揚古,棟鄂氏,滿洲正白旗人。他是順治帝孝獻端敬皇后的弟弟,其父為內大臣三等伯鄂碩。按輩分,康熙帝應當叫他舅舅。

史料記載,費揚古狀貌異常魁梧,武功出眾。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四歲時承襲了父親的三等伯爵位。

費揚古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在安親王嶽樂帳下效力,因戰功卓著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

康熙三十二年,清軍在歸化城增加戍兵,以費揚古為安北將軍駐守。康熙在三十五年再次征討噶爾丹時,費揚古作為清軍統帥,領兵在昭莫多同噶爾丹展開激戰,噶爾丹的主力全部被其殲滅,立下赫赫戰功。

為了徹底解除噶爾丹對內蒙古的軍事威脅,康熙在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決定第三次御駕親征。此時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費揚古是西路兵馬統帥,也是此次征戰的主力,兵力四萬六千有餘。

滿清皇帝崇信打仗親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駕親征的用將

(費揚古畫像)

但雙方還未來得及交戰,噶爾丹就在這一年閏三月十三日自殺而死。

費揚古因在平定噶爾丹戰爭中的傑出貢獻,被封為一等公爵。康熙四十年,費揚古跟從康熙帝出巡索約勒濟,半路上疾病發作。康熙帝為此駐蹕一日,親自去看望,賜給他御帳、蟒緞、鞍馬等物,並從內帑裡出銀五千兩贈給他,派遣大臣護送他回京診治。但回到北京後不久,費揚古就病逝了。

與費揚古同時領另一路兵馬的將領馬思喀,出身於富察氏家族。侍衛出身,後襲佐領。康熙三十年,任內務府總管,三十四年任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康熙三十五年,任管滿洲火器營大臣、平北大將軍、議政大臣。次年,任昭武將軍。康熙四十一年,任鑲白旗蒙古都統。著有《塞北紀程》。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